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收紧银信合作是货币调控持紧信号?

发布时间:2019-11-08 14:04:15


继7月初口头叫停后,中国银监会日前以“急件”发文重拳规范银信产品。这一举措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投资者在担忧银行利润受损、银行股再融资高潮或提前到来外,更多的担心是,若银信产品转入表内,是否意味着目前国内实际信贷规模比官方公布的数字更为庞大?在以回收流动性为主线的调控之年,超规模的信贷又是否意味着下半年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收紧呢?  这里,我们首先阐明一个概念,什么是银信产品?简而言之,就是银行向储户出售的、以银行卖给信托公司的贷款为标的资产的信托产品。通过发行银信合作产品,银行可以获得低于贷款利息的手续费收入。由于这些产品属于表外项目,故而无须占用银行资本,银行也不需要计提坏账拨备。  自今年年初央行开始信贷调控以来,各商业银行纷纷把本应该在表内放贷的项目,通过表外的银信产品融资贷出去,有效避开了央行对信贷额度总量调控的限制。根据惠誉等机构测算,截至2010年6月,国内商业银行表外银信产品存量已高达2.3万—2.8万亿元,较2009年年末增加了1万多亿元。大量投放出去的资金存在于表外,对冲了政府信贷调控的效果,使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实际功效下降,同时,这部分贷款的风险也非常不容易控制,积累之后很容易出现问题。  针对这一局面,银监会重拳出击,要求商业银行在2011年年底之前,将所有以贷款为标的资产的银信合作产品转入表内,同时按150%的拨备覆盖率计提拨备。消息一出,投资者纷纷担忧,若银信产品转入表内,是否意味着目前国内实际信贷规模比官方公布的数字更为庞大;在以回收流动性为主线的2010年,这是否意味着下半年流动性会进一步收缩?  严格意义上说,目前我国的信贷统计口径包括四部分:人民币贷款、银信合作产品、外币贷款和中期票据。按照这一口径计算,2009年银行信贷同比增速约35.6%,比官方公布的31.7%的人民币贷款增速高出近4个百分点。同理,根据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整体信贷增速为23.6%,高出官方公布的人民币贷款增速近5个百分点(人民币新增贷款增速为18.8%)。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银信合作产品划入表内,是后期管理层进一步收紧流动性的信号,即将信贷测算口径广义化、将信贷调控额度严格化,从一个更全面、更严谨的角度来考量信贷投放额度,并加以调控和收缩。  尽管目前国内经济增速回落已成定局,但管理层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回收流动性的思路并没有受到影响。无论是7月新增贷款的进一步回落,还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连续四周净回笼,都印证了这一点。如果考虑到今后对信贷规模统计的严格化,预计年内新增人民币贷款额度将进一步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