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源的保存与版权法的变革——澳大利亚的立法与图书馆的实践
发布时间:2020-06-14 09:33:15
【摘要】数字资源的采集和保存是当今国际图书馆界所共同面临的两项重要课题,因其涉及的技术和法律问题众多,以致今日仍未形成若干具有普遍适用价值的解决方案。本文认为,从法律层面上看,数字保存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负有保存和传承国家和民族文化遗产法定职责的公益性图书馆,尤其是国家图书馆是否有权基于保存和满足当今及未来读者的读取需要而采用复制、迁移等技术手段制作其印本文献的数字副本、重制和再现其数字藏品;二是图书馆是否有权主动收割和保存并向公众传播网络作品;三是数字资源出版商或者版权人是否有义务向国家图书馆缴存其数字产品或者网络作品。本文以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数字保存的实践为例,对该国联邦和地方有关立法情况以及图书馆界的修法建议作一简要介绍。
【关键词】数字保存;法定缴存;版权法;图书馆;澳大利亚
【写作年份】2009年
【正文】
1 从数字看资源 数字技术[1]和网络技术也许是人类在20世纪最伟大的两项发明。这两项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广发应用,为人类保存和传播知识提供了一种更加有效、更加便捷的途径。在信息革命的推动下,正有越来越多的作品以数字或者网络形式出版和向公众传播;同时也正有越来越多的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机构开始接收离线和在线出版物并提供公众读取;图书馆也更多地采用数字技术将藏品数字化,以便于藏品的保存、保护和在线读取。另外,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也使寄居于网络创作和传播的作品大量涌现,如网站、博克和各种类型的“网民自创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等;近年来由图书馆主持或者参与的网络资源采集和保存计划也在不少国家开始实施。今天的数字资源虽尚不能与印刷体文献平分秋色,但其发展势头却也不可小觑,下列一组数据也许对我们了解数字资源的发展现状有一些帮助: 光盘类出版物——据据国际著名出版机构盖尔集团(Gale Group)历年发布的统计资料显示,进入本世纪以来,全球从事光盘出版物生产和发行的厂商有4,300家左右,全球每年生产的光盘出版物多达两万余种,有关数据参见表1: 表1. 2000-2004年全球光盘出版量统计表
注:根据《CD-ROMS in Print》[2]各年度版公布的数字整理 电子图书——据《国际出版蓝皮书》(2003-2004年版)[3]介绍,截至到2003年,美国有800多家出版社设有网络出版和销售服务项目,已出版各类电子图书近6万种;美国出版商协会也从2003年起新增电子图书销售统计科目,据其统计,当年电子图书出版量达7,138种,其市场销售额亦十分可观。据国际数字出版论坛(The International Digital Publishing Forum)[4]公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全年美国电子图书销售额为2千万美元,2007年为3.18千万美元,2008年则达到创纪录的4.6千万美元,较去年增加了近45%。而我国的电子图书出版业发展也十分迅速,据中国图书商报社和读吧网于2008年4月21日发布的第二次《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5]截至2006年底,中国电子图书总量为53万种,当年新增电子图书12万种;而到2007年底,电子图书总量达到66万种,当年新增电子图书13万种,出版总量比2006年增长24.5%,有关数据参见表2: 表2. 2006-2007年电子图书出版量及增长量
电子期刊——据世界权威的书目型报刊数据库Ulrichsweb.com提供的统计数据,[6]截至2007年6月,全球仅以在线形式出版和发行的期刊就达7,089种,其中5,121种系自1990年起就已在线出版;而到2006年底停刊的只有187种(不足4%)。此外,以开放存取(open access)形式提供在线学术信息的各类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也是在线期刊的重要提供者。据开放存取知识库登记机构ROAR (Regist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的统计,截至2009年1月24日笔者查检时止,全球共有74个国家设立了1,240个机构库,[7]其中提供电子期刊服务的有107家;另据《开放存取期刊名录》(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8]的统计,截至2008年底,其收录的在线免费获取的学术性期刊总数已达3,833种,其中1,358种可检索到篇名,收录涉及各学科的论文数量达250,826篇。 博客——自2002年博客的概念被引入中国以来,到2006年8月底,中国大陆的博客数量增长了30多倍,博客作者(blogger)达到1,748.5万人,其中活跃博客作者达769.4万人;博客空间量达到3,374.7万个;在中国1.23亿网民中,超过60%的人浏览过博客,博客读者量达到7,556.5万人,其中,经常阅读博客的活跃读者为5,470.9万人。[9] 网站和网页——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1月公布的最新统计报告,截至2008 年底,中国的网站数(即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达到287.8 万个,较2007 年增长91.4%;网页总数超过160 亿个(其中静态网页78.9亿个,动态网页81.9亿个),较2007 年增长90%。[10]另据国际知名的网络调查数据提供商netcraft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截至2009年1月,全球共有网站185,497,213个。[11]如以每个网站平均含有273个网页[12]的不变数值计算,则全球网页数已达506亿个。 面对种类如此繁多、数量如此庞大的数字资源,如何解决其保存以及当今和未来读取问题,是摆在所有负有保存和传承国家和民族文化遗产法定职责的公益性图书馆(尤其是国家图书馆)面前一个亟待解决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主要有两个:技术和法律。近十多年来,一些国家的国家图书馆陆续实施了数十个有关数字资源保存的研究项目,[13]其中,技术方面的问题似乎不难克服,惟法律障碍却难以逾越。尽管国际图书馆界已就版权法的过度保护问题提出过不少呼吁和建议,但至今进展有限。的确,区区十余年的努力是难以从根本上撼动版权保护制度数百年根基的。但在一些国家这种情况正在发生转变,如澳大利亚即在图书馆界的呼吁下,已经就数字资源的缴存通过了相关法律,版权法变革的前夜已经来临。本文将就澳大利亚数字资源保存与立法情况作一简要介绍,以希为国内相关研究和立法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素材。 2 数字资源保存的途径 本文所称数字资源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制作并通过传统发行渠道发行或者通过互联网络向公众传播的各类离线和在线电子资源,包括原生的以个体实物形式出版和发行的电子出版物、以在线形式创作和传播的各类网络资料以及图书馆基于保存和保护目的而对馆藏纸本文献数字化所产生的数字副本。 从制度层面上讲,目前国际上有关数字资源的保存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出版物缴存制度,该制度又分为法定缴存(legal deposit)和自愿缴存(voluntary deposit)。法定缴存是指国家为保存本国出版文化遗产而由立法机关制定法律以强制本国缴存义务人(多为出版商)向法律指定的国家机构(多为国家图书馆)缴存一至数份出版物副本的法律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该项制度多规定在版权法中,如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缴存制度);自愿缴存是指由出版商或者版权人依传统或者与负有保存文化遗产责任的国家机构或者类似机构签订协议缴存出版物或者其他有保存价值资料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另一种是主动收割制——即负有保存数字资源职责的图书馆或者类似机构依据法律的授权或者依其职能主动收割和保存网络资料的一种资源采集行为,这也是国际图书馆界目前采取的争议最多、法律风险最大的数字保存行为。 作为一种与信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相伴而生且处于动态的发展和变化之中的文献资源,数字资源的保存一直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但由于其在采集和保存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众多,以致直到目前仍有一些关键性问题尚未形成定论(如技术和标准等),因而很难从立法上对因保存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各要素予以明确规范。因此,自愿缴存就成为目前许多国家数字资源缴存的主要形式,但这种方式仅可作为特定历史时期对法定缴存制度的一种补充或者过渡;为确保所有有保存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保存和保护,就必须适时修改、补充和完善现有法律。 3 澳大利亚图书馆的数字保存 澳大利亚现行有关保存国家文化资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出版物缴存,有关内容规定于版权法当中。根据联邦版权法的规定,出版者在澳大利亚境内出版的各类型出版物应向国家图书馆缴存一件副本。但目前这种强制性缴存机制并不适用于数字资源。[14]在无法律规范的情况下,澳大利亚的数字保存活动从一开始就带有很强的民间色彩。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国家图书馆牵头的一批图书馆(包括教育机构的图书馆)就已开始尝试在协商基础上的数字资源自愿保存,多个有关数字保存的实验性项目陆续上马。 3.1 国家图书馆的“潘多拉”计划 潘多拉计划(Preserving and Accessing Networked Documentary Resources of Australia, PANDORA)是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于1996年开始实施的一项以保存在线出版物和网页为主要内容的数字保存项目。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先后有十家机构参与,其中七家为公共图书馆。潘多拉计划有选择地保存并向公众提供与本国有关的具有文化意义和长期研究价值的在线出版物和网页内容,截至2008年12月16日,保存的文档数达61,584,632个,数据量达2.61TB。[15]根据该计划,各个参与机构分别负责某类数字和网站资源的采集和保存,如国家图书馆和州立图书馆负责其业务范围内的数字出版物和网站资源、国家电影和音乐档案馆(National Film and Sound Archive)负责与电影和音乐资料有关的数字出版物和网页资源、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Australian War Memorial)负责战争史方面的数字资料、澳大利亚原住民及托雷斯海峡岛民研究会(Australian Institution for Aboriginal and Torres Strait Islander Studies, AIATSIS)负责有关澳大利亚原住民的数字资源和网络资源。为确保存档资源的质量,所有存档资料均须由各机构专职人员按照本机构的资源采选条例(selection guidelines)[16]人工采选。如潘多拉计划的采选条例[17]即规定,国家图书馆采集本国和国外服务器中的下列资源:(1)有关澳大利亚和所属各州及领地、澳大利亚人的资料;(2)有关澳大利亚社会、、文化、宗教、科学等主题或者具有经济意义的资料;(3)澳大利亚作者和被视为澳大利亚作者的作品。 除采集前列资源外,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还与美国互联网档案馆(Internet Archive)合作,通过使用一个免费的离线浏览软件——HTTrack,分别于2005、2006和2007年对全部以.au为域名的网站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资源收割(收割的资源总量参见Table 1)。[18]与收割的资源总量相比,潘多拉采集保存的资源数量十分有限(参见Table 2)。这一方面说明,在庞杂的互联网资源中真正有保存价值的资源比例很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制定适宜的采集标准、有选择地搜集和保存网络资源的必要性;而另一方面,收割的信息总量与保存量的巨大差异也促使国家图书馆重新审视和评估现行采集标准是否宽严得当。当然这需要在进行一些定向和定性方面的分析后方可得出结论。目前,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正在就其实施的网页保存的范围、方法进行评估,包括调查域名收割时面临的法律和技术障碍,同时采取下列措施以限制和规避这种全域名收割所带来的法律风险:
