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正红火
发布时间:2021-02-11 06:19:15
秦先生不久前刚筹备好够买某房地产信托产品的150万元,却被告知该产品上市三天已经超募;
中融信托和中信信托在今年一季度分别连推了36只、33只,几乎个个炙手可热; 一家信托公司在推出一个信托产品前一个星期,预约客户的预投资金额就远远超募了好几倍; …… 而另一边,房地产遭遇史上最严厉的调整政策,股市持续暴跌,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一切似乎都显示出对投资市场的不利。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近期,多数投资市场的黯淡,让逆势而上的信托投资显得异常红火,格外醒目。 低迷市场上逆势红火 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信托投资公司)的信任,将其合法拥有的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的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概括地说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 据相关统计,2010年一季度,共有36家信托公司推出了206只集合资金信托产品,比上一季度增加50款,环比增长32%。其中,银信合作产品仍占据了主导地位,占2/3。一季度,信托资产共计23745.4亿元,其中,资金信托总额达22101.5亿元,证券投资信托总额为1223.1亿元,其它类信托总额为420.8亿元。资金信托项目中,利用信托方式获取贷款的渠道得以充分运用,一季度运用于贷款的信托项目余额为13663.9亿元,占资金信托总额的61.82%;此外,投向工商企业和房地产的分别为14.77%和10.64%。从产品期限看,除了证券投资类产品外,其余产品期限基本都在1~5年和2~3年期产品最多,达73款,占本季度发行的35%。一季度实际发行规模前5的信托公司是北方信托、中融信托、北京国投、杭州工商信托和中诚信托,发行集合资金信托的总规模分别是23.5亿元、15.9亿元、12.3亿元、11亿元、10.5亿元。前5家发行规模合计约达73.2亿元,占到总发行规模的48%。 而在信托的品种上,也更为丰富。据统计,2010年一季度的206只信托产品来看,贷款类产品数量最多,达66款,其次是权益投资类、证券投资类、股权投资类、组合投资类分别为41款、39款、30款和18款,其他类为12款。206只信托资金主要投向7个行业领域,其中房地产和工商企业依然是信托产品高度集中的领域。 在国外,信托更多地表现为从保值、增值以及避税的角度出发,委托人将自己的动产、不动产(房产、地产以及版权、知识产权以及金钱等的财产、财产权,委托给信托投资公司按照约定的条件和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在信托计划中,遗嘱、遗产信托,公司资金管理信托等占据了重要份额。但在中国,信托主要集中为集合投资类信托,即信托产品更多地被当作一种投资品种,投资人是以资金在一定时期内获取收益为信托目的的。目前,我国的信托产品除涉及传统的隧道、地铁、路桥等市政项目,以及房地产、股权投资、工商企业项目货款等外,还扩展至葡萄酒、黄金等新兴投资领域,此外,一些信托新品种正在加推之中,如TOT(信托中的信托,发行一只信托,投资于其他信托产品已破茧而出,证监会和央行目前力推的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也将不久面世。 避险资金火了信托 信托产品“门槛”高,一般产品均要求100万元起购,为什么却在世界经济面临二次探底的可能之时,仍如此红火?究其原由,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楼市、股份市前途未卜的状况下,相当多的楼市热钱要进行避险投资;另一方面,2009年,世界范围内广泛推行经济金融刺激政策,刺激政策不仅增强了经济增长势头,还增强了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资金需要跑赢“负利率”。于是,兼具收益率中等和风险中等的信托产品成了投资者的最佳选择。 首先,在弱市之中,信托产品的收益率之高如鹤立鸡群。 据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信托产品表现出众,发售的信托类产品,年收益率一般在6%~7.5%,平均预期收益率则达到7.52%,比1年期存款利率高出5个百分点。即便预期年化收益率最低的信托产品,也有5%的收益率,也比同期存款利率高出近3个百分点。在众多信托产品中,以中原信托发行的一款3年期产品——“宏业5期”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达到10.2%。而随着今年几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大量资金撤离市场,信托类产品的平均预期年收益率再次提高,达7%~9%。 而同期,股市亏损连连,国债一年期收益不到3%,楼市投资受到严格政策限制,可见,信托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信托产品收益有所保障。收益与风险是对等,在全球的投资弱市中,信托收益之高,使投资者不得不对其安全性产生警觉。但是,投资者应该看到的一点是,在经过了数次的行业大整顿后,信托业变得“纯净”许多。 一些专家认为,目前中国信托业协会中58家信托公司大多注册资金在3亿到20亿元之间,而且大股东多是些“有头有脸”的企业,资本金雄厚。