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旅(600138)主业变信托 融资吃利差岂能长久
发布时间:2019-08-09 10:44:15
在所有的金融产品中,可以说信托,上市公司介入信托领域,更加大了投资者的风险
9月底,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00138.SS,以下简称中青旅)公告配股申请未获中国证监会核准,且公司不再向发审委提出复审申请。当时分析原因,还以为主要是中青旅的经营业绩下降。日前读了其披露的三季报,才明白根本原因还在公司“不务正业”——以信托贷款支撑公司业绩使然。
今年1-6月,中青旅实现净利润459.76万元,每股收益0.017元,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降幅高达91%。当时还可以从旅游业受“非典”影响解释缘由,但是,三季报数据显示,中青旅至三季末净利仅469.7万元,即第三季度实现净利仅9.9万元,当期每股收益仅0.0004元。公司自己也承认三季度旅游业恢复极快,可拿出来的业绩竟如此之差,就不能再拿“非典”来说事了。
委托贷款和股票投资支撑盈利
事实上,近年来,中青旅一直以投资收益、尤其是委托贷款的利差在支撑门面。
2002年年报显示,中青旅短期投资从年初的2011万元,猛增至当年末的38917万元,其中股票投资11339万元、委托贷款27278万元。这一年,公司股票投资亏损1169万元,但委托贷款获利1892万元,再加上营业外收入等,中青旅的非经常性收益约占到当年利润的1/4。就此公司尝到了委托贷款的甜头。
2003年上半年,中青旅短期投资规模仍高达3.66亿元,但结构有很大变化。其中股票投资从上年的1.13亿元下降至4795万元,委托贷款却从2.73亿元增至3.22亿元。中报显示,中青旅今年上半年取得股票投资收益775万元——主要是买上海汽车(600104.SS)的盈利,委托贷款获利更达1389万元。如果不计算股票投资和委托贷款,中青旅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收益后的净利润为-1382万元。进入三季度,公司继续加大短期投资力度,短投资金又增至4.76亿元。由于季报信息极为简单,我们不能判断增加的1个亿多元是什么用途,但委托贷款的可能性很大。
从中青旅披露的信息显示,在公司前三季度近400万元的利润中,委托贷款收益达2022万元,股票投资收益620万元。简言之,公司主业实际上是亏的。在三季报中中青旅已做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仍为负数”的预告,可见公司主业仍然相当艰难。
房地产信托的风险岂能无视
资料显示,中青旅的委托贷款全部是房地产信托,均通过北京国投运作。其中最大一笔达1.7亿元,规模较小的也有5000万元左右,年利率均为6%。若以4亿元委托贷款计算,一年获利便可达2400万元。众所周知,旅游业现金流量一般都不错。而中青旅目前短期贷款达4.79亿元,这4亿多元短期贷款与其说是充实流动资金,不如说是转手他人做委托贷款,因为向银行借短期贷款和通过信托公司做委托贷款,中间至少有两个百分点的利差。
在目前投资股票、国债和基金的风险都很大的情况下,做委托贷款无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问题是,这必须是短期内暂不使用的闲置资金。像中青旅那样,年复一年地拿出净资产的1/3(公司净资产11亿多元)去吃利息,而且一面有巨额闲置资金炒股做委托贷款,一面又要申请配股,岂不是要股民出钱让他们去吃利差?这又岂能听之任之?
1997年年底上市的中青旅一向以绩优著称,前几年每股收益均在0.40元上下,即便去年也达0.31元。可是,自从将大笔资金拿去做短期投资后,主业便走了下坡路。公司股价也从30多元一路下跌,到目前仅7元多。
这里有很多教训可以汲取。其中之一是,有关部门对信托也该管一管了。前不久就有一家叫冠城大通(600067.SS)的上市公司,其资产负债率已达73%,而其实行信托贷款计划的下属子公司,负债率更超过95%。但是,5亿元的信托贷款居然几天内就发行完毕。开发的房产项目卖得好还好说,若有风吹草动,其风险不言而喻。同样,中青旅通过北京国投放出去的信托贷款(有的一个项目就达1.7亿元,超出公司净资产的10%),不通过股东大会,甚至连必要的信息披露都没有。
中青旅靠6%的固定收益吃利差,真能长久吗?