不向社会提供这些收割到的网络资源;
仅采集那些根据robots.txt[19]排除标准许可采集的网页内容;
自动地向被收割的每一个服务器提供一项通知;
在接到停止网页收割行为的请求时即刻停止该行为。
Table 1 – Size of the Australian domain harvest data sets
Table 2 – Size of the PANDORA Archive as at October 2007
3.2 州立图书馆的数字保存项目 根据州议会制定的有关数字出版物强制缴存立法的规定,塔斯马尼亚州立图书馆正在实施两项重要的数字保存计划: l 我们的数字岛(Our Digital Island)[20]——该项目1998年开始实施,主要从事本岛网站的保存,目前可提供2,000多个本岛网站历史页面的访问; 2 塔斯马尼亚开放文库(STORS, Stable Tasmanian Open Repository Service)[21]——该文库主要是为便于出版商根据州立法提交电子缴存本而设,目前该库保存的电子出版物已达2,750件。 3.3 其他数字保存项目 除前述专项数字资源保存项目外,近年来澳大利亚图书馆界也在积极探讨数字资源法定缴存以外的解决方案,多项由图书馆发起的数字保存实验性项目陆续开始实施。这些项目主要有: 3.3.1 国家图书馆的PADI项目 PADI(Preserving Access Digital Information)项目是由国家图书馆负责维护并提供有关数字保存指导性资源的门户网站。其宗旨是搜集和提供各国有关数字信息保存和获取的发展战略文件并为推动国内跨产业、跨部门的数字保存合作提供一个讨论和协商的平台。[22] 3.3.2 ARROW项目 ARROW(Australian Research Repositories Online to the World)[23]系由联邦教育、科学和培训部资助的一项有关选择和测试最佳学术资源管理软件的科研项目,其研究目的主要是向教育机构设立的数字资源知识库提供一种管理各类电子学术资源(电子版预印本、学位论文和研究成果)的技术解决方案。国家图书馆作为该项目的参与人,主要承担开发和测试一种用于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元数据收割的资源发现机制。[24] 4 有关数字保存的立法 目前澳大利亚规范图书馆数字保存行为的立法主要是联邦《1968年版权法》[25]和一些州制定的《图书馆法》中有关出版物缴存的规定。从版权法的角度看,图书馆在数字资源保存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有两个:复制和提供读取;其中前者更为突出和复杂。在联邦版权法中涉及数字资源保存的规定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有关版权资料使用的例外规定;二是涉及出版物法定缴存的条款。 4.1 联邦版权法中的例外规定 数字资源在保存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是对版权资料的利用。根据联邦版权法,作者享有复制(包括以数字形式复制)、传播(包括通过网站和P2P等网络传输方式)、发表、公开表演和改编等项专有权利。通常情况下如无版权人授权,擅自使用其版权作品的行为将构成侵权。但为平衡版权人与公众在作品使用上的利益矛盾、便于知识的传播利用,版权法又规定了若干例外情形,以免除使用人在特定情形下的侵权责任。这些例外有以下五种: 4.1.1 一般例外 一般例外通常是指基于以下目的对版权作品的“公平处理”(fair dealing),[26]如研究和学习、批评和评论、新闻报道、滑稽模仿和讽刺、司法程序和法律咨询等,并不包含以保存为目的的行为;另外,版权法规定的公平处理的行为主体仅为自然人且其使用多具私人性质;而机构等法人组织并不能成为公平处理的行为主体。因此,图书馆的数字保存行为不能适用公平处理原则。由此可见,在现行公平处理制度下,对数字资源的非经授权的采集和保存所享有的法律豁免仅适用于个人且仅为私人或者家庭使用之目的。[27]而图书馆等机构实施此类行为时并无法律依据。 4.1.2 法定许可 联邦版权法规定的第二种例外是法定许可(statutory licensing)。[28]根据该法,法定许可主要适用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在教学活动中对版权作品的复制与传播行为。从理论上说,法定许可同样适用于各类型数字资源的采集和保存。[29]但法定许可项下的使用须支付报酬且其多系建立在个案基础之上,因而其并不能为图书馆提供一种明确的、可靠的、适合长期和大规模数字保存活动的法律机制。 4.1.3 特定身份和特定使用目的例外 相对于前述两种例外,对图书馆来说,最重要的也是唯一能为自己大规模数字保存活动提供足够法律空间和确定条件的例外只能是基于使用者特定身份和特定使用目的这项例外了。根据版权法有关定义,[30]“档案”(archives)是指所有受托保存并基于非营利性目的使用的各类文献藏品和其他具有历史意义及涉公共利益的资料(不论是否集中存放)。[31]“藏书”(library)是指其整体或者部分直接或者通过馆际互借提供公众获取的藏品。[32]版权法赋予图书馆享有通过直接或者馆际互借两种方式向公众提供文献服务的法律豁免,而私人藏品(包括商事机构持有的藏品)则不能享有该项豁免。作为对图书馆履行保存国家文化遗产法定职能的一种保障,版权法特许图书馆和档案馆为保存目的复制和传播其所藏版权作品。但根据藏品的性质,许可复制和传播的条件略有差异。根据51A节规定,图书馆对其所藏未出版的版权作品,如手稿(manuscript)或者其他艺术作品原件(Original artistic work),为防止其丢失或者老化(deterioration)或者为研究之用,可对其复制保存并用于读者服务;而对已出版之藏品,则只有在其已发生毁损、丢失或者被盗等情形下,方可为替换之目的复制和传播该作品;[33]且图书馆在复制已出版作品时尚须履行一个法定前置程序——调查和声明。根据版权法51A节第(4)项规定,图书馆馆藏之已出版作品在发生毁损、丢失或者被盗等情形后,负责管理该馆藏品的官员(通常为馆长)或者其授权的人在经过合理的调查之后声明确认,符合其要求的该作品副本无法以一般的市场价格在合理的期间内获得,而需从本馆藏品中另行复制。[34]除许可制作实物副本外,为满足公众对馆藏珍稀藏品的读取需求,近年来版权法也开始小心翼翼地许可图书馆对本馆某些珍贵藏品进行数字化复制和提供在线获取。如规定对艺术作品的原件如该原件已经丢失或者严重老化,或者存在状况极不稳定,无法正常提供阅览者,则在完成保护性复制之后,其数字副本可通过设置于图书馆馆舍内的计算机终端在线获取。[35] 另外,根据2006年12月11日生效的版权法修正案[36]的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许可国家图书馆等负有充实和维护国家文化遗产法定职责的重要文化机构(key cultural institutions)[37]基于保存目的制作其所藏版权作品的三个副本。这一新的例外规定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1)对于手稿类作品和艺术作品原件,图书馆基于保存和防止丢失或者老化之目的,可复制该类作品三件副本;其中对于艺术作品原件,如果图书馆馆长或者其授权的人经过合理调查无法在合理期间内以普通市场价格获得其满意的照相复制品(photographic reproduction),则该图书馆可制作其三件完整的照相复制品。[38](2)对于已出版作品,如果图书馆长或者其授权的人认为无法在合理期间内以普通市场价格获得其满意的作品副本(非二手副本)或者与本馆馆藏版本相一致的作品副本,或者在合理期间内以普通市场价格获得其满意的另一版本的作品副本(非二手副本),则图书馆可基于保存和防止丢失或者老化之目的,制作该作品的三件副本。[39](3)在前述两种情形下,如作品或者某一特定版本作品的复制品或者副本(非二手复制品或者副本)无法在合理期间内以普通市场价格获得,则图书馆长或者其授权的人必须考虑是否可在合理期间内以普通市场价格获得该作品或者版本的电子副本。[40] 4.1.4 关于“灵活处置”的例外 2006年版权法修正案又新增了一类例外条款——“灵活处置”例外(‘Flexible Dealing’ Exception),[41]该例外是根据有关版权保护国际公约确认的“三步测试法”(‘three-step’ test)[42]所制定。设立该例外条款的目的是意图为本国某些重要用户群(包括图书馆)更加灵活地使用版权资料开一个口子。其中有关图书馆的使用例外,该修正案规定,下列使用不构成侵权:(1)对版权作品的使用系根据或者代表图书馆管理机构的要求而实施;(2)该使用是图书馆为维持和开展服务所必需;(3)该使用不具有商业利益或者营利目的。[43]另外,根据“三步测试法”,该使用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属于一种特殊情形;(2)不与作品的正常利用相冲突;(3)不至不合理地损害版权人的合法利益。[44]遗憾的是,,因而其适用范围和具体的合法使用方式尚不明确。但从字面理解,该条款中有关图书馆为“维持或者开展服务之目的”(purpose of maintaining or operating)似乎可以理解为图书馆为保证其对外服务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可以对其所藏数字藏品实施诸如格式转换、迁移等技术措施以确保其服务职能的正常发挥。 4.1.5 关于技术保护措施的例外 版权人为防止外界对其数字作品非经授权的获取、复制和传播,通常要采取一些技术保护措施(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s, TPMs)控制此类行为。联邦版权法明文禁止生产、提供和使用可规避技术保护措施的设备。[45]同时该法还另行规定了若干例外情形,如版权人许可、[46]为互操作目的、[47]为安全测试目的[48]等。其中有关图书馆规避行为的例外版权法亦有表述:(1)非营利性图书馆基于制定采访决定之唯一目的实施的规避行为(即规避技术保护措施查看文件内容以决定是否采集保存);[49](2)非营利性图书馆为履行其职责规避控制获取的技术保护措施的行为不构成犯罪;[50](3)非营利性图书馆为履行其职责制作规避技术保护措施设备的行为不构成犯罪;[51](4)非营利性图书馆为履行其职责提供规避技术保护措施服务的行为不构成犯罪。[52]从图书馆依法承担的保存国家文化遗产职能考虑,前列豁免条款应当具有许可图书馆对设有技术保护措施的版权作品采取规避手段进行采集、复制和保存等行为的含义。 4.2 出版物法定缴存 出版物法定缴存(legal deposit)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为完整地收集和保存本国或者本地区出版文化遗产而通过立法强制本国出版者或者其他义务人向国家指定的保存机构(通常为国家图书馆)缴存一定份数最新出版物副本的制度。澳大利亚联邦版权法第201节规定,任何在澳大利亚境内出版的图书馆藏品(library material),[53]其出版者均应自出版之日起一个月内自费向国家图书馆缴存一个副本,否则将面临100澳元的处罚。[54]另外,在各州制定的相关法律中也含有向州立图书馆缴存出版物的条款。[55] 4.2.1 缴存客体的一般性界定 根据联邦和多数州的立法,出版商向图书馆缴存的出版物主要为书报刊等印刷体文献而不包括数字出版物。但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也在尝试将电子出版物纳入缴存范围实施征缴和保存。如塔斯马尼亚州和北领地的立法机关就通过修法将电子出版物(离线和在线出版物)纳入缴存范围。经修订的塔斯马尼亚州《1984年图书馆法》[56]第22条规定,在本州出版的所有类型的出版物均须依法缴存。[57]而北领地议会颁布的《2004年出版物(法定缴存)法》〔Publications (Legal Deposit) Act 2004〕[58]则规定得更为具体和明确。其立法亮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充分考虑到了数字和网络环境下出版物种类的复杂性,以简洁准确的法律语言对缴存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和客体作了明确界定;二是首次在立法中提出“互联网出版物”这一法律概念,并明确规定了其缴存的方法。 