“闯黄灯”争议提醒管理思维要贴紧现实

发布时间:2019-08-29 20:20:15


  核心提示:关于新交规“闯黄灯”规定的争议还在持续之中,仍有进一步关注的必要。,法律的生命力在于严格执行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涉及数量庞大的司机群体,摒弃固有陋习,适应新规范,有些驾驶人难免出现不适,“拍砖”、“吐槽”可以理解。下一步,,进一步加快交通信号灯设置和使用不规范问题的整改力度,完善执法异议受理、核查、处理工作规范。

  任何新法规的实施都会涉及到相关人群行为习惯的改变和调适。从道理上讲,面对一个被认为是史上最严的交规,诸如开车打电话、不系安全带、人行横道前不减速等不良习惯都要随之改变,这是没有问题的。但修订法规,不是只有主导部门的思维,对公共生活、社会现实的考量和照应,也要在考虑之内。

  一直以来,大家对黄灯的意识没有绿灯和红灯那样明显。按交通法规规定,黄灯亮时,如果行驶的车辆已经通过了停止线,可以继续行驶,红灯亮时,禁止车辆通行,黄灯主要是起警示、提醒作用。现实中,这往往变成了,黄灯亮时,有的人踩刹车,有的人踩油门,速度不降反升,赶紧加速让车头在黄灯变红灯前冲过去,也正是因此造成了很多交通事故。设置黄灯,是想让它发挥作用,结果黄灯又带来新的危险,新交规引争议,症结在此。

  当前,黄灯的设置在全国并不统一。有的地方绿灯变黄灯前会通过读秒提醒跳灯,有的地方是直接从绿灯变为黄灯,绿灯和黄灯闪耀的快慢和间隔、次数不一致,造成驾驶人员在实际操作中不好处理。对于执法而言,现在的条件显然还不充分,环境还不成熟,闯黄灯的行为到底如何界定?有的罚,有的不罚,法规的公平性又怎么体现?

,要大力改善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和使用规范,这是法规出台了,才作出的回应。然而,在新交规制订之初,应当首先预见“闯黄灯”的从严规定可能带来的问题。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记分由3分提高到6分,新交规中简简单单的一条,演变成今天巨大的争议,说明之前的工作还没有做到位。

  交规的调整,关系重大,也正是因此,必须凝聚公共力量,结合社会现实,审慎权衡,以求让法规真正发挥效力。如果闯黄灯是十分严重的问题,那么与之相关的很多细节都应当在法规修订之前解决到位,只有这样,法规的执行才能畅通,如果先让规定出来,再来考虑解决配套问题,这就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混乱。

,对存在的问题较为清楚,但主导修订的法规仍然引起这么大的争议。从中我们看到部门主导思维与社会观念、社会现实的深刻关系。修订法规很难摆脱部门意志,但制度设计的必要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对公共性的充分把握,都在部门意志之上,任何管理也都要贴紧现实。

  社评

  □ 长江日报评论员 李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