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信合作限制中放行结构型理财趁机上位

发布时间:2019-08-10 01:09:15


监测数据显示,上周(8月6日至8月12日)26家银行共发行188款个人理财产品,其中,23家中资银行发行183款,3家外资银行发行5款。其中,非保本类理财产品发行数大幅回升。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市场占比再次突破60%,而结构性理财产品则出现大幅下滑。外币理财产品大幅增加,而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数则有所减少。> 上周共有155款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其中保证收益型57款,保本浮动收益型12款,非保本浮动收益型86款。到期的理财产品中,到期年化收益率在4.00%及以上的理财产品共9款,除了1款产品外,基本普遍实现了预期收益率。> 银信产品戴着枷锁“开闸”> 高收益选择暂时无望> 上周,银监会在众方的瞩目下,印发了《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简称《通知》),文中明确规定了银信双方在合作发行理财产品中的游戏规则。。> “之前的勒令叫停,无非就是为了更好地规范这一市场的再次投入。”某业内人士说道。虽然“放开”的信号已发出,不过为了达到有效的风险调控,使得银行资产整体上显得更加优质,。> 《通知》中要求信托公司如果融资类业务占银信理财业务余额高于30%的,应该立即停止开展银信合作业务,直到达到规定比例。“其实目前大部分信托公司融资类业务余额占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余额比重都在80%-90%以上。因此限令意味着叫停所有的信托公司此项业务”某信托公司业内人士分析。从另一个侧面来说,“解禁”不代表着完全放行,而广大的投资者也不应该妄自地认为银信合作又“完全”归位了,4%的投资途径似乎毫发无损地回到自己的手中,,所谓的“放行”还只是预想的结果而已,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银信理财产品都还只是禁令下发前的一些存量而已。> 结构性理财产品“填空”> 投资风险在于市场> 银信产品的暂停,银行面临着投资渠道单一,高收益投资市场严重缺位的尴尬处境。整个7月份,信贷类产品发行量减半,发行量从6月份的154款减少到80款,降幅48%,而此时一度因备受争议沉寂许久的结构型理财产品却异军突起,7月份的发行量较6月份环比上涨188.4%,同比上涨220%。成为了继银信产品叫停以来,银行理财市场当之无愧的救世英雄。> 结构型理财产品是运用金融工程技术,是将存款、零息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与金融衍生品(如远期、期权、期货、互换)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新型金融产品。> 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在高收益的美丽外表下,我们不能摒弃了风险意识。一般情况下,高收益往与高风险往往是成正比例出现的双生儿。”据了解,近些年来结构型理财产品遭遇“零、负收益的事件”时有发生。专家建议,投资者在购买这一类理财产品的时候,应把注意力放在其所挂钩的市场表现,尽量选择一些挂钩标的比较清晰的理财产品,因为挂钩越复杂,随之而来的风险也就越大。> 上周市场综述> 据金融界“金融产品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上周结构型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激增,信托贷款类风光不再。> 记者发现,上周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中,组合投资类发行数量继续居首,共67只,占总体发行数量的44.37%,较上周大幅增加29只;处在第二位的仍为票据类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28只,占总体发行数量的18.54%;处于发行数量第三位的为结构型理财产品,发行数量23只,占总体发行数量的15.23%;处在第四位的是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发行19只;债券投资类理财产品上周发行数量排在第五位,发行11只;货币外汇类的理财产品发行数量继续最少,仅3只。综合来看,组合投资类产品从发行数量到占总发行量比例方面均大幅提高,结构型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激增,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受银信合作叫停影响风光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