关于缴存客体,该法分别使用了“文献”(document)、“电子文献”(electronic document)、“信息”(information)、“互联网出版物”(Internet publication)和“出版物”(publication)等术语并分别加以描述。其表述方法与目前国际上缴存立法通行的列举式或者单纯以载体为标准划分缴存出版物种类的方法相比更能体现和把握数字和网络环境下缴存制度的特点。这种特点主要体现在对“文献”和“出版物”这两个术语的表述上,其有关译文如下: “文献”是指任何形式的文件,包括:(a)书写于任何材料之上的文件(如图书、报纸、杂志、期刊、报告、新闻、历法、名录、手册、指南、乐谱、地图和各类小册子);(b)通过录音设备、计算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或者任何其他设备记录或者储存的信息;以及随后从被记录或者保存的信息中衍生出来的资料(如盒式录音磁带、盒式录像带、电影胶片、多媒体套件、计算机磁带、计算机光盘、软盘、压缩盘、只读光盘、数字视盘、网站和PDF文档);(c)前两项所列文件之后续版。[59] “出版物”是指:(a)由本领地居民或者主要营业地在本领地的人在本领地印制或者以任何其他方式生产、或者在本领地之外受托印制或者以其他方式生产的文献;(b)该文献之副本系:(i) 向公众发行;(ii) 依请求向公众提供;(iii) 通过互联网络向公众提供(无论公众在获取或者利用这些文献时是否受到限制)。[60] 从上述两个概念的表述上可以看出,立法者有意将缴存的客体——“文献”划分为书面资料(即各类印刷体文献)和信息(即各类非印刷体文献)两大类。这种分类方法在实践中具有较大的包容性、灵活性和预见性,可以应对由于出版物种类的增多而给后续立法和实施带来的种种问题。另外,该法对出版物的定义也一改以载体或者发行渠道为标准的陈旧表述方式,而代之以制作人的国籍以及是否向公众传播作为其本质属性加以界定。这种界定方法对于确定出版物(尤其是网络出版物)的国籍并由此确定缴存地和缴存义务人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将出版物是否向公众发行和提供获取(包括互联网传播和获取)作为其认定标准亦具现实意义,这对于判断各类在网络上创作并通过固定网站提供公众获取的网络作品(不论读取是否受到限制)的性质及确定其缴存义务极具帮助;同时,这种认定标准也将为国家图书馆基于保存国家出版文化遗产之法定职责依法主动采集(收割)网络出版物提供了必要的法律支持。 4.2.2 电子出版物缴存 鉴于电子出版物特别是网络出版物在法定缴存制度中的重要地位,该法除对缴存客体作出一般性界定之外,又对该两类出版物的定义及其缴存制定了特殊条款: “电子出版物”是指通过电子记录设备、计算机或者其他电子介质储存或者显示的信息。[61] “互联网出版物”是指:(a)在互联网上发表的、无论公众对其的获取或者利用是否受到限制的一种电子文件,包括网站的一部或者全部;(b)该文件如发生显著变化将被视为一种新的出版物。[62] 关于互联网出版物的缴存,该法规定:(a)互联网出版物凡无印刷本同时出版的,其出版商应自该出版物首次出版之日起2个月内将其网站内该出版物的统一资源标识符(URI)通知监督本法实施的官员;(b)该官员可基于保存本领地出版文献遗产之职责,复制互联网出版物;并且如该出版物发生改变,该官员可在其认为合适的时间内随时复制该出版物;(c)如互联网出版物设有防止复制的技术保护措施,则其出版商应向该官员提供:(i)该出版物的电子副本(无论该出版物是否被要求缴存);或者(ii)从互联网获取与该出版物相同之副本(在适宜的时间内随时获取)。[63] 从前述规定可以看出,该法对互联网出版物的表述比较宽泛,只要是在互联网上发表的,不论是否设有技术保护措施,也不论是整个网站还是其中一部分,均可构成法定缴存的对象。但与印刷体出版物不同的是,互联网出版物的出版商原则上不负主动缴存电子文本的义务,而仅需将刊载出版物的网址通知缴存机构即可;至于是否复制、何时复制、复制哪些内容则完全由缴存机构自行决定;但对于设有技术保护措施的出版物,则其出版商负有缴存该出版物文本的义务。这种缴存方式有以下两点可以借鉴:一是充分照顾到互联网信息发布的特点和法律规定的可行性。鉴于互联网出版物出版方式随意性较大、出版数量和类型庞杂且随时更新等特点,立法上不宜课以出版商(网站主办者)过多过严的法律义务,这样一方面会阻碍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会使法律规定不切实际而流于形式;二是便于保存机构自主地、有选择地采集保存网络出版物,确保缴存出版物的质量。此外,为保证本领地图书馆等缴存机构对各类数字资源的采集和保存,该法还专门就缴存机构的复制行为作出规定: 负责监督本法实施的官员可制作出版物的副本:(a)为保存本领地已出版文献遗产,该官员可持有、复制、储存电子格式的缴存文献并可使用该文献的副本(不论是离线还是在线出版物);(b)已缴存文献如系通过互联网对公众开放且出版商未对其读取或者利用设有限制的,则该官员可将该文献置于互联网提供公众读取和利用;(c)如果已缴存文献并非在互联网对公众开放获取,则该官员除获出版商书面同意外,不得将该类文献置于互联网提供公众获取;(d)本节所谓“已缴存文献”系指已经提交该负责官员或者已经该官员依据本法制作的某一出版物的一件或者多件副本。[64] 前述规定实际上是授权图书馆等负有保存出版物法定职责的机构基于保存文献目的即可不经版权人许可而有选择地收割网站内容、复制和保存其他类型的电子出版物。 5 版权法与合同 版权法中合同的适用问题,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版权法中的一个灰色地带。目前联邦版权法也并未禁止当事人在法定例外情形之外另行约定其他限制一方当事人权利或者免除另一方当事人义务的事由。联邦版权法评估委员会(Copyright Law Review Committee, CLRC)在其于2002年10月发表的报告——《版权与合同》[65]中指出,版权人(主要是出版商)常常在其拟定的电子产品许可使用协议中排除版权法规定的法定例外条款的适用,对图书馆等机构用户使用其电子产品施加更多的额外限制。如:(1)以保存为目的的复制行为(版权法51A节和110B节)和馆际互借的复制行为(49和50节);(2)为研究和学习目的复制版权作品的公平处理行为;(3)在图书馆馆舍内复制在线作品的行为(49节5A项)。就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该委员会建议,应当在版权法中明确规定凡与版权法中例外条款(包括适用于图书馆的例外条款)相悖的合同内容一律无效。目前该报告已在联邦议会众议院获得响应,其所属的法律和宪法事务委员会已在其《关于对技术保护措施例外情形的调查》(Inquiry into 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s Exceptions)的报告中对以合同条款排除法定豁免适用的问题多有涉及并建议应对现行版权法作出修改,规定任何一个协议或者协议条款——凡属对版权法有关例外规定——予以排除或者修改,或者具有排除或者修改效力的均属无效。[66]遗憾的是,直至今日联邦政府尚未正式回应该报告。 6关于版权法的变革 在过去十多年里,澳大利亚政府陆续就版权政策及其改革发表了一系列报告和评论。不少评论中的意见得到了联邦议会有关专门委员会和联邦版权法评估委员会的采纳。尽管这些报告并未特别聚焦数字资源的保存问题,但其中确也有多件报告涉及到了与数字保存有关的一些议题并提出了若干建议。例如: 6.1 关于数字议程法的改革 2003年,Phillips Amendment (Digital Agenda) Act 2000〕[67]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68]在Fox提交的最后报告[69]中有两章专门论及了图书馆的数字保存和传播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建议:(1)应当许可图书馆制作其馆藏中容易破损藏品的副本,并依据该副本再行制作提供公众使用的副本;(2)明确规定不同版本的作品在保存时应按不同种的出版物来处理;[70](3)图书馆应被许可在该馆内外传播整个艺术作品的低清晰度复制品(low resolution reproductions);[71](4)对图书馆数字复制的影响以及这些数字副本被进一步复制和传播的范围应作进一步评估,如有必要,应考虑作出修改;[72](5)技术保护措施条款应作修改,以便根据法律规定的例外条款允许图书馆提供或者使用规避设备或者服务。[73]对于前列五项建议,联邦政府在《2006年版权修正法》中吸纳了前两项,而后三项将在政府文件《2005年合理使用评估》(Fair Use Review 2005)[74]中予以考虑。 6.2 关于合理使用例外的调查 2005年,。,,、技术保护措施以及孤儿作品等在内的众多议题进行了评议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应当说,这次修法前的咨询活动收获不小,不少建议内容被随后通过的版权法修正案所采纳,其中就包括版权法第200AB条规定的“三步测试法”例外和对图书馆等重要文化机构制作3件保存副本的例外规定等。 6.3 关于改革版权法律制度的建议 2008年7月,美英澳荷四国有关研究机构就版权法对数字资源保存的影响联合发布了一项研究报告。[77]该报告在论及澳大利亚的数字保存现状时指出,现行联邦版权法并不适应数字保存的需要,其理由主要有二:一是立法既未要求出版商向国家图书馆缴存数字出版物副本,亦未允许该馆可以不经版权人许可主动“收割”网络数字资源;二是立法者目前还未认识到为有效地实施数字保存就必须定期对数字藏品进行格式转换和多副本地复制,这些行为也未得到现行版权法的支持。因此,必须对现行版权法进行修改,以强制性的法律手段实现数字资源的缴存和元数据的合法采集。从技术上看,无论是数字资源的全面缴存还是有选择地收割网络发布的资料在今天都已不再是难事;而从法律上看,尽管还有很大难度,但公众对数字保存的目的多表认可,;在这方面,塔斯马尼亚的立法已经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立法先例。既然如此,为何立法者仍然在数字保存问题上左顾右盼踟蹰不前呢?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对图书馆的格式转换和多副本复制行为会在多大程度上对出版商的销售市场和版权人的利益产生影响尚无准确估计。为此报告建议,为了检验数字保存的影响程度,为了打消出版商和版权人的顾虑,政府不妨在这个问题上带个头,通过修法或者开放存取(open access)的形式先将由政府和公益性基金资助产生的数字作品交由国家图书馆复制保存并提供公众读取,用事实争取公众,说服出版商和版权人。当然,在具体的修法程序上应当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并充分顾及出版商和版权人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诉求。 该报告建议,为确保国家图书馆等文化机构的数字保存工作顺利进行,联邦版权法应作如下修改:(1)将现行出版物法定缴存范围扩大至数字资料,并授予缴存机构(尤其是国家图书馆)主动采集在线资料之权利;(2)明确许可图书馆为保存之目的对馆藏数字藏品进行格式转换和多副本复制;(3)明确规定凡属修改版权法侵权例外条款或者排除图书馆依法享有的资料保存权的合同条款无效;(4)通过规定扩大现行技术保护措施例外条款适用范围或者规定出版商须解除对依法缴存出版物的技术保护措施等方式,实现图书馆对设有技术保护措施的数字资料的有效采集和保存;(5)许可图书馆向其馆内外用户传播其数字藏品,特别是那些已无法通过商业途径获取的数字资料。
【作者简介】
翟建雄,生于1957年10月,大学本科学历,法学专业。在国家图书馆供职20余年,主要从事文献研究和读者咨询工作,曾在中外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文20余篇。现为国家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部副研究馆员、高级咨询馆员。2005年起受聘担任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七届学术研究委员会图书馆法律与知识产权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2009年5月当选国际图联(IFLA)版权与其他法律事务委员会(CLM)委员。
【注释】
[1]“数字技术”(Digital Technology)是一项与电子计算机相伴相生的科学技术, 它是指借助一定的设备将各种信息, 包括、图、文、声、像等,转化为电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数字“0”和“1”后进行运算、加工、存储、传送、传播、还原的技术。由于在运算、存储等环节中要借助计算机对信息进行编码、压缩、解码, 因此也称为数码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百度百科: 数字技术〔EB/OL〕. 〔2009-01-03〕. http://baike.baidu.com/view/1090132.htm.
