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三农”全媒体出版的文化沃土

发布时间:2019-08-24 01:47:15


  □黎雪

“三农”出版是“内容生产”的重要领域,是生机勃勃的文化沃土。今天,面对新的环境,步入新的格局,如何把握新态势,理清新脉络,抓住新机遇,让这片物产丰富的文化沃土更具活力、充满希望。在此结合江苏的实践探索,提出几点思考,请教同仁。

“三农”出版的几个特点

据近期资料,“三农”出版呈现以下特点:

产品总量持续增长。2011年,“三农”图书选题总量7766个,比2010年的7280个增加486个;涉及的出版单位有397家,比2010年的350家增加47家,约占全国出版单位总量的68%。两组数字均创历史新高。

选题内容重在农技。“三农”图书的选题内容以农业实用技术为主,种植养殖是其重中之重。2011年的7766个“三农”图书选题中,农业实用技术类选题达到4500多种,占总选题量的58%。这些选题在书名上多冠有技术、指南、手册、实例、实用及怎样、问答等关键词语,以系列、丛书、套书推出为主。如,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金阳光”新农村丛书》选题中,农业科技类占70%以上。

形式多以图书为主。总体上,产品形式以传统纸质图书一枝独秀。多媒体“三农”出版物“小荷才露尖尖角”,新媒体新技术在“三农”出版上的应用远未成势。

生产销售国企主体。当前,投入“三农”出版的生产主体、渠道资源、资金力量等,以国有为主,社会资本及民间力量参与不足,多元助推有待调动。

主导平台农家书屋。据统计,2010年全国已建成农家书屋近30万个,覆盖全国近半数行政村,计划到2012年将基本实现全国“村村有书屋”。江苏省2010年共建成农家书屋17158个,较早实现了农家书屋在行政村全覆盖。按照江苏省的建设标准,每个农家书屋的采购金额约在1.7万元,全省有近3亿元的市场份额。农家书屋成为“三农”出版的主导平台。

作为一个“三农”出版工作者,我们为初具规模的“三农”出版欣喜万分,但是现代“三农”面临转型升级,出版亦须加速给力。力从何处来?劲向何处使?我们应该认识到:

在“三农”出版规模增长上,要看到选题数量,选题规模,也不可忽视“三农”出版多元和复合市场的开发。

在“三农”出版内容生产上,要以农业技术类选题为引领,也要看到在同类选题集中后难免有雷同、近似、重复和跟风现象。据开卷的监控数据,同样的养鸡技术,全国同时有无数家出版社的几十种同类图书在市场上销售。这些选题,大同小异,比比皆是。

在“三农”出版呈现形式上,图书出版一枝独秀和新媒体新技术缺位让人对未来产生担忧。当下,在手机、苹果等平台上还不易找到农业产品的推广应用;“三农”专门网站建设远远不够;农业专家的微博更未有所闻。

在“三农”出版助推给力上,要靠政府支持和国企投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也不能忽视“三农”出版的多元需求,助推力量的单一无助于进一步激活“三农”出版活力,更无益形成“三农”出版合力。

在“三农”出版市场架构上,农家书屋作为最重要的市场平台,致力于满足阅读需求,作用巨大,成绩卓越,可喜可贺。但是,从书屋建设到农户读者,终端接地,仍须努力,从书屋平台到新型市场,一步之路,并不遥远。“三农”出版,文化沃土,亟待拓耕。

关键在于抓住“三农”出版的转型升级,拓展“三农”出版的思路,丰富内容,调整结构,创新形式,多元助推,开放平台,集约增长。

规范新型的“三农”服务平台

“三农”出版的文化沃土,孕育着新的希望。城乡统筹文明一体的新型模式正成为破解中国社会二元结构难点的重要举措。如在江苏苏锡常地区,一种“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农村社区样本正在建设。

“三农”出版人对农村社区的基本观察点:规范新型的“三农”服务平台。

1.新社区新平台

农村社区的基本要素:规范新型的“三农”出版服务平台。

一是农村人员集中居住。打破行政村镇和自然村落的界限,集中建设农村社区。江苏提出一个农村社区的规模按1000户~1500户设置。

二是农业经济集约发展。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集中建设田园生态型、文化旅游型、节能环保型等新型特色农村社区。

三是农村公共服务提升。文化、教育、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更为完善,社区商品、农资、保健、救助、老幼等服务一应俱全。

四是智能信息程度提高。全面应用电话、电视、电脑、网络等设施,建设社区智能信息服务系统。

2.新模式新要求

农村社区是一个新模式新平台,对“三农”出版的要求包括:

一是文化市场内涵多元

在这个平台上,“三农”选题层次将更加丰富,“三农”内容板块将更为多元。点对点追踪,面对面服务,不断提供特色化、个性化、优质化的文化产品。农业社区的现代农户,正从老传统升级到高精尖,正由浅阅读进入到深阅读。农户的生活,是读书、听音乐、看电影、受培训、游网站、发博客;农户的工作,是想致富门路,做市场调查,学专业技术,创“三农”品牌。今天,江苏“三农”的时髦词是“亲农,尚绿,炫文化”。“三农”出版以农业知识性读物为基点,延伸出专业指导、咨询服务、系列培训、在线资源、远程支撑等深度内容,拓展到影视、广告、休闲、旅游、媒体等跨界服务,为新农户增长知识智慧、增进开阔视野、增强信心志气。这里,“三农”纸质图书是核心层,还有文化产品紧密层、农村社区文化覆盖影响层,3个层级服务的开发完善,推动“三农”出版产品规模和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产业链总值几何级数增长。

二是文化服务对象多元

在这个平台上,读者对象或者说服务对象将发生变化,普通农户将成为新型的白领农户、专业农户,他们是服务型、机动型、信息型的新农户,从事专业农庄经营、规模种植养殖以及商品买卖、租赁、中介、物流等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大学生村官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知识群体。这些新型服务对象将从农业科技、市场分析、创业指导、金融理财等方面,获取更丰厚、更深入、更精确的信息。这些服务对象是一般读者,也是优秀作者,更是农村社区文化产品的消费者、生产者、组织者、推动者和品牌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