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赛为平台 全面提升编校质量
发布时间:2021-02-05 16:19:15
——第三届“韬奋杯”全国出版社青年编校大赛侧记
11月9日,由中国出版协会主办、韬奋基金会协办、中国版协编校工作委员会承办的第三届“韬奋杯”全国出版社青年编校大赛圆满落幕。本届大赛角逐成绩显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张立、谢勇蝶获得编辑一等奖。吉林出版集团孙骏骅、长春出版社衣然获得校对一等奖。陕西一队、吉林一队获得团体一等奖。
试题注重能力 过程规范科学
中国版协举办的“韬奋杯”全国出版社青年编校大赛始于2007年。由于试题侧重于文稿加工和校稿工作中应知应会的知识及运用能力,而受到全行业的高度关注。据统计,自2007年开赛以来,已有近千名35岁以下的编校人员参加了大赛。与以往不同的是,本届大赛有28个省(区、、42名个人,共324名青年编校人员参赛。本届参加竞赛的代表队和人数都比前两届有所增加。
在11月8日举行的大赛现场,记者看到,认真答题的选手们或沉思,或奋笔疾书,气氛紧张但却非常有序。在11月9日颁奖仪式上,记者观察到,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难掩喜悦心情,暂没有获得理想成绩的选手也不气馁,纷纷拍照留念。更有一位宁夏女选手,因为孩子尚在哺乳期内,爱人为支持其参赛,便带着孩子一同来北京为其加油。
选手们的这种心态正是主办方所期待的。据中国版协编校工作委员会主任张增顺介绍,本届大赛竞赛的命题工作力求严谨、严密和严格。首先,命题思路本着应知应会的原则,力求体现编校工作的特点,强调考察平时的工作积累和编校实际操作能力。试题类型以判断是非、纠谬改错为主。其次,大赛的命题通过请不同专业、不同门类的专家出题,组卷由另一批专家组卷,编辑、校对各两套总共四套试卷,经过了三次审核与修改,最终由版协领导审定。整个命题过程中虽有近30位专家先后参与,但包括试卷印制、校对在内的每一个环节都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从而确保了命题和竞赛的公平、公正。
赛前精心备考 赛后认真总结
记者从中国版协了解到,本次大赛受到了各地、各出版单位的高度重视,陕西、吉林、辽宁、河南、江苏、湖南、上海、广东等省市,,当地版协积极协调组队参赛。中国出版集团、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以及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培养人才队伍的一件大事。
,陕西队在九十月间先后进行了6次测试并聘请了多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答疑解惑,最终陕西队如愿获得团体一等奖。而江苏队则是在省局领导高度重视下,通过层层选拔、优中选优,从260余名青年编校人员中挑选出参加全国大赛的选手。
京外的陕西队、江苏队这样,京内的人教社、化学工业出版社也同样如此。记者了解到,人教社早于9月22日就先行举办了本社第一届青年编辑编校知识与技能竞赛,由于同样侧重于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等五个能力培训,人教社有两位编辑获得了本届大赛编辑三等奖,该社也因此荣获本届大赛优秀组织奖。
竞赛目的是促进实际工作。化工社则在大赛后的第二天,立即将大赛的部分编辑试题、校对试题抽出,让全社142位青年编辑、13位校对人员进行测试。该社总编辑潘正安对记者说,这是化工社成立以来对编辑进行的第2次测试,对校对人员的第5次测试。在潘正安看来,提高图书编校质量,竞赛的过程远比培训有效。为此,化工社今后还将举行印制、发行竞赛,全面提高编印发诸环节的质量水平。
版协精心准备 总署全力支持
,高兴地说:“他们回来后我们还要表扬奖励,鼓舞士气,促进吉林省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胡宪武这番话佐证了中国版协持续举办这一活动的初衷。
据记者跟踪观察,该活动自2007年举办始就受到全行业的高度关注。从历届报名参赛人数看,每届选手人数都不低于300人,用业界人士的话说,“这种热烈的局面在过去还是很少见的。”
张增顺告诉记者,为了确保本届大赛组织筹备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中国版协赛前采取了多项工作举措。8月初,中国版协编校工作委员会在长春市召开全国图书编校质量工作研讨会,中国版协驻会副理事长李宝中专门在会上对编校大赛工作进行了动员。8月15日,中国版协正式发出通知,通报了大赛的参赛资格、参赛方式、竞赛内容、奖项设置以及报名方式等。10月20日,中国版协发出了关于大赛会务安排的补充通知。与此同时,为更好地发挥大赛在为行业培养青年编校人才方面的导向作用并切实取得实效,,,要求各参赛单位对进京参赛选手进行一定学时的专门业务培训。因此,。。
“这些举措都进一步扩大了编校大赛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张增顺说。
章红雨
最新资讯
-
08-27 1
-
第二十二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主题语、会徽、吉祥物征集评选活动结束
08-26 1
-
全国“扫黄打非”办与中国科学院开展互联网“扫黄打非”技术保障战略合作
10-09 0
-
08-09 1
-
02-13 1
-
02-2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