[2]CD-ROMS in print: an international guide to CD-ROM, CD-1, 3DO, MMCD, CD32, multimedia & electronic products〔M〕. Detroit, MI: Gale Research. (国图藏书 2-2004\G255.75-62\C386/2004)
[3]余敏. 2003-2004国际出版业状况及预测〔M〕. 北京: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4: 24-25. (国图藏书2005\G239.1\3)
[4]The International Digital Publishing Forum (IDPF) 〔EB/OL〕.〔2009-01-24〕. http://www.openebook.org/.
[5]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2007)〔R/OL〕. 〔2009-01-24〕. http://news.du8.com/html/01/n-56501.html; 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2008)〔EB/OL〕. 〔2009-01-24〕. http://book.cyol.com/content/2008-04/21/content_2152335.htm.
[6]Ulrich's Statistics〔DB/OL〕. 〔2009-01-24〕. http://www.ulrichsweb.com/ulrichsweb/.
[7]Regist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 (ROAR) 〔DB/OL〕. 〔2009-01-24〕. http://archives.eprints.org/index.php.
[8]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DB/OL〕. 〔2009-01-24〕. http://www.doaj.org/.
[9]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R/OL〕. 〔2009-01-24〕. http://www.cnnic.net.cn/uploadfiles/pdf/2006/9/28/182836.pdf.
[10]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 年1 月)〔R/OL〕.〔2009-01-27〕. http://www.cnnic.net.cn/uploadfiles/pdf/2009/1/13/92458.pdf.
[11]January 2009 Web Server Survey〔R/OL〕.〔2009-01-27〕. http://news.netcraft.com/.
[12]WWW FAQs: How many websites are there? 〔EB/OL〕. 〔2009-01-27〕. http://www.boutell.com/newfaq/misc/sizeofweb.html.
[13]Ingeborg Verheul. Networking for Digital Preservation: current practice in 15 national libraries〔DB/OL〕. 〔2009-01-24〕. http://www.ifla.org/VI/7/pub/IFLAPublication-No119.pdf.
[14]但已有一些地方立法将数字资源纳入法定缴存范围, 参见塔斯马尼亚州《1984年图书馆法》第22条、北领地《2004年出版物 (法定缴存) 法》第3、13条。特别是后者, 明确将互联网出版物纳入缴存范围, 这在目前各国立法中并不多见。—作者注.
[15]PANDORA Statistics. PANDORA archive size and monthly growth, Statistics as at 16 December 2008〔EB/OL〕. 〔2009-01-06〕. http://pandora.nla.gov.au/statistics.html.
[16]Selection Guidelines〔EB/OL〕. 〔2009-01-06〕. http://pandora.nla.gov.au/guidelines.html.
[17]Online Australian Publications: Selection Guidelines for Archiving and Preservation by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EB/OL〕. 〔2009-01-06〕. http://pandora.nla.gov.au/selectionguidelines.html.
[18]Paul Koerbin, Manager Web Archiving,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The Australian web domain harvests: a
preliminary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archive data〔R/OL〕.2008〔2009-01-10〕. http://pandora.nla.gov.au/documents/auscrawls.pdf.
[19]The Web Robots Pages〔EB/OL〕. 〔2009-01-10〕. http://www.robotstxt.org/.
[20]State Library of Tasmania. Our Digital Island〔EB/OL〕. 〔2009-01-10〕. http://odi.statelibrary.tas.gov.au/.
[21]State Library of Tasmania. Stable Tasmanian Open Repository Service〔EB/OL〕. 〔2009-01-10〕. http://www.stors.tas.gov.au/logon.do.
[22]Preserving Access to Digital Information, About PADI〔EB/OL〕. 〔2009-01-22〕. http://www.nla.gov.au/padi/about.html.
[23]Australian Research Repositories Online to the World〔EB/OL〕. 〔2009-01-22〕. http://arrow.edu.au/.
[24]ARROW Discovery Service〔EB/OL〕. 〔2009-01-22〕. http://search.arrow.edu.au/.
[25] Copyright Act 1968〔EB/OL〕. 〔2009-01-10〕. http://www.austlii.edu.au/au/legis/cth/consol_act/ca1968133/.
[26]SECT 40. Fair dealing for purpose of research or study; SECT 103C. Fair dealing for purpose of research or study. 同上注. 公平处理与合理使用尚有一些差别, 前者通常仅适用于法律特指的几种行为, 且在认定该行为时法庭选择权很小; 而后者适用的范围较宽泛, 如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情形多达12项, 且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对合理使用的认定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作者注.
[27]43C. Reproducing works in books,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 publications in different form for private use. 47J. Reproducing photograph in different format for private use. 109A. Copying sound recordings for private and domestic use. 110AA. Copying cinematograph film in different format for private use.-同注25.
[28]PART VB—REPRODUCING AND COMMUNICATING WORKS ETC.-同注25.
[29]Emily Hudson. Without Walls: Copyright Law and Digital Collections in Australian Cultural Institutions〔EB/OL〕. 〔2009-01-13〕. 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1007391.
[30]Division 5--Copying of works in libraries or archives. PART III--COPYRIGHT IN ORIGINAL LITERARY, DRAMATIC, MUSICAL AND ARTISTIC WORKS. -同注25.
[31]SECT 10 Interpretation. -同注25.
[32]"library" means a library all or part of whose collection is accessible to members of the public directly or through interlibrary loans.- SECT 49. Reproducing and communicating works by libraries and archives for users.-同注25.
[33]SECT 51A. Reproducing and communicating works for preservation and other purposes, (1). -同注25.
[34]SECT 51A. Reproducing and communicating works for preservation and other purposes, (4). -同注25.
[35]SECT 51A. Reproducing and communicating works for preservation and other purposes, (3B). -同注25.
[36]Copyright Amendment Act 2006, No. 158, 2006, An Act to amend the Copyright Act 1968, and for
related purposes〔EB/OL〕. 〔2009-01-14〕. http://www.comlaw.gov.au/ComLaw/Legislation/Act1.nsf/0/DB5FFC818D612274CA25750F00190DEB/$file/1582006.pdf
[37]Key cultural institutions are deemed, for the purposes of the provisions, as those libraries and archives that have a statutory function of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a collection (e.g.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State Library of Victoria).- PRESCRIPTION AS A KEY CULTURAL INSTITUTION UNDER THE COPYIGHT ACT 1968〔EB/OL〕.〔2009-01-14〕. http://www.ag.gov.au/www/agd/agd.nsf/Page/Copyright_PrescriptionasaKeyCulturalInstitution.
[38]SECT 51B. Making preservation copies of significant works in key cultural institutions' collections, (2, 3). -同注25.
[39]SECT 51B. Making preservation copies of significant works in key cultural institutions' collections, (4). -同注25.
[40]SECT 51B. Making preservation copies of significant works in key cultural institutions' collections, (5). -同注25.
[41]SECT 200AB. Use of works and other subject-matter for certain purposes.-同注25.
[42]“三步测试法”是国际版权公约规定的判断某一版权使用行为是否构成合理使用一般原则的国际标准。这三步分别是, 第一步:限制和例外应该限于“特定的特殊情形”;第二步:不与作品的正常使用相冲突;第三步:“没有不合理地损害权利人的正当利益”。参见伯尔尼公约第9条、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13条、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第9条.另,详细内容可参考朱理所撰《后TRIPS时代版权限制和例外的国际标准》一文(载于《世界知识产权》2006第一期).-作者注.
[43](2) This subsection covers a use that: (a) is made by or on behalf of the body administering a library or archives; and (b)is mad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or operating the library or archives (including operating the library or archives to provide services of a kind usually provided by a library or archives); and (c)is not made partly for the purpose of the body obtaining a commercial advantage or profit.- SECT 200AB. Use of works and other subject-matter for certain purposes, (2)-同注25.
[44]SECT 200AB. Use of works and other subject-matter for certain purposes, (1)-同注25.
[45]Subdivision A--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s: 116AK – 116AQ; 132APC-132APE.-同注25.
[46]SECT 116AN. Circumventing an access control 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2); SECT 132APC. Circumventing an access control 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2). -同注25.
[47]SECT 116AN. Circumventing an access control 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3); SECT 132APC. Circumventing an access control 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3). -同注25.
[48]SECT 116AN. Circumventing an access control 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5); SECT 132APC. Circumventing an access control 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5). -同注25.
[49]SECT 116AN. Circumventing an access control 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8); -同注25.
[50]SECT 132APC. Circumventing an access control 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8). -同注25.
[51]SECT 132APD. Manufacturing etc. a circumvention device for a 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 (7). -同注25.
[52]SECT 132APE. Providing etc. a circumvention service for a 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7) -同注25.
[53]“library material”means a book, periodical, newspaper, pamphlet, sheet of letter-press, sheet of music, map, plan, chart or table, being a literary, dramatic, musical or artistic work or an edition of such a work, but does not include a second or later edition of any material unless that edition contains additions or alterations in the letter-press or in the illustrations.- SECT 201. Delivery of library material to the National Library, (5) -同注25.
[54]SECT 201. Delivery of library material to the National Library, (1) -同注25.
[55]各州有关出版物法定缴存条款参见: New South Wales Copyright Act 1879-1952, ss 5-7; Northern Territory Publications (Legal Deposit) Act 2004 ss7-11; Queensland: Libraries Act 1988, ss68-73; South Australia Libraries Act 1982, s35; Tasmania Libraries Act 1984, s22; Victoria Libraries Act 1988, s49; Western Australia Copyright Act 1895, ss4,7-9.- Legal deposit in Australia〔EB/OL〕. 〔2009-01-16〕. http://www.nla.gov.au/services/ldeposit.html.
[56]Tasmania Libraries Act 1984〔EB/OL〕. 〔2009-01-16〕. http://www.austlii.edu.au/au/legis/tas/consol_act/la1984105.
[57](1) The publisher of every book published in the State shall, within one month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that book, deliver at his own expense a copy of that book to the Secretary.-SECT 22. Certain books to be delivered to Secretary, (1).-同上注.
[58]Publications (Legal Deposit) Act 2004〔EB/OL〕. 〔2009-01-16〕. http://www.austlii.edu.au/au/legis/nt/consol_act/pda2004263/.
[59]"document" means a document in any form and includes –(a) any writing on any material (for example – books, newspapers, magazines, periodicals, reports, newsletters, calendars, directories, handbooks, guides, sheet music, maps and pamphlets); (b) information recorded or stored by means of a recording device, computer or other electronic device, or any other device, and material subsequently derived from information so recorded or stored (for example – audio cassettes, videocassettes, films, multimedia kits, computer magnetic tape, computer optical discs, floppy discs, compact discs, CDROMs, DVDs, websites and PDF files); and (c) a later edition of a document referred to in paragraph (a)or (b).-4. definitions. -同上注.
[60]"publication" means a document –(b)of which one or more copies are –(i) issued to the public; (ii)available to the public upon request; or(iii)available to the public on the Internet (whether or not there is any restriction on members of the public accessing or using the document). -同注58.
[61]"electronic document" means a document in which information is stored or displayed by means of an electronic recording device, computer or other electronic medium; -同注58.
[62]5 Internet publication. (1)An Internet publication is an electronic document that is published on the Internet, whether or not there is any restriction on members of the public accessing or using the document, and includes the whole or part of a website. (2)An Internet publication is the document for the time being and if that document is changed in any significant respect it becomes a new publication. -同注58.