9月底,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00138.SS,以下简称中青旅)公告配股申请未获中国证监会核准,且公司不再向发审委提出复审申请。当时分析原因,还以为主要是中青旅的经营业绩下降。日前读了其披露的三季报,才明白根本原因还在公司“不务正业”——以信托贷款支撑公司业绩使然。
今年1-6月,中青旅实现净利润459.76万元,每股收益0.017元,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降幅高达91%。当时还可以从旅游业受“非典”影响解释缘由,但是,三季报数据显示,中青旅至三季末净利仅469.7万元,即第三季度实现净利仅9.9万元,当期每股收益仅0.0004元。公司自己也承认三季度旅游业恢复极快,可拿出来的业绩竟如此之差,就不能再拿“非典”来说事了。
委托贷款和股票投资支撑盈利
事实上,近年来,中青旅一直以投资收益、尤其是委托贷款的利差在支撑门面。
2002年年报显示,中青旅短期投资从年初的2011万元,猛增至当年末的38917万元,其中股票投资11339万元、委托贷款27278万元。这一年,公司股票投资亏损1169万元,但委托贷款获利1892万元,再加上营业外收入等,中青旅的非经常性收益约占到当年利润的1/4。就此公司尝到了委托贷款的甜头。
2003年上半年,中青旅短期投资规模仍高达3.66亿元,但结构有很大变化。其中股票投资从上年的1.13亿元下降至4795万元,委托贷款却从2.73亿元增至3.22亿元。中报显示,中青旅今年上半年取得股票投资收益775万元——主要是买上海汽车(600104.SS)的盈利,委托贷款获利更达1389万元。如果不计算股票投资和委托贷款,中青旅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收益后的净利润为-1382万元。进入三季度,公司继续加大短期投资力度,短投资金又增至4.76亿元。由于季报信息极为简单,我们不能判断增加的1个亿多元是什么用途,但委托贷款的可能性很大。
从中青旅披露的信息显示,在公司前三季度近400万元的利润中,委托贷款收益达2022万元,股票投资收益620万元。简言之,公司主业实际上是亏的。在三季报中中青旅已做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仍为负数”的预告,可见公司主业仍然相当艰难。
房地产信托的风险岂能无视
资料显示,中青旅的委托贷款全部是房地产信托,均通过北京国投运作。其中最大一笔达1.7亿元,规模较小的也有5000万元左右,年利率均为6%。若以4亿元委托贷款计算,一年获利便可达2400万元。众所周知,旅游业现金流量一般都不错。而中青旅目前短期贷款达4.79亿元,这4亿多元短期贷款与其说是充实流动资金,不如说是转手他人做委托贷款,因为向银行借短期贷款和通过信托公司做委托贷款,中间至少有两个百分点的利差。
在目前投资股票、国债和基金的风险都很大的情况下,做委托贷款无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问题是,这必须是短期内暂不使用的闲置资金。像中青旅那样,年复一年地拿出净资产的1/3(公司净资产11亿多元)去吃利息,而且一面有巨额闲置资金炒股做委托贷款,一面又要申请配股,岂不是要股民出钱让他们去吃利差?这又岂能听之任之?
1997年年底上市的中青旅一向以绩优著称,前几年每股收益均在0.40元上下,即便去年也达0.31元。可是,自从将大笔资金拿去做短期投资后,主业便走了下坡路。公司股价也从30多元一路下跌,到目前仅7元多。
这里有很多教训可以汲取。其中之一是,有关部门对信托也该管一管了。前不久就有一家叫冠城大通(600067.SS)的上市公司,其资产负债率已达73%,而其实行信托贷款计划的下属子公司,负债率更超过95%。但是,5亿元的信托贷款居然几天内就发行完毕。开发的房产项目卖得好还好说,若有风吹草动,其风险不言而喻。同样,中青旅通过北京国投放出去的信托贷款(有的一个项目就达1.7亿元,超出公司净资产的10%),不通过股东大会,甚至连必要的信息披露都没有。
中青旅靠6%的固定收益吃利差,真能长久吗?
最新资讯
-
08-10 1
-
08-22 0
-
08-16 1
-
全国第一本信托投融资专著《中国信托投融资策划暨经典案例借鉴》已经出版
08-14 1
-
08-21 0
-
重庆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关于海虹企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持股变动的补充公告
12-0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