相对应地,其发行的信托计划产品,一般也会选择一些资质优异、收益稳定的基础设施、优质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等信托计划。 事实上,在风险防范方面,信托公司在发行前每一个信托产品前,会设定多层次的屏障。大多会预先设置一定的“安全警戒线”, 产品通常要求有一些实力机构作第三方担保,另有一些贷款方还会有一定实力的抵押物或债权,如房地产类信托会增设地产、房产做抵押。可以说,信托产品在安全性上比一般的浮动收益理财产品要高出一头。而在投资过程中,信托公司不断监控、跟踪信托资金动向,可最大程度地规避投资风险。综合而言,信托产品不仅收益远高于同期存款,并有层层设置的“防火墙”作保障,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曾经的“坏孩子” 听起来,信托业和信托产品是“花好稻好”的。事实上,信托却是个曾经的“坏孩子”。 算起来,中国信托业仅仅三十又一年的历史,然而,其爆发和覆灭速度却在全球金融领域均属“创纪录”。1979年,中国第一家信托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自此,信托作为融资窗口,发挥着招商引资的主力作用。早期的电厂、电视机厂等大都是信托公司引进外资建成的。随后,八十年代初地方政府和专业银行蜂拥而上,开办多达2000家信托投资公司;再后来,信托业内“事故”频发、全行业先后遭受5次大整顿后仅有58家公司幸存。“一哄而上”和“一哄而散”,成了中国信托业历史的真实写照。 不过,中国信托业在经历了五次“涅磐”后开始了新的转折。,信托资产规模只有3000多亿元;截至2010年底,这一规模已经翻了几个跟斗,达23745亿元。 信托,曾经的“坏孩子”,如今却正在逐步成长为继银行、保险、证券之后的金融服务业“第四大支柱”,虽然这条路看起来还有些漫长。 选择信托产品仍需“三看” 目前,信托产品充斥市场,孰优孰劣,投资者往往会如“箩里捡花,越捡越花”。究竟如何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呢? 专家提醒,现在主要是看三点。一看理财产品的受托人,即信托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风险控制体系、管理团队、历史业绩等情况。二看这个信托的具体交易结构和后期管理情况,具体来说就是信托财产的具体运用和投资方向、运作期限是否符合自己的投资要求、流动性情况和平均收益率怎么样。投资者要选择与自己的经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信托理财品种进行相应的搭配。三看信托产品所采取的担保措施,谁来担保和用什么来担保,并且预期的担保措施能否及时有效地补偿信托本金等问题。
中融信托和中信信托在今年一季度分别连推了36只、33只,几乎个个炙手可热; 一家信托公司在推出一个信托产品前一个星期,预约客户的预投资金额就远远超募了好几倍; …… 而另一边,房地产遭遇史上最严厉的调整政策,股市持续暴跌,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一切似乎都显示出对投资市场的不利。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近期,多数投资市场的黯淡,让逆势而上的信托投资显得异常红火,格外醒目。 低迷市场上逆势红火 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信托投资公司)的信任,将其合法拥有的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的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概括地说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 据相关统计,2010年一季度,共有36家信托公司推出了206只集合资金信托产品,比上一季度增加50款,环比增长32%。其中,银信合作产品仍占据了主导地位,占2/3。一季度,信托资产共计23745.4亿元,其中,资金信托总额达22101.5亿元,证券投资信托总额为1223.1亿元,其它类信托总额为420.8亿元。资金信托项目中,利用信托方式获取贷款的渠道得以充分运用,一季度运用于贷款的信托项目余额为13663.9亿元,占资金信托总额的61.82%;此外,投向工商企业和房地产的分别为14.77%和10.64%。从产品期限看,除了证券投资类产品外,其余产品期限基本都在1~5年和2~3年期产品最多,达73款,占本季度发行的35%。一季度实际发行规模前5的信托公司是北方信托、中融信托、北京国投、杭州工商信托和中诚信托,发行集合资金信托的总规模分别是23.5亿元、15.9亿元、12.3亿元、11亿元、10.5亿元。前5家发行规模合计约达73.2亿元,占到总发行规模的48%。 而在信托的品种上,也更为丰富。据统计,2010年一季度的206只信托产品来看,贷款类产品数量最多,达66款,其次是权益投资类、证券投资类、股权投资类、组合投资类分别为41款、39款、30款和18款,其他类为12款。206只信托资金主要投向7个行业领域,其中房地产和工商企业依然是信托产品高度集中的领域。 在国外,信托更多地表现为从保值、增值以及避税的角度出发,委托人将自己的动产、不动产(房产、地产以及版权、知识产权以及金钱等的财产、财产权,委托给信托投资公司按照约定的条件和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在信托计划中,遗嘱、遗产信托,公司资金管理信托等占据了重要份额。