[63]13 Internet publications. (1)The publisher of an Internet publication for which no printed version is published must, within 2 months after the publication is first published, advise the CEO of the 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 (URI) of the publication on the publisher's website. (2)The CEO may, for preserving the Territory's published documentary heritage, copy an Internet publication and, if it changes, may take further copies of the publication from time to time as the CEO considers appropriate. (3)If an Internet publication is protected by technical means from being copied, the publisher must provide the CEO with –(a)an electronic copy of the publication (whenever requested); or (b)the means to capture an identical copy of the publication (from time to time, if appropriate) from the Internet. -同注58.
[64]CEO may make copies of publications:(1)For preserving the Territory's published documentary heritage, the CEO may keep, copy, store in electronic form (whether off-line or on-line) and use any copy of a deposited document. (2)If a deposited document is made publicly available on the Internet by the publisher without restriction on its access or use by members of the public, the CEO may make the document available for access and use by members of the public on the Internet. (3)If a deposited document is not publicly available on the Internet, the CEO must not, except with the publisher's agreement, make the document available on the Internet. (4) In this section –"deposited document" means a publication of which one or more copies have been given to, or made by, the CEO under this Act. -同注58.
[65]2001年4月, 。2002年10月, 。该报告首先考察了在数字环境下通过合同设置的条款和条件读取和利用版权资料的途径, 并就此观察版权法建立的版权利益平衡的效果, 特别是对版权人专有权利的例外规定的效果; 报告尔后就是否应当以合同方法取代在立法中设定的例外条款以及取代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作者注. Copyright Law Review Committee. Copyright and Contract 2002〔R/OL〕. 〔2009-01-19〕. http://www.ag.gov.au/www/agd/agd.nsf/Page/RWPDD516F2DE964EF5ACA25735A001E5106.
[66]7.49 The Committee recommends that the Copyright Act be amended to provide that an agreement, or a provision of an agreement, that excludes or modifies, or has the effect of excluding or modifying, the operation of ss. 40, 41, 42, 43, 43A, 48A, 49, 50, 51, 51AA, 51A, 52, 103A, 103B, 103C, 104, 110A, 110B, 111A of the Act, has no effect.- Chapter Two—Executive Summary, p10.-同上注.
[67]Copyright Amendment (Digital Agenda) Act 2000. 〔EB/OL〕. 〔2009-01-21〕. http://www.austlii.edu.au/au/legis/cth/consol_act/caaa2000294/.
[68]Review of Digital Agenda Act reforms - April 2003〔EB/OL〕. 〔2009-01-21〕. http://www.ag.gov.au/www/agd/agd.nsf/Page/Publications_ReviewofDigitalAgendaActreforms-April2003.
[69]Phillips Fox. Digital Agenda Review, Report and recommendations, January 2004 〔R/OL〕. 〔2009-01-21〕. http://www.ag.gov.au/www/agd/rwpattach.nsf/VAP/(CFD7369FCAE9B8F32F341DBE097801FF)~FOX+Final+reportpassword.pdf/$file/FOX+Final+reportpassword.pdf.
[70]1. a copy under section 49 or 50 can be made from a preservation copy of a fragile work; 2. there is a distinction between different editions of works in determining whether a preservation copy can be made.-同上注, 第67页.
[71]sections 49 and 50 be amended so as to allow low resolution reproductions of the whole of an artistic work to be copied and communicated, without infringing copyright. -同注69, 第70页.
[72]the effects of digital copying by libraries and archives,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those copies are further copied or communicated, is re-assessed and, if necessary, amendments considered. -同注69, 第69页.
[73]That the permitted purposes in section 116A (3) be amended so as to clearly allow any supply or use of a circumvention device or service for any use or exception allowed under the Act, including fair dealing and access to a legitimately acquired non-pirated product. That section 116A(1) be amended so as to prohibit the use, including commercial and personal use, of a circumvention device or service to circumvent a TPM, other than for a permitted purpose. That section 135ANA be amended so as to prohibit the personal use of a broadcast decoding device other than for a permitted purpose, being the same permitted purposes listed in section 116A(3). -同注69, 第107页.
[74]Digital Agenda Review - Government responses to Phillips Fox recommendations and related matters, 2006〔EB/OL〕. 〔2009-01-22〕. http://www.ag.gov.au/www/agd/agd.nsf/Page/Publications_ReviewofDigitalAgendaActreforms-April2003.
[75]Fair Use Review〔EB/OL〕. Australian Government Attorney-General’s Department, 2005 〔2009-01-22〕. http://www.ag.gov.au/www/agd/agd.nsf/Page/Copyright_IssuesandReviews_Fairuse.
[76]Australian Government Attorney-General’s Department. Fair Use and Other Copyright Exceptions: An examination of fair use, fair dealing and other exceptions in the Digital Age〔R/OL〕. 2005 〔2009-01-22〕. http://www.ag.gov.au/www/agd/agd.nsf/Page/Publications_Copyright-ReviewofFairUseExeption-May2005.
[77]The International Study on the Impact of Copyright Law on Digital Preservation〔R/OL〕.〔2009-01-25〕.
【关键词】数字保存;法定缴存;版权法;图书馆;澳大利亚
【写作年份】2009年
【正文】
1 从数字看资源 数字技术[1]和网络技术也许是人类在20世纪最伟大的两项发明。这两项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广发应用,为人类保存和传播知识提供了一种更加有效、更加便捷的途径。在信息革命的推动下,正有越来越多的作品以数字或者网络形式出版和向公众传播;同时也正有越来越多的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机构开始接收离线和在线出版物并提供公众读取;图书馆也更多地采用数字技术将藏品数字化,以便于藏品的保存、保护和在线读取。另外,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也使寄居于网络创作和传播的作品大量涌现,如网站、博克和各种类型的“网民自创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等;近年来由图书馆主持或者参与的网络资源采集和保存计划也在不少国家开始实施。今天的数字资源虽尚不能与印刷体文献平分秋色,但其发展势头却也不可小觑,下列一组数据也许对我们了解数字资源的发展现状有一些帮助: 光盘类出版物——据据国际著名出版机构盖尔集团(Gale Group)历年发布的统计资料显示,进入本世纪以来,全球从事光盘出版物生产和发行的厂商有4,300家左右,全球每年生产的光盘出版物多达两万余种,有关数据参见表1: 表1. 2000-2004年全球光盘出版量统计表
注:根据《CD-ROMS in Print》[2]各年度版公布的数字整理 电子图书——据《国际出版蓝皮书》(2003-2004年版)[3]介绍,截至到2003年,美国有800多家出版社设有网络出版和销售服务项目,已出版各类电子图书近6万种;美国出版商协会也从2003年起新增电子图书销售统计科目,据其统计,当年电子图书出版量达7,138种,其市场销售额亦十分可观。据国际数字出版论坛(The International Digital Publishing Forum)[4]公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全年美国电子图书销售额为2千万美元,2007年为3.18千万美元,2008年则达到创纪录的4.6千万美元,较去年增加了近45%。而我国的电子图书出版业发展也十分迅速,据中国图书商报社和读吧网于2008年4月21日发布的第二次《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5]截至2006年底,中国电子图书总量为53万种,当年新增电子图书12万种;而到2007年底,电子图书总量达到66万种,当年新增电子图书13万种,出版总量比2006年增长24.5%,有关数据参见表2: 表2. 2006-2007年电子图书出版量及增长量
