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环境新闻杂志的编辑思想差异之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23 04:23:15


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凸现,媒体在环境信息方面的传播显得越来越重要。所谓环境新闻杂志是指以传递环境最新信息为主的周期性刊物。美国环境新闻杂志代表有1990年创办的《环境记者协会季刊》(SEJ)、2002年创办的《环境新闻》(EJ)等;中国环境新闻杂志代表有1995年创刊的《环境教育》、1973年创刊的《环境保护》等。这两组环境新闻杂志在中美各自的国家拥有一定影响力。本文通过二者编辑思想差异性研究来挖掘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

相信科技与怀疑科技的思想差异

《环境教育》与《环境保护》杂志都是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主办的刊物,面向全国发行,是中国有影响的环境新闻杂志。从内容来看中国环境新闻的编辑思想中,其最突出的特征就在于相信科技的力量,科技在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以《环境保护》2008年前三期为例:

《采用高科技,促进企业环保》2008年第3期;

《洁白纸张的背后》2008年第2期;

《节能减排需要创新体制》2008年第1期。

这三篇共同的特点在于强调科技对于环保的重要性,特别是一些工业企业的减排。如第一、二篇文章指出,造纸废水治理在于新科技开发,在于高科技含量下的高纸业排放标准;第三篇认为通过市场力量,排污权有偿使用可以开发新的减排科技。可见,科技在环保中处于主导地位。

相比之下,在美国的环境新闻类杂志中,对科技的怀疑在编辑思想中较为突出。SEJ与EJ上的文章都有这种特征;前者是美国环境记者协会办的季刊,后者属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办的半年刊,面对全美出版发行,很有影响力。仅以EJ为例,自2002年创刊以来,几乎每一期都围绕着一个主题来进行报道,很多主题把环境污染的矛头直指科技,见以下三个例子:

《电力带来的污染及对生物的危害》2007年春季刊;

《三里岛核事故的影响》2004年春季刊;

《电子计算机带来的环境污染》2002年冬季刊。

第一组文章不仅暴露电力对能源的消耗、对空气的污染,而且还揭示电力的灯光照明导致昆虫与鸟类远离人类,甚至最终死亡;第二组文章报道了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对环境和人心理造成的影响,并担心越来越多的核电站对人类未来环境的威胁;第三组文章报道了电脑科技的兴起给孩子的生活与学习带来的危害,电脑垃圾给环境污染带来的巨大压力,也给人类和生物带来各种疾病。所有这些主题都是把批判的矛头直接对准科技。

对于科技的态度,中美环境新闻杂志在编辑思想上表现出强烈的差异,这一点是非常鲜明的。这里其实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深层复杂原因,需要我们弄清楚。

自美国18世纪建国以来,带着欧洲的人文思想与工业文明,在这块新大陆上迅速建立起世界最富强的工业国家。可以说美国建国以来的二百多年历史实际上是工业化的历史,美国现在的工业文明与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是给地球造成目前环境压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工业富足的基础上,在生活方式奢侈的情况下,面对着全球日益增大的环境危机,美国学者开始意识到工业对于环境的破坏力,而工业的核心部分倚仗的又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