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术的力量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
发布时间:2019-08-22 08:34:15
以学术的力量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发布会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科发展报告》丛书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本网讯 12月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丛书出版座谈会暨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扬等出席发布会并做重要讲话。
邬书林首先对丛书的出版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这套丛书是新中国60多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发布,是60多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我国学术创新历程的一次重要总结,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水平、科研水准的生动体现。他说,对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深刻的梳理和总结,是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性重要工作。
邬书林在讲话中对学术著作出版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把出版高水平的学术著作作为出版界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一项具体举措、一个战略任务;二要把出版高水平的学术著作作为重要出版社的立社之本,作为一项基础性重要工作,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三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提高学术出版的经营水平。邬书林说,出版社如果不把重要学术出版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去生产,作为经济社会不可离开的重要文化产品去经营的话,光靠补贴可以繁荣一时,但最终不会持久发展。他希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以编写此套丛书为契机,积极打造重要学术出版品牌,使之成为反映我国思想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同时,面对数字出版的机遇和挑战,要理清思路,解放思想,跟上世界数字化潮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也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是中国社科院当前落实六中全会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所肩负的责任,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努力奋斗,。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卓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代表丛书作者发言,与会的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也针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的编撰、出版各抒己见进行讨论。
据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丛书还将分为两个子系列连续出版:《年度综述》和《前沿报告》。《年度综述》按一级学科分类,每年度发布,《前沿报告》每三年发布,并都编撰成书陆续出版。学科《年度综述》内容包括本年度国内外学科发展最新动态、重要理论观点与方法、热点问题,代表性学者及代表作;学科《前沿报告》内容包括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三年来国内外学科前沿动态、最新理论观点与方法、重大理论创新与热点问题,国内外学科前沿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首批成果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丛书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 王伟光 (2011年12月21日)
同志们:
早上好!
非常高兴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举办,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首批科研成果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丛书发布塈出版座谈会。
今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把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这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未来五年,世情国情党情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大局大势,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开创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之路,是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大繁荣大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每一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使命。
当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启动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落实六中全会精神,,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战略任务的综合性实践载体和可操作性具体依托,是使哲学社会科学迈上更新层次、更高台阶的重大战略部署,必将实现中国社会科学院体制机制制度的整体转轨与创新,以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必将从总体上提升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水平和理论学术影响力,使中国社会科学院获得一次新的大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最重要的就是推动创新。
首先是学术理论创新。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根本任务在于发展、。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要从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扶持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全局和学科发展创新的基础研究和对策研究,大力扶持对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基础研究和对策研究,大力扶持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有重大作用的基础研究和对策研究,大力扶持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有现实作用和长远影响的基础研究和对策研究。
其次,方法和手段创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创新研究方法与手段,首先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这也是理论创新的源泉。其次,每个学科都有其特殊的研究方法,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法的互相启发是方法创新的重要途径。比如,王国维的“古史二重证据法”是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相结合的研究,傅斯年的“语言文字比较的考据法”是历史学与语言学的结合。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法的相互启发,这一点在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研究中尤其重要。此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手段的创新,还得益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与创新。计算机、信息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更新,而且直接促成了新兴领域、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
最新资讯
-
08-25 1
-
08-28 1
-
10-27 0
-
08-21 1
-
2011年度新闻出版业八大关键词 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意见出台
08-03 1
-
06-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