电子期刊——据世界权威的书目型报刊数据库Ulrichsweb.com提供的统计数据,[6]截至2007年6月,全球仅以在线形式出版和发行的期刊就达7,089种,其中5,121种系自1990年起就已在线出版;而到2006年底停刊的只有187种(不足4%)。此外,以开放存取(open access)形式提供在线学术信息的各类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也是在线期刊的重要提供者。据开放存取知识库登记机构ROAR (Regist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的统计,截至2009年1月24日笔者查检时止,全球共有74个国家设立了1,240个机构库,[7]其中提供电子期刊服务的有107家;另据《开放存取期刊名录》(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8]的统计,截至2008年底,其收录的在线免费获取的学术性期刊总数已达3,833种,其中1,358种可检索到篇名,收录涉及各学科的论文数量达250,826篇。 博客——自2002年博客的概念被引入中国以来,到2006年8月底,中国大陆的博客数量增长了30多倍,博客作者(blogger)达到1,748.5万人,其中活跃博客作者达769.4万人;博客空间量达到3,374.7万个;在中国1.23亿网民中,超过60%的人浏览过博客,博客读者量达到7,556.5万人,其中,经常阅读博客的活跃读者为5,470.9万人。[9] 网站和网页——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1月公布的最新统计报告,截至2008 年底,中国的网站数(即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达到287.8 万个,较2007 年增长91.4%;网页总数超过160 亿个(其中静态网页78.9亿个,动态网页81.9亿个),较2007 年增长90%。[10]另据国际知名的网络调查数据提供商netcraft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截至2009年1月,全球共有网站185,497,213个。[11]如以每个网站平均含有273个网页[12]的不变数值计算,则全球网页数已达506亿个。 面对种类如此繁多、数量如此庞大的数字资源,如何解决其保存以及当今和未来读取问题,是摆在所有负有保存和传承国家和民族文化遗产法定职责的公益性图书馆(尤其是国家图书馆)面前一个亟待解决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主要有两个:技术和法律。近十多年来,一些国家的国家图书馆陆续实施了数十个有关数字资源保存的研究项目,[13]其中,技术方面的问题似乎不难克服,惟法律障碍却难以逾越。尽管国际图书馆界已就版权法的过度保护问题提出过不少呼吁和建议,但至今进展有限。的确,区区十余年的努力是难以从根本上撼动版权保护制度数百年根基的。但在一些国家这种情况正在发生转变,如澳大利亚即在图书馆界的呼吁下,已经就数字资源的缴存通过了相关法律,版权法变革的前夜已经来临。本文将就澳大利亚数字资源保存与立法情况作一简要介绍,以希为国内相关研究和立法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素材。 2 数字资源保存的途径 本文所称数字资源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制作并通过传统发行渠道发行或者通过互联网络向公众传播的各类离线和在线电子资源,包括原生的以个体实物形式出版和发行的电子出版物、以在线形式创作和传播的各类网络资料以及图书馆基于保存和保护目的而对馆藏纸本文献数字化所产生的数字副本。 从制度层面上讲,目前国际上有关数字资源的保存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出版物缴存制度,该制度又分为法定缴存(legal deposit)和自愿缴存(voluntary deposit)。法定缴存是指国家为保存本国出版文化遗产而由立法机关制定法律以强制本国缴存义务人(多为出版商)向法律指定的国家机构(多为国家图书馆)缴存一至数份出版物副本的法律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该项制度多规定在版权法中,如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缴存制度);自愿缴存是指由出版商或者版权人依传统或者与负有保存文化遗产责任的国家机构或者类似机构签订协议缴存出版物或者其他有保存价值资料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另一种是主动收割制——即负有保存数字资源职责的图书馆或者类似机构依据法律的授权或者依其职能主动收割和保存网络资料的一种资源采集行为,这也是国际图书馆界目前采取的争议最多、法律风险最大的数字保存行为。 作为一种与信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相伴而生且处于动态的发展和变化之中的文献资源,数字资源的保存一直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但由于其在采集和保存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众多,以致直到目前仍有一些关键性问题尚未形成定论(如技术和标准等),因而很难从立法上对因保存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各要素予以明确规范。因此,自愿缴存就成为目前许多国家数字资源缴存的主要形式,但这种方式仅可作为特定历史时期对法定缴存制度的一种补充或者过渡;为确保所有有保存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保存和保护,就必须适时修改、补充和完善现有法律。 3 澳大利亚图书馆的数字保存 澳大利亚现行有关保存国家文化资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出版物缴存,有关内容规定于版权法当中。根据联邦版权法的规定,出版者在澳大利亚境内出版的各类型出版物应向国家图书馆缴存一件副本。但目前这种强制性缴存机制并不适用于数字资源。[14]在无法律规范的情况下,澳大利亚的数字保存活动从一开始就带有很强的民间色彩。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国家图书馆牵头的一批图书馆(包括教育机构的图书馆)就已开始尝试在协商基础上的数字资源自愿保存,多个有关数字保存的实验性项目陆续上马。 3.1 国家图书馆的“潘多拉”计划 潘多拉计划(Preserving and Accessing Networked Documentary Resources of Australia, PANDORA)是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于1996年开始实施的一项以保存在线出版物和网页为主要内容的数字保存项目。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先后有十家机构参与,其中七家为公共图书馆。潘多拉计划有选择地保存并向公众提供与本国有关的具有文化意义和长期研究价值的在线出版物和网页内容,截至2008年12月16日,保存的文档数达61,584,632个,数据量达2.61TB。[15]根据该计划,各个参与机构分别负责某类数字和网站资源的采集和保存,如国家图书馆和州立图书馆负责其业务范围内的数字出版物和网站资源、国家电影和音乐档案馆(National Film and Sound Archive)负责与电影和音乐资料有关的数字出版物和网页资源、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Australian War Memorial)负责战争史方面的数字资料、澳大利亚原住民及托雷斯海峡岛民研究会(Australian Institution for Aboriginal and Torres Strait Islander Studies, AIATSIS)负责有关澳大利亚原住民的数字资源和网络资源。为确保存档资源的质量,所有存档资料均须由各机构专职人员按照本机构的资源采选条例(selection guidelines)[16]人工采选。如潘多拉计划的采选条例[17]即规定,国家图书馆采集本国和国外服务器中的下列资源:(1)有关澳大利亚和所属各州及领地、澳大利亚人的资料;(2)有关澳大利亚社会、、文化、宗教、科学等主题或者具有经济意义的资料;(3)澳大利亚作者和被视为澳大利亚作者的作品。 除采集前列资源外,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还与美国互联网档案馆(Internet Archive)合作,通过使用一个免费的离线浏览软件——HTTrack,分别于2005、2006和2007年对全部以.au为域名的网站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资源收割(收割的资源总量参见Table 1)。[18]与收割的资源总量相比,潘多拉采集保存的资源数量十分有限(参见Table 2)。这一方面说明,在庞杂的互联网资源中真正有保存价值的资源比例很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制定适宜的采集标准、有选择地搜集和保存网络资源的必要性;而另一方面,收割的信息总量与保存量的巨大差异也促使国家图书馆重新审视和评估现行采集标准是否宽严得当。当然这需要在进行一些定向和定性方面的分析后方可得出结论。目前,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正在就其实施的网页保存的范围、方法进行评估,包括调查域名收割时面临的法律和技术障碍,同时采取下列措施以限制和规避这种全域名收割所带来的法律风险:
不向社会提供这些收割到的网络资源;
仅采集那些根据robots.txt[19]排除标准许可采集的网页内容;
自动地向被收割的每一个服务器提供一项通知;
在接到停止网页收割行为的请求时即刻停止该行为。
Table 1 – Size of the Australian domain harvest data sets
Table 2 – Size of the PANDORA Archive as at October 2007
3.2 州立图书馆的数字保存项目 根据州议会制定的有关数字出版物强制缴存立法的规定,塔斯马尼亚州立图书馆正在实施两项重要的数字保存计划: l 我们的数字岛(Our Digital Island)[20]——该项目1998年开始实施,主要从事本岛网站的保存,目前可提供2,000多个本岛网站历史页面的访问; 2 塔斯马尼亚开放文库(STORS, Stable Tasmanian Open Repository Service)[21]——该文库主要是为便于出版商根据州立法提交电子缴存本而设,目前该库保存的电子出版物已达2,750件。 3.3 其他数字保存项目 除前述专项数字资源保存项目外,近年来澳大利亚图书馆界也在积极探讨数字资源法定缴存以外的解决方案,多项由图书馆发起的数字保存实验性项目陆续开始实施。这些项目主要有: 3.3.1 国家图书馆的PADI项目 PADI(Preserving Access Digital Information)项目是由国家图书馆负责维护并提供有关数字保存指导性资源的门户网站。其宗旨是搜集和提供各国有关数字信息保存和获取的发展战略文件并为推动国内跨产业、跨部门的数字保存合作提供一个讨论和协商的平台。[22] 3.3.2 ARROW项目 ARROW(Australian Research Repositories Online to the World)[23]系由联邦教育、科学和培训部资助的一项有关选择和测试最佳学术资源管理软件的科研项目,其研究目的主要是向教育机构设立的数字资源知识库提供一种管理各类电子学术资源(电子版预印本、学位论文和研究成果)的技术解决方案。国家图书馆作为该项目的参与人,主要承担开发和测试一种用于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元数据收割的资源发现机制。[24] 4 有关数字保存的立法 目前澳大利亚规范图书馆数字保存行为的立法主要是联邦《1968年版权法》[25]和一些州制定的《图书馆法》中有关出版物缴存的规定。从版权法的角度看,图书馆在数字资源保存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有两个:复制和提供读取;其中前者更为突出和复杂。在联邦版权法中涉及数字资源保存的规定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有关版权资料使用的例外规定;二是涉及出版物法定缴存的条款。 4.1 联邦版权法中的例外规定 数字资源在保存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是对版权资料的利用。根据联邦版权法,作者享有复制(包括以数字形式复制)、传播(包括通过网站和P2P等网络传输方式)、发表、公开表演和改编等项专有权利。通常情况下如无版权人授权,擅自使用其版权作品的行为将构成侵权。但为平衡版权人与公众在作品使用上的利益矛盾、便于知识的传播利用,版权法又规定了若干例外情形,以免除使用人在特定情形下的侵权责任。这些例外有以下五种: 4.1.1 一般例外 一般例外通常是指基于以下目的对版权作品的“公平处理”(fair dealing),[26]如研究和学习、批评和评论、新闻报道、滑稽模仿和讽刺、司法程序和法律咨询等,并不包含以保存为目的的行为;另外,版权法规定的公平处理的行为主体仅为自然人且其使用多具私人性质;而机构等法人组织并不能成为公平处理的行为主体。因此,图书馆的数字保存行为不能适用公平处理原则。由此可见,在现行公平处理制度下,对数字资源的非经授权的采集和保存所享有的法律豁免仅适用于个人且仅为私人或者家庭使用之目的。[27]而图书馆等机构实施此类行为时并无法律依据。 4.1.2 法定许可 联邦版权法规定的第二种例外是法定许可(statutory licensing)。[28]根据该法,法定许可主要适用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在教学活动中对版权作品的复制与传播行为。从理论上说,法定许可同样适用于各类型数字资源的采集和保存。[29]但法定许可项下的使用须支付报酬且其多系建立在个案基础之上,因而其并不能为图书馆提供一种明确的、可靠的、适合长期和大规模数字保存活动的法律机制。 4.1.3 特定身份和特定使用目的例外 相对于前述两种例外,对图书馆来说,最重要的也是唯一能为自己大规模数字保存活动提供足够法律空间和确定条件的例外只能是基于使用者特定身份和特定使用目的这项例外了。根据版权法有关定义,[30]“档案”(archives)是指所有受托保存并基于非营利性目的使用的各类文献藏品和其他具有历史意义及涉公共利益的资料(不论是否集中存放)。[31]“藏书”(library)是指其整体或者部分直接或者通过馆际互借提供公众获取的藏品。[32]版权法赋予图书馆享有通过直接或者馆际互借两种方式向公众提供文献服务的法律豁免,而私人藏品(包括商事机构持有的藏品)则不能享有该项豁免。作为对图书馆履行保存国家文化遗产法定职能的一种保障,版权法特许图书馆和档案馆为保存目的复制和传播其所藏版权作品。但根据藏品的性质,许可复制和传播的条件略有差异。根据51A节规定,图书馆对其所藏未出版的版权作品,如手稿(manuscript)或者其他艺术作品原件(Original artistic work),为防止其丢失或者老化(deterioration)或者为研究之用,可对其复制保存并用于读者服务;而对已出版之藏品,则只有在其已发生毁损、丢失或者被盗等情形下,方可为替换之目的复制和传播该作品;[33]且图书馆在复制已出版作品时尚须履行一个法定前置程序——调查和声明。根据版权法51A节第(4)项规定,图书馆馆藏之已出版作品在发生毁损、丢失或者被盗等情形后,负责管理该馆藏品的官员(通常为馆长)或者其授权的人在经过合理的调查之后声明确认,符合其要求的该作品副本无法以一般的市场价格在合理的期间内获得,而需从本馆藏品中另行复制。[34]除许可制作实物副本外,为满足公众对馆藏珍稀藏品的读取需求,近年来版权法也开始小心翼翼地许可图书馆对本馆某些珍贵藏品进行数字化复制和提供在线获取。如规定对艺术作品的原件如该原件已经丢失或者严重老化,或者存在状况极不稳定,无法正常提供阅览者,则在完成保护性复制之后,其数字副本可通过设置于图书馆馆舍内的计算机终端在线获取。[35] 另外,根据2006年12月11日生效的版权法修正案[36]的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许可国家图书馆等负有充实和维护国家文化遗产法定职责的重要文化机构(key cultural institutions)[37]基于保存目的制作其所藏版权作品的三个副本。这一新的例外规定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1)对于手稿类作品和艺术作品原件,图书馆基于保存和防止丢失或者老化之目的,可复制该类作品三件副本;其中对于艺术作品原件,如果图书馆馆长或者其授权的人经过合理调查无法在合理期间内以普通市场价格获得其满意的照相复制品(photographic reproduction),则该图书馆可制作其三件完整的照相复制品。