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唱团》能唱多久

发布时间:2019-08-25 17:15:15


  韩寒先生是一个有争议性的人,最近听闻他创办的《独唱团》杂志开唱了,而且销量不错,第一期已经被抢购一空,又要加紧印刷。她唱的不是主旋律,没有像鹦鹉般学舌,没有喜鹊那样动听。为何《独唱团》会受到这样的欢迎呢?这里面就有话语权的问题在里面。一般对传统创办的杂志来说,面对一些比较锐尖性的问题,不敢刊发,大家不是讲讲小三的爱情故事,便是谈谈商界的传奇故事,再有的就是把古人从坟墓拉出来晒晒,而对现实中发生的问题,视而不见,久而久之,像这样的杂志便成了鸡肋,可有可无的状态。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当初陈独秀和李大钊创办《新青年》受欢迎,是反对清王朝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是革命的需要。还有后来李大钊创办的《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而现今时代的不同,韩寒先生创办的《独唱团》受欢迎,也是具有时代的意义,因为当人们听惯了假话,谎言的时候,想换换味口,而《独唱团》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网上有这样一种说法,韩寒曾过说过:,这篇文章不能上,那篇文章不能上,我们是很听话的,你说不让上,我们就把这篇文章拿下来。但我们没有备用的文章,所以该空的地方还是空着的。我们会给它立一个墓碑。,没想到让韩寒先生用在当今主流媒体身上,想起来,真让人忍俊不禁的一笑。

  昨天看到一位《独唱团》编辑对韩寒这位“老板”的评价,认为他很有种,所谓有种是他不要老板、领导、总经理等任何称谓,只是用朋友的关系来与大家共事,从这些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到韩寒先生的确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拿现实来说,我们一般参加应酬之类的聚会,总会有人递上一张名片,上面印着不是某某领导主任呀、局长呀等各个单位官位的称号;就是老板、总经理等等各类职业上的称呼,大家都把这些看成是一种一个人在社会身份的象征。而且说起话来,也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有种盛气凌人的气势。因此,在社会上,大家都把领导与属下的关系比做主子和奴才,老板跟员工的关系是皇帝与太监。而大家也一直在这样的关系中打发每天过去的时间。

  但如果有人把这些当成是炫耀的资本,喜爱这些虚伪称号,往往人也很虚伪,每次我碰到这类人,都付之一笑,然后找个理由推脱一番。当然,这里面有存在人际关系的交往学问,在中国,如果不具有这些头衔的人,生存在社会是被人看不起,大家都认为打工者是没能耐,而现今韩寒先生拒绝这些称谓,以朋友的身分与同事共事,也可以说是扫了这些人一记耳光。

  韩寒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另类,他创办的《独唱团》是当今许多人的想法,因为大家对现今纸媒类刊发的文字存在很大的偏见,因为现今纸媒刊发的文字,不是你的文字的思想内容好不好,而是看是不是符合主旋律为主,如果违背主旋律篇幅,是不能刊出的。而正是这种原因,《独唱团》为不能上的文字立一块墓碑,虽然显得很无奈,也算是给写作者一个安慰。至少是他所写的思想,还是有人认可的!这也是《独唱团》一种“文性”的表现。

  尽管现实中,有很多人讨厌当今主流媒体,但无奈话语权掌握在这些人手中,你最多只能心理上不平衡一下,最多你用不看纸媒来抗议,但你不具备条件改变现实。而韩寒先生占有天时,地利,创造了条件,争取了自己的话语权,在众多传统媒体中独领风骚!然而,有人问:在和谐社会的今天,韩寒的《独唱团》能唱多久呢?我笑了笑:这就要看《独唱团》自身了,等哪天到了与传统媒体同流合污的时候,高唱主旋律时,也就是《独唱团》谢幕的时刻到了。

  来源:凤凰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