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得专利转化投资

发布时间:2019-08-30 23:34:15


  使专利技术得到产业化的关键点在于获得投资。但是,由于我国专利转化率低,许多专利找不到转化途径,这种被动局面使许多发明人饥不择食,也使借投资之名实施诈骗的犯罪分子屡屡得手。所以,发明人要想自我保护,一定要注意“戒急”。一急就糙、一糙就乱、一乱就失。应当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这样才能够避免上当受骗,同时找到真正的投资人。

  从这一点说,技术获得投资的过程就像是谈恋爱,要经历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由分歧到了解、由猜疑到合作的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谈—恋—爱”。

  1. “谈”。“谈”这一阶段非常重要。谈上了才能使双方都产生感情,才能进一步发展到“恋”的阶段。作为第一步,首先要给对方一个好的初步印象,让对方愿意和你交往,如果未能进一步发展,那么除了技术本身的原因之外,往往就是因为《技术可行性报告》写得不好,未能投“投资人”之所好。《技术可行性报告》是“谈”的基础。

  投资方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获取最大盈利。以“赢利”为中心,突出技术的可赢利性,以及获得赢利的可行性,在《可行性报告》中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所说的“投其所好”,只有这样,才能博得回眸一笑。

  因此,在制作《可行性报告》之前,一定要先对技术本身和影响赢利的客观因素有充分的了解。如:专利技术本身的内容和价值;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政策环境;消费市场构成及其变化;目标市场特点等等。虽然需要了解的内容比较多,但作为技术转让一方并不要求面面俱到,而只需了解相关方面的信息即可。比如,在宏观经济形势方面,应当多关注那些类似于支持或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等深层次的东西;行业发展走势的重要性毋庸多言,但是,技术转让所需资料应当偏重于“变化”及影响“变化”的因素,检查自己的专利技术是否符合这些变化所需要的“创新性”,因为,在风险投资基金的眼中,创新含量高的项目更能“赢利”。

  在技术领域,发明人对自己技术的特性、周期位置和优劣势一定要特别清楚。绝不能因为主观上的“一往情深”和“志在必得”而忽略了自知之明,否则很容易使自己陷于被动。因而,在制作《可行性报告》之前,务必对相关技术进行充分的检索分析,同时,在《可行性报告》中既要阐述全面,又要尽量避免把话说得太满。

  这些前期和幕后的工作,最终都将落实到发明人与投资方结识的纽带——《技术可行性报告》中。因此,这是一项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工作,建议由专业人员来制作。

  2. “恋”。这是进一步交往的过程。如果对方对该技术的相关情况都比较了解,并且确有投资意向,那么就会直接进入到合作的阶段。但这种情况不多见。一般来讲,还是要有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这首先表明投资方对该技术感兴趣,愿意进一步了解;第二,说明投资方对该技术还比较陌生,在某些方面有疑问,需要自行或者在发明人的帮助下开展深入的分析;第三,这也是一个双方磨合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将会产生一些分歧,特别是在对技术的深入分析方面,可能有很多工作需要双方重复进行,也许通过对市场的进一步调查研究后,投资方认为该技术的投资价值并不大,发明人就要重新寻找投资人。对于这种不尽如人意的结果,发明人应当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3.“爱”。在这一阶段,必要的调研和试验都已经基本完成,双方开始讨论合作事宜。技术转让的方式很多,选择哪种方式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实上,由于个体发明人的力量比较薄弱,影响谈判的力度不大,加上非职务发明专利成果本身简单易行,在实践中,多以专利权转让的方式一次完成;而企业之间的技术转让,则多以许可使用的方式进行合作。为了保护发明人的利益,在讨论转让时,应当邀请专家参与。

  专利技术产业化是个复杂的过程,也是众多发明人想要达到的目标。轻易实现转让的例子虽有,却还是少数。发明人还是应当沉下心来,按部就班地把自己的专利技术推上舞台。请记住,只要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李 芳)

  TAG: 投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