[38](2)对于已出版作品,如果图书馆长或者其授权的人认为无法在合理期间内以普通市场价格获得其满意的作品副本(非二手副本)或者与本馆馆藏版本相一致的作品副本,或者在合理期间内以普通市场价格获得其满意的另一版本的作品副本(非二手副本),则图书馆可基于保存和防止丢失或者老化之目的,制作该作品的三件副本。[39](3)在前述两种情形下,如作品或者某一特定版本作品的复制品或者副本(非二手复制品或者副本)无法在合理期间内以普通市场价格获得,则图书馆长或者其授权的人必须考虑是否可在合理期间内以普通市场价格获得该作品或者版本的电子副本。[40] 4.1.4 关于“灵活处置”的例外 2006年版权法修正案又新增了一类例外条款——“灵活处置”例外(‘Flexible Dealing’ Exception),[41]该例外是根据有关版权保护国际公约确认的“三步测试法”(‘three-step’ test)[42]所制定。设立该例外条款的目的是意图为本国某些重要用户群(包括图书馆)更加灵活地使用版权资料开一个口子。其中有关图书馆的使用例外,该修正案规定,下列使用不构成侵权:(1)对版权作品的使用系根据或者代表图书馆管理机构的要求而实施;(2)该使用是图书馆为维持和开展服务所必需;(3)该使用不具有商业利益或者营利目的。[43]另外,根据“三步测试法”,该使用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属于一种特殊情形;(2)不与作品的正常利用相冲突;(3)不至不合理地损害版权人的合法利益。[44]遗憾的是,,因而其适用范围和具体的合法使用方式尚不明确。但从字面理解,该条款中有关图书馆为“维持或者开展服务之目的”(purpose of maintaining or operating)似乎可以理解为图书馆为保证其对外服务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可以对其所藏数字藏品实施诸如格式转换、迁移等技术措施以确保其服务职能的正常发挥。 4.1.5 关于技术保护措施的例外 版权人为防止外界对其数字作品非经授权的获取、复制和传播,通常要采取一些技术保护措施(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s, TPMs)控制此类行为。联邦版权法明文禁止生产、提供和使用可规避技术保护措施的设备。[45]同时该法还另行规定了若干例外情形,如版权人许可、[46]为互操作目的、[47]为安全测试目的[48]等。其中有关图书馆规避行为的例外版权法亦有表述:(1)非营利性图书馆基于制定采访决定之唯一目的实施的规避行为(即规避技术保护措施查看文件内容以决定是否采集保存);[49](2)非营利性图书馆为履行其职责规避控制获取的技术保护措施的行为不构成犯罪;[50](3)非营利性图书馆为履行其职责制作规避技术保护措施设备的行为不构成犯罪;[51](4)非营利性图书馆为履行其职责提供规避技术保护措施服务的行为不构成犯罪。[52]从图书馆依法承担的保存国家文化遗产职能考虑,前列豁免条款应当具有许可图书馆对设有技术保护措施的版权作品采取规避手段进行采集、复制和保存等行为的含义。 4.2 出版物法定缴存 出版物法定缴存(legal deposit)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为完整地收集和保存本国或者本地区出版文化遗产而通过立法强制本国出版者或者其他义务人向国家指定的保存机构(通常为国家图书馆)缴存一定份数最新出版物副本的制度。澳大利亚联邦版权法第201节规定,任何在澳大利亚境内出版的图书馆藏品(library material),[53]其出版者均应自出版之日起一个月内自费向国家图书馆缴存一个副本,否则将面临100澳元的处罚。[54]另外,在各州制定的相关法律中也含有向州立图书馆缴存出版物的条款。[55] 4.2.1 缴存客体的一般性界定 根据联邦和多数州的立法,出版商向图书馆缴存的出版物主要为书报刊等印刷体文献而不包括数字出版物。但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也在尝试将电子出版物纳入缴存范围实施征缴和保存。如塔斯马尼亚州和北领地的立法机关就通过修法将电子出版物(离线和在线出版物)纳入缴存范围。经修订的塔斯马尼亚州《1984年图书馆法》[56]第22条规定,在本州出版的所有类型的出版物均须依法缴存。[57]而北领地议会颁布的《2004年出版物(法定缴存)法》〔Publications (Legal Deposit) Act 2004〕[58]则规定得更为具体和明确。其立法亮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充分考虑到了数字和网络环境下出版物种类的复杂性,以简洁准确的法律语言对缴存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和客体作了明确界定;二是首次在立法中提出“互联网出版物”这一法律概念,并明确规定了其缴存的方法。 关于缴存客体,该法分别使用了“文献”(document)、“电子文献”(electronic document)、“信息”(information)、“互联网出版物”(Internet publication)和“出版物”(publication)等术语并分别加以描述。其表述方法与目前国际上缴存立法通行的列举式或者单纯以载体为标准划分缴存出版物种类的方法相比更能体现和把握数字和网络环境下缴存制度的特点。这种特点主要体现在对“文献”和“出版物”这两个术语的表述上,其有关译文如下: “文献”是指任何形式的文件,包括:(a)书写于任何材料之上的文件(如图书、报纸、杂志、期刊、报告、新闻、历法、名录、手册、指南、乐谱、地图和各类小册子);(b)通过录音设备、计算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或者任何其他设备记录或者储存的信息;以及随后从被记录或者保存的信息中衍生出来的资料(如盒式录音磁带、盒式录像带、电影胶片、多媒体套件、计算机磁带、计算机光盘、软盘、压缩盘、只读光盘、数字视盘、网站和PDF文档);(c)前两项所列文件之后续版。[59] “出版物”是指:(a)由本领地居民或者主要营业地在本领地的人在本领地印制或者以任何其他方式生产、或者在本领地之外受托印制或者以其他方式生产的文献;(b)该文献之副本系:(i) 向公众发行;(ii) 依请求向公众提供;(iii) 通过互联网络向公众提供(无论公众在获取或者利用这些文献时是否受到限制)。[60] 从上述两个概念的表述上可以看出,立法者有意将缴存的客体——“文献”划分为书面资料(即各类印刷体文献)和信息(即各类非印刷体文献)两大类。这种分类方法在实践中具有较大的包容性、灵活性和预见性,可以应对由于出版物种类的增多而给后续立法和实施带来的种种问题。另外,该法对出版物的定义也一改以载体或者发行渠道为标准的陈旧表述方式,而代之以制作人的国籍以及是否向公众传播作为其本质属性加以界定。这种界定方法对于确定出版物(尤其是网络出版物)的国籍并由此确定缴存地和缴存义务人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将出版物是否向公众发行和提供获取(包括互联网传播和获取)作为其认定标准亦具现实意义,这对于判断各类在网络上创作并通过固定网站提供公众获取的网络作品(不论读取是否受到限制)的性质及确定其缴存义务极具帮助;同时,这种认定标准也将为国家图书馆基于保存国家出版文化遗产之法定职责依法主动采集(收割)网络出版物提供了必要的法律支持。 4.2.2 电子出版物缴存 鉴于电子出版物特别是网络出版物在法定缴存制度中的重要地位,该法除对缴存客体作出一般性界定之外,又对该两类出版物的定义及其缴存制定了特殊条款: “电子出版物”是指通过电子记录设备、计算机或者其他电子介质储存或者显示的信息。[61] “互联网出版物”是指:(a)在互联网上发表的、无论公众对其的获取或者利用是否受到限制的一种电子文件,包括网站的一部或者全部;(b)该文件如发生显著变化将被视为一种新的出版物。[62] 关于互联网出版物的缴存,该法规定:(a)互联网出版物凡无印刷本同时出版的,其出版商应自该出版物首次出版之日起2个月内将其网站内该出版物的统一资源标识符(URI)通知监督本法实施的官员;(b)该官员可基于保存本领地出版文献遗产之职责,复制互联网出版物;并且如该出版物发生改变,该官员可在其认为合适的时间内随时复制该出版物;(c)如互联网出版物设有防止复制的技术保护措施,则其出版商应向该官员提供:(i)该出版物的电子副本(无论该出版物是否被要求缴存);或者(ii)从互联网获取与该出版物相同之副本(在适宜的时间内随时获取)。[63] 从前述规定可以看出,该法对互联网出版物的表述比较宽泛,只要是在互联网上发表的,不论是否设有技术保护措施,也不论是整个网站还是其中一部分,均可构成法定缴存的对象。但与印刷体出版物不同的是,互联网出版物的出版商原则上不负主动缴存电子文本的义务,而仅需将刊载出版物的网址通知缴存机构即可;至于是否复制、何时复制、复制哪些内容则完全由缴存机构自行决定;但对于设有技术保护措施的出版物,则其出版商负有缴存该出版物文本的义务。这种缴存方式有以下两点可以借鉴:一是充分照顾到互联网信息发布的特点和法律规定的可行性。鉴于互联网出版物出版方式随意性较大、出版数量和类型庞杂且随时更新等特点,立法上不宜课以出版商(网站主办者)过多过严的法律义务,这样一方面会阻碍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会使法律规定不切实际而流于形式;二是便于保存机构自主地、有选择地采集保存网络出版物,确保缴存出版物的质量。此外,为保证本领地图书馆等缴存机构对各类数字资源的采集和保存,该法还专门就缴存机构的复制行为作出规定: 负责监督本法实施的官员可制作出版物的副本:(a)为保存本领地已出版文献遗产,该官员可持有、复制、储存电子格式的缴存文献并可使用该文献的副本(不论是离线还是在线出版物);(b)已缴存文献如系通过互联网对公众开放且出版商未对其读取或者利用设有限制的,则该官员可将该文献置于互联网提供公众读取和利用;(c)如果已缴存文献并非在互联网对公众开放获取,则该官员除获出版商书面同意外,不得将该类文献置于互联网提供公众获取;(d)本节所谓“已缴存文献”系指已经提交该负责官员或者已经该官员依据本法制作的某一出版物的一件或者多件副本。[64] 前述规定实际上是授权图书馆等负有保存出版物法定职责的机构基于保存文献目的即可不经版权人许可而有选择地收割网站内容、复制和保存其他类型的电子出版物。 5 版权法与合同 版权法中合同的适用问题,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版权法中的一个灰色地带。目前联邦版权法也并未禁止当事人在法定例外情形之外另行约定其他限制一方当事人权利或者免除另一方当事人义务的事由。联邦版权法评估委员会(Copyright Law Review Committee, CLRC)在其于2002年10月发表的报告——《版权与合同》[65]中指出,版权人(主要是出版商)常常在其拟定的电子产品许可使用协议中排除版权法规定的法定例外条款的适用,对图书馆等机构用户使用其电子产品施加更多的额外限制。如:(1)以保存为目的的复制行为(版权法51A节和110B节)和馆际互借的复制行为(49和50节);(2)为研究和学习目的复制版权作品的公平处理行为;(3)在图书馆馆舍内复制在线作品的行为(49节5A项)。就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该委员会建议,应当在版权法中明确规定凡与版权法中例外条款(包括适用于图书馆的例外条款)相悖的合同内容一律无效。目前该报告已在联邦议会众议院获得响应,其所属的法律和宪法事务委员会已在其《关于对技术保护措施例外情形的调查》(Inquiry into 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s Exceptions)的报告中对以合同条款排除法定豁免适用的问题多有涉及并建议应对现行版权法作出修改,规定任何一个协议或者协议条款——凡属对版权法有关例外规定——予以排除或者修改,或者具有排除或者修改效力的均属无效。[66]遗憾的是,直至今日联邦政府尚未正式回应该报告。 6关于版权法的变革 在过去十多年里,澳大利亚政府陆续就版权政策及其改革发表了一系列报告和评论。不少评论中的意见得到了联邦议会有关专门委员会和联邦版权法评估委员会的采纳。尽管这些报告并未特别聚焦数字资源的保存问题,但其中确也有多件报告涉及到了与数字保存有关的一些议题并提出了若干建议。例如: 6.1 关于数字议程法的改革 2003年,Phillips Amendment (Digital Agenda) Act 2000〕[67]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68]在Fox提交的最后报告[69]中有两章专门论及了图书馆的数字保存和传播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建议:(1)应当许可图书馆制作其馆藏中容易破损藏品的副本,并依据该副本再行制作提供公众使用的副本;(2)明确规定不同版本的作品在保存时应按不同种的出版物来处理;[70](3)图书馆应被许可在该馆内外传播整个艺术作品的低清晰度复制品(low resolution reproductions);[71](4)对图书馆数字复制的影响以及这些数字副本被进一步复制和传播的范围应作进一步评估,如有必要,应考虑作出修改;[72](5)技术保护措施条款应作修改,以便根据法律规定的例外条款允许图书馆提供或者使用规避设备或者服务。[73]对于前列五项建议,联邦政府在《2006年版权修正法》中吸纳了前两项,而后三项将在政府文件《2005年合理使用评估》(Fair Use Review 2005)[74]中予以考虑。 6.2 关于合理使用例外的调查 2005年,。,,、技术保护措施以及孤儿作品等在内的众多议题进行了评议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应当说,这次修法前的咨询活动收获不小,不少建议内容被随后通过的版权法修正案所采纳,其中就包括版权法第200AB条规定的“三步测试法”例外和对图书馆等重要文化机构制作3件保存副本的例外规定等。 6.3 关于改革版权法律制度的建议 2008年7月,美英澳荷四国有关研究机构就版权法对数字资源保存的影响联合发布了一项研究报告。[77]该报告在论及澳大利亚的数字保存现状时指出,现行联邦版权法并不适应数字保存的需要,其理由主要有二:一是立法既未要求出版商向国家图书馆缴存数字出版物副本,亦未允许该馆可以不经版权人许可主动“收割”网络数字资源;二是立法者目前还未认识到为有效地实施数字保存就必须定期对数字藏品进行格式转换和多副本地复制,这些行为也未得到现行版权法的支持。因此,必须对现行版权法进行修改,以强制性的法律手段实现数字资源的缴存和元数据的合法采集。从技术上看,无论是数字资源的全面缴存还是有选择地收割网络发布的资料在今天都已不再是难事;而从法律上看,尽管还有很大难度,但公众对数字保存的目的多表认可,;在这方面,塔斯马尼亚的立法已经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立法先例。既然如此,为何立法者仍然在数字保存问题上左顾右盼踟蹰不前呢?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对图书馆的格式转换和多副本复制行为会在多大程度上对出版商的销售市场和版权人的利益产生影响尚无准确估计。为此报告建议,为了检验数字保存的影响程度,为了打消出版商和版权人的顾虑,政府不妨在这个问题上带个头,通过修法或者开放存取(open access)的形式先将由政府和公益性基金资助产生的数字作品交由国家图书馆复制保存并提供公众读取,用事实争取公众,说服出版商和版权人。当然,在具体的修法程序上应当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并充分顾及出版商和版权人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诉求。 该报告建议,为确保国家图书馆等文化机构的数字保存工作顺利进行,联邦版权法应作如下修改:(1)将现行出版物法定缴存范围扩大至数字资料,并授予缴存机构(尤其是国家图书馆)主动采集在线资料之权利;(2)明确许可图书馆为保存之目的对馆藏数字藏品进行格式转换和多副本复制;(3)明确规定凡属修改版权法侵权例外条款或者排除图书馆依法享有的资料保存权的合同条款无效;(4)通过规定扩大现行技术保护措施例外条款适用范围或者规定出版商须解除对依法缴存出版物的技术保护措施等方式,实现图书馆对设有技术保护措施的数字资料的有效采集和保存;(5)许可图书馆向其馆内外用户传播其数字藏品,特别是那些已无法通过商业途径获取的数字资料。