但在中国,信托主要集中为集合投资类信托,即信托产品更多地被当作一种投资品种,投资人是以资金在一定时期内获取收益为信托目的的。目前,我国的信托产品除涉及传统的隧道、地铁、路桥等市政项目,以及房地产、股权投资、工商企业项目货款等外,还扩展至葡萄酒、黄金等新兴投资领域,此外,一些信托新品种正在加推之中,如TOT(信托中的信托,发行一只信托,投资于其他信托产品已破茧而出,证监会和央行目前力推的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也将不久面世。 避险资金火了信托 信托产品“门槛”高,一般产品均要求100万元起购,为什么却在世界经济面临二次探底的可能之时,仍如此红火?究其原由,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楼市、股份市前途未卜的状况下,相当多的楼市热钱要进行避险投资;另一方面,2009年,世界范围内广泛推行经济金融刺激政策,刺激政策不仅增强了经济增长势头,还增强了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资金需要跑赢“负利率”。于是,兼具收益率中等和风险中等的信托产品成了投资者的最佳选择。 首先,在弱市之中,信托产品的收益率之高如鹤立鸡群。 据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信托产品表现出众,发售的信托类产品,年收益率一般在6%~7.5%,平均预期收益率则达到7.52%,比1年期存款利率高出5个百分点。即便预期年化收益率最低的信托产品,也有5%的收益率,也比同期存款利率高出近3个百分点。在众多信托产品中,以中原信托发行的一款3年期产品——“宏业5期”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达到10.2%。而随着今年几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大量资金撤离市场,信托类产品的平均预期年收益率再次提高,达7%~9%。 而同期,股市亏损连连,国债一年期收益不到3%,楼市投资受到严格政策限制,可见,信托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信托产品收益有所保障。收益与风险是对等,在全球的投资弱市中,信托收益之高,使投资者不得不对其安全性产生警觉。但是,投资者应该看到的一点是,在经过了数次的行业大整顿后,信托业变得“纯净”许多。 一些专家认为,目前中国信托业协会中58家信托公司大多注册资金在3亿到20亿元之间,而且大股东多是些“有头有脸”的企业,资本金雄厚。相对应地,其发行的信托计划产品,一般也会选择一些资质优异、收益稳定的基础设施、优质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等信托计划。 事实上,在风险防范方面,信托公司在发行前每一个信托产品前,会设定多层次的屏障。大多会预先设置一定的“安全警戒线”, 产品通常要求有一些实力机构作第三方担保,另有一些贷款方还会有一定实力的抵押物或债权,如房地产类信托会增设地产、房产做抵押。可以说,信托产品在安全性上比一般的浮动收益理财产品要高出一头。而在投资过程中,信托公司不断监控、跟踪信托资金动向,可最大程度地规避投资风险。综合而言,信托产品不仅收益远高于同期存款,并有层层设置的“防火墙”作保障,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曾经的“坏孩子” 听起来,信托业和信托产品是“花好稻好”的。事实上,信托却是个曾经的“坏孩子”。 算起来,中国信托业仅仅三十又一年的历史,然而,其爆发和覆灭速度却在全球金融领域均属“创纪录”。1979年,中国第一家信托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自此,信托作为融资窗口,发挥着招商引资的主力作用。早期的电厂、电视机厂等大都是信托公司引进外资建成的。随后,八十年代初地方政府和专业银行蜂拥而上,开办多达2000家信托投资公司;再后来,信托业内“事故”频发、全行业先后遭受5次大整顿后仅有58家公司幸存。“一哄而上”和“一哄而散”,成了中国信托业历史的真实写照。 不过,中国信托业在经历了五次“涅磐”后开始了新的转折。,信托资产规模只有3000多亿元;截至2010年底,这一规模已经翻了几个跟斗,达23745亿元。 信托,曾经的“坏孩子”,如今却正在逐步成长为继银行、保险、证券之后的金融服务业“第四大支柱”,虽然这条路看起来还有些漫长。 选择信托产品仍需“三看” 目前,信托产品充斥市场,孰优孰劣,投资者往往会如“箩里捡花,越捡越花”。究竟如何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呢? 专家提醒,现在主要是看三点。一看理财产品的受托人,即信托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风险控制体系、管理团队、历史业绩等情况。二看这个信托的具体交易结构和后期管理情况,具体来说就是信托财产的具体运用和投资方向、运作期限是否符合自己的投资要求、流动性情况和平均收益率怎么样。投资者要选择与自己的经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信托理财品种进行相应的搭配。三看信托产品所采取的担保措施,谁来担保和用什么来担保,并且预期的担保措施能否及时有效地补偿信托本金等问题。
最新资讯
-
08-27 0
-
08-31 2
-
08-14 2
-
08-06 2
-
08-16 2
-
08-3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