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藏区孩子用上优质课本
发布时间:2020-08-01 05:28:15
□本报记者 王佳欣
北京印刷学院的专家教授在制版车间辅导工厂员工如何使用仪器。关强 摄“这是一次非常务实的帮扶活动,北京印刷学院的老师们手把手地悉心教导,让全厂的干部职工明白了厂里的现状和问题。我们也感受到了老师们身上的敬业精神和对印刷事业无比的热爱。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我们新华厂有决心在未来成为名副其实的西藏自治区印刷龙头企业!”电话那头,。
近日,,北京印刷学院积极行动,赶赴西藏组织培训班,并在西藏新华印刷厂加挂北京印刷学院印刷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牌子,架起了一座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鹊桥”。
西藏有了印刷人才培训基地
9月30日,北京印刷学院印刷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挂牌仪式在西藏新华印刷厂举行,这标志着北京印刷学院在支援西藏建设、深化校企合作方面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基地挂牌前,双方签订了《印刷技能人才培训与技术合作协议书》,协议书就如下事项进行了约定:定期接受厂方选派的管理和技术骨干到学校短期进修提高;派出专业教师进行员工培训、帮助厂方解决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遇到的问题;积极推荐动员优秀相关专业毕业生到厂方工作;校方定期委派专业教师赴厂方进行短期实践锻炼;厂方选派和组织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通过乙方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取得国家学历教育文凭;双方建立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科研合作机制,围绕西藏民族出版、绿色印刷、绿色包装等领域联合申报课题,共同开展科研和技术合作等。
据介绍,今年8月,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副书记刘超美带队赴西藏进行调研,、,召开了西藏地区印刷企业座谈会。。刘超美表示,“近年来,北京印刷学院积极采取各种形式,如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增加招生名额、合作举办学位班、大专班、,安排青年教师、干部到少数民族地区挂职锻炼等”。
号召各印厂捐赠印刷机
为了更好地解决西藏新华印刷厂一套骨干生产线的技术难题,继续教育学院联系了三菱北人股份有限公司领导,协调好设备工程师,去现场解决生产车间的具体问题。
“在厂里看了一圈,发现这里的问题太多了。”北京印刷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李晓全回忆当时的情况:“西藏自治区的许多学生家长反映,他们孩子的课本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掉页现象。书刚一发下来,他们就要用胶条粘书。专家们还发现,由于西藏新华印刷厂使用人教版教材胶片进行藏文翻译重新印刷后,教材中许多图片都产生了模糊的情况。看到这些问题,来培训的专家很着急。很多专家当场就下定决心,本次培训后,一定要让藏区的孩子们用上跟北京的孩子们使用的一样的清晰教材。”
的确,摆在专家团面前的是一个烂摊子:新华印刷厂在西藏是老国有企业,改革后面临企业员工负担大、经济效益差的局面,历史包袱较重,迫于资金压力导致了企业厂房不能翻新、设备不能及时换代的局面,因此不能与民营企业形成优势的竞争体制。目前,印厂依靠西藏自治区的中小学生教材和一些零散的外单维持生计。
央金也表示,更为可怕的是,由于没有竞争,厂里没人愿意研究问题,厂里也不能给员工提供二次培训的机会,整个企业没有形成良性的学习风气。“连很多机器设备上的装置、按钮,工人都认不全,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曾在西藏自治区工作过10年的刘超美向记者透露,目前,她正在北京印刷学院往届毕业生中发起向西藏自治区捐赠各印厂淘汰但还可以继续使用的印刷机。
给他们做全方位的培训
面对西藏新华印刷厂的局面,李晓全表示:“全方位落后,我们就给他们做全方位的培训。”同行的讲师团的老师们也践行着此前立下的诺言,从9月25日下飞机伊始,就立即赶赴新华印刷厂,了解情况,查看设备,与员工座谈,找问题,想对策。
作为本次活动的第一项培训任务,西藏新华印刷厂骨干人才培训班于9月27日~10月1日如期进行,北京印刷学院讲师团给该厂职工系统讲解了印刷技能的有关理论与实践知识,同时,专家教授们深入车间,与工厂领导、管理、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分析。在印前制版、印刷工艺、印后加工等环节解决了部分困扰企业技术人员多年的生产难题,大到机器设备的更新改造,小到厂房里防火设备该如何摆放等。
在西藏新华印刷厂6天的培训过程中,专家教授们都是克服了高原反应全力投入到工作中的。“刚来那会儿,李晓全副院长他们几个脸色都非常难看,但他们谁都没有说要休息,依旧在厂里手把手地为我们的员工指导、培训,让我们特别感动。”央金回忆道:“他们真的是来做实事的,我们本来看到老师们非常辛苦,想给他们一些劳务费,但他们坚决不收。我们还想为他们联系去灵芝旅游一下,但他们也都回绝了。”
最新资讯
-
01-18 1
-
08-18 1
-
08-07 0
-
06-05 1
-
08-08 0
-
08-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