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仅不公开宣传信托产品还不够

发布时间:2019-08-05 08:13:15


据9月5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上周,上海各商业银行和信托投资公司都接到了上海银监局《关于进一步规范辖内集合资金信托业务及商业银行与信托投资公司业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上海银监局明示:银行不得公开宣传信托产品,只能在特定理财工作室提供介绍,不得提供签约场所。对此,笔者有一种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感觉。

  诚然,商业银行公开宣传推介、代理销售信托产品,向信托投资公司提供签约场所,甚至代签信托合同,则“信托生病,银行吃药”就在所难免了。现在,为了让银行摆脱仅担任代理销售产品角色而深陷被动的局面,上海银监局下发《通知》,规定银行可以在其特定的理财工作室提供信托介绍,但不能公开宣传,也不得提供签约场所,却有只顾银行利益、不顾百姓利益的嫌疑。

  众所周知,在日常生活中,银行是百姓最信任的金融机构,人们把多余的钱都存进银行便是明证。信托投资公司也正是看中这一点,才“经常借用银行的信用”,在设计时常常引入商业银行作为担保方。而银行若既想获益——稳定储户和开拓业务,又不想担风险——让投资者误认为信托产品也具有银行信用,到头来,恐怕只会遭遇信托公司、投资者两边都不讨好的窘境。

  从“上海银监局明示”,笔者联想到广州的婚纱摄影行业。两年前,广州市内12家知名的婚纱影楼,联名投诉某影楼与民政工作人员一起办公,“极大地霸占了婚纱摄影市场”,导致十多家知名影楼相继倒闭,现存的影楼也只能苦苦硬撑。当时,广东省政协委员认为:,是为广大需要结婚注册的新人办理登记的行政机构,一个执法机关在其办公地点设置带经营性质的婚纱摄影经营点是不恰当的(2003年8月4日《新快报》)。后来,广东省省民政厅下发《关于规范我省婚姻服务工作的通知》,广州也出台新规定:婚纱摄影必须撤出婚姻登记场所(2004年10月10日《南方都市报》)。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要真想不再发生“信托生病,银行吃药”,银行仅不公开宣传信托产品是不够的,必需有壮士断腕的气概,不但不公开宣传信托产品,也不提供特定的理财工作室,更不提供签约场所,尽快让那些信托投资公司从银行撤出,既为信托投资行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又为百姓提供一个不受误导的理财服务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