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出版局组织开展青年编辑下基层延安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19-08-14 03:07:15
编者按 ,、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与当地老乡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次难得的机遇,令青年编辑们都感到收获很多,本版今日特刊发部分参与者的心得感悟,以飨读者。
青年编辑们在延安学习。继承精神 找准定位□新华文摘杂志社 刘仲翔
本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令我可以暂时抛开手头的工作,走进基层,思考作为一个出版工作者,如何转变作风、改变文风,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首先,要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作为一名编辑,我们深入学习和掌握延安精神,有利于我们坚持党性原则,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延安精神贯彻到我们的编辑工作中去,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其次,要更深刻地认识紧密联系实际的重要性。编辑作为文字工作者,必须深入实践,准确把握国情,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服好务。在同村民的座谈中,我们发现,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喜欢看一些生动的种植、养殖等与日常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图书。这就要求相关出版社的编辑们要策划、编辑、出版一些定价低、页码少、生动的出版物。
再次,要不断加深对农村基本情况的了解,密切同农民群众的关系。通过亲自参与农业劳动,通过与村民深入交流,通过现场参观,使我看到了红红火火的新农村建设,更进一步了解了陕北农村农民生活实实在在提高了。当然,也看到了农村发展的一些瓶颈,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需要下大力气解决。
扎根群众才能“长灵气”□湖南人民出版社 黎晓慧
在基层实践的这一周时间里,我在参观学习中感受着红色文化,同时苦苦思考着究竟应该如何才能“接地气、长灵气”?
我所在的编辑部以做红色读物为主业,因此我便重点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红色读物,如何使红色读物获得当下人民群众的喜爱等问题进行了观察和思考。我想,做好红色读物必须坚持以社会责任感为基础,积极面向市场,以事实为基准,以读者为导向,力争做到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导向正确,将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融于一体。具体而言,首先,要针对阅读群体的年龄、层次制定不同的出版方案;其次,要整合编排,实现不同类型红色读物的多样化和特色化,如史料性红色读物要在史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上做文章,要能填补大众对于某段历史认识的空白;文学性红色读物要充分挖掘历史与现实的相通性,展现鲜活人物,提供对历史的独到理解;人物传记类红色读物要探寻历史真相,力求还给读者一个真实、客观的人。再次,要在文风和形式上下工夫,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风来说事,形式上要突破创新,如采用诗歌、章回体等多种表达形式等。
出版不应该“闭门造车”□上海文艺出版社 韩樱
,我第一次来到陕北,在这里,我深深感受到,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我们诸多优良文化传统,其实都在乡村得到传承。
陕西自古就是文人辈出、底蕴深厚的地方,当代中国文坛的许多大家也出自陕西,如陈忠实、贾平凹等都来自于乡野,用最朴素的陕西方言描绘乡村的人和事,写出了非常优秀的小说。这些作品中有真实的情感,有原生态的语言。这是当下小说创作中最缺乏的元素,反观我们现在的很多小说创作,有很多生搬硬套,有很多可笑的想象,唯独缺乏的就是一种“真”气。而要做到“真”,就必须深入最原生态的生活,与最普通的人打交道,从这些地方,从这些人身上,发掘最珍贵的价值。
出版也绝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闭门造车的,因为那样只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作为出版工作者,我们自己就首先应该经常深入最基层的生活。在这个村子待了几天,我深深感到,在这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村民身上,都有一种强健、旺盛的生命力,这是与天地自然相连的,在这里,七八十岁的老人还在田间劳作,与之相比,我们显得那么的虚弱。我们只有把眼光放在和他们一样的高度,才能领略平常所不可能见到的风景。
改善农村孩子阅读环境唐威丽
这次来到农村,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调研机会。针对农村儿童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我做了一些思考。
首先,从编辑环节上,编辑应该将农村孩子的阅读纳入到选题考虑的框架中,为农村孩子多出版一些能看得懂、看得有用、看得有趣的书。看得懂就是要根据农村孩子的教育现状和认知水平,用适合的形式提供适合的内容。看得有用就是让农村孩子在有限的阅读中有所收获,不仅对学习有帮助,对世界观人生观的养成也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看得有趣就是用贴近农村孩子的阅读习惯、用有趣好玩的形式展示图书内容,点燃孩子的阅读兴趣。
其次,从图书渠道上来说,各出版社不能忽略农村的需求和潜力,依托本地资源,要将图书切切实实送到孩子手中。
再次,从阅读推广的角度来说,农村的教育、阅读问题不仅要依靠出版社,更要依靠社会资源,依靠本地力量。目前社会上有很多人致力于儿童阅读的公益推广工作,可以将这批力量引入农村,学习他们的推广经验。同时培养本地的阅读推广人,如学校老师、年轻的大学生村干部,将阅读推广持续、有效地推广下去。当然,阅读意识的培养还要同时抓住家长。只有扭转了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了家长的文化水平,才能有效地改善孩子的阅读环境。
在服务中感悟出版工作者的责任李庆义
通过与当地村民“零距离”接触,了解了农村情况,掌握了群众愿望,体察到劳动的伟大和基层工作的艰辛,加深了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品格意志得到磨砺,精神上也得到巨大收获。
一是深切感受到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广大农村大有作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科学的领导方法。党的思想文化宣传工作历来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责任。在新形势下,农村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群众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必须与群众心连心、心贴心地沟通交流。
最新资讯
-
09-14 0
-
08-25 0
-
08-21 0
-
09-18 0
-
02-13 0
-
04-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