【作者简介】
翟建雄,生于1957年10月,大学本科学历,法学专业。在国家图书馆供职20余年,主要从事文献研究和读者咨询工作,曾在中外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文20余篇。现为国家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部副研究馆员、高级咨询馆员。2005年起受聘担任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七届学术研究委员会图书馆法律与知识产权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2009年5月当选国际图联(IFLA)版权与其他法律事务委员会(CLM)委员。
【注释】
[1]“数字技术”(Digital Technology)是一项与电子计算机相伴相生的科学技术, 它是指借助一定的设备将各种信息, 包括、图、文、声、像等,转化为电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数字“0”和“1”后进行运算、加工、存储、传送、传播、还原的技术。由于在运算、存储等环节中要借助计算机对信息进行编码、压缩、解码, 因此也称为数码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百度百科: 数字技术〔EB/OL〕. 〔2009-01-03〕. http://baike.baidu.com/view/1090132.htm.
[2]CD-ROMS in print: an international guide to CD-ROM, CD-1, 3DO, MMCD, CD32, multimedia & electronic products〔M〕. Detroit, MI: Gale Research. (国图藏书 2-2004\G255.75-62\C386/2004)
[3]余敏. 2003-2004国际出版业状况及预测〔M〕. 北京: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4: 24-25. (国图藏书2005\G239.1\3)
[4]The International Digital Publishing Forum (IDPF) 〔EB/OL〕.〔2009-01-24〕. http://www.openebook.org/.
[5]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2007)〔R/OL〕. 〔2009-01-24〕. http://news.du8.com/html/01/n-56501.html; 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2008)〔EB/OL〕. 〔2009-01-24〕. http://book.cyol.com/content/2008-04/21/content_2152335.htm.
[6]Ulrich's Statistics〔DB/OL〕. 〔2009-01-24〕. http://www.ulrichsweb.com/ulrichsweb/.
[7]Regist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 (ROAR) 〔DB/OL〕. 〔2009-01-24〕. http://archives.eprints.org/index.php.
[8]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DB/OL〕. 〔2009-01-24〕. http://www.doaj.org/.
[9]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R/OL〕. 〔2009-01-24〕. http://www.cnnic.net.cn/uploadfiles/pdf/2006/9/28/182836.pdf.
[10]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 年1 月)〔R/OL〕.〔2009-01-27〕. http://www.cnnic.net.cn/uploadfiles/pdf/2009/1/13/92458.pdf.
[11]January 2009 Web Server Survey〔R/OL〕.〔2009-01-27〕. http://news.netcraft.com/.
[12]WWW FAQs: How many websites are there? 〔EB/OL〕. 〔2009-01-27〕. http://www.boutell.com/newfaq/misc/sizeofweb.html.
[13]Ingeborg Verheul. Networking for Digital Preservation: current practice in 15 national libraries〔DB/OL〕. 〔2009-01-24〕. http://www.ifla.org/VI/7/pub/IFLAPublication-No119.pdf.
[14]但已有一些地方立法将数字资源纳入法定缴存范围, 参见塔斯马尼亚州《1984年图书馆法》第22条、北领地《2004年出版物 (法定缴存) 法》第3、13条。特别是后者, 明确将互联网出版物纳入缴存范围, 这在目前各国立法中并不多见。—作者注.
[15]PANDORA Statistics. PANDORA archive size and monthly growth, Statistics as at 16 December 2008〔EB/OL〕. 〔2009-01-06〕. http://pandora.nla.gov.au/statistics.html.
[16]Selection Guidelines〔EB/OL〕. 〔2009-01-06〕. http://pandora.nla.gov.au/guidelines.html.
[17]Online Australian Publications: Selection Guidelines for Archiving and Preservation by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EB/OL〕. 〔2009-01-06〕. http://pandora.nla.gov.au/selectionguidelines.html.
[18]Paul Koerbin, Manager Web Archiving,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The Australian web domain harvests: a
preliminary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archive data〔R/OL〕.2008〔2009-01-10〕. http://pandora.nla.gov.au/documents/auscrawls.pdf.
[19]The Web Robots Pages〔EB/OL〕. 〔2009-01-10〕. http://www.robotstxt.org/.
[20]State Library of Tasmania. Our Digital Island〔EB/OL〕. 〔2009-01-10〕. http://odi.statelibrary.tas.gov.au/.
[21]State Library of Tasmania. Stable Tasmanian Open Repository Service〔EB/OL〕. 〔2009-01-10〕. http://www.stors.tas.gov.au/logon.do.
[22]Preserving Access to Digital Information, About PADI〔EB/OL〕. 〔2009-01-22〕. http://www.nla.gov.au/padi/about.html.
[23]Australian Research Repositories Online to the World〔EB/OL〕. 〔2009-01-22〕. http://arrow.edu.au/.
[24]ARROW Discovery Service〔EB/OL〕. 〔2009-01-22〕. http://search.arrow.edu.au/.
[25] Copyright Act 1968〔EB/OL〕. 〔2009-01-10〕. http://www.austlii.edu.au/au/legis/cth/consol_act/ca1968133/.
[26]SECT 40. Fair dealing for purpose of research or study; SECT 103C. Fair dealing for purpose of research or study. 同上注. 公平处理与合理使用尚有一些差别, 前者通常仅适用于法律特指的几种行为, 且在认定该行为时法庭选择权很小; 而后者适用的范围较宽泛, 如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情形多达12项, 且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对合理使用的认定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作者注.
[27]43C. Reproducing works in books,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 publications in different form for private use. 47J. Reproducing photograph in different format for private use. 109A. Copying sound recordings for private and domestic use. 110AA. Copying cinematograph film in different format for private use.-同注25.
[28]PART VB—REPRODUCING AND COMMUNICATING WORKS ETC.-同注25.
[29]Emily Hudson. Without Walls: Copyright Law and Digital Collections in Australian Cultural Institutions〔EB/OL〕. 〔2009-01-13〕. 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1007391.
[30]Division 5--Copying of works in libraries or archives. PART III--COPYRIGHT IN ORIGINAL LITERARY, DRAMATIC, MUSICAL AND ARTISTIC WORKS. -同注25.
[31]SECT 10 Interpretation. -同注25.
[32]"library" means a library all or part of whose collection is accessible to members of the public directly or through interlibrary loans.- SECT 49. Reproducing and communicating works by libraries and archives for users.-同注25.
[33]SECT 51A. Reproducing and communicating works for preservation and other purposes, (1). -同注25.
[34]SECT 51A. Reproducing and communicating works for preservation and other purposes, (4). -同注25.
[35]SECT 51A. Reproducing and communicating works for preservation and other purposes, (3B). -同注25.
[36]Copyright Amendment Act 2006, No. 158, 2006, An Act to amend the Copyright Act 1968, and for
related purposes〔EB/OL〕. 〔2009-01-14〕. http://www.comlaw.gov.au/ComLaw/Legislation/Act1.nsf/0/DB5FFC818D612274CA25750F00190DEB/$file/1582006.pdf
[37]Key cultural institutions are deemed, for the purposes of the provisions, as those libraries and archives that have a statutory function of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a collection (e.g.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State Library of Victoria).- PRESCRIPTION AS A KEY CULTURAL INSTITUTION UNDER THE COPYIGHT ACT 1968〔EB/OL〕.〔2009-01-14〕. http://www.ag.gov.au/www/agd/agd.nsf/Page/Copyright_PrescriptionasaKeyCulturalInstitution.
[38]SECT 51B. Making preservation copies of significant works in key cultural institutions' collections, (2, 3). -同注25.
[39]SECT 51B. Making preservation copies of significant works in key cultural institutions' collections, (4). -同注25.
[40]SECT 51B. Making preservation copies of significant works in key cultural institutions' collections, (5). -同注25.
[41]SECT 200AB. Use of works and other subject-matter for certain purposes.-同注25.
[42]“三步测试法”是国际版权公约规定的判断某一版权使用行为是否构成合理使用一般原则的国际标准。这三步分别是, 第一步:限制和例外应该限于“特定的特殊情形”;第二步:不与作品的正常使用相冲突;第三步:“没有不合理地损害权利人的正当利益”。参见伯尔尼公约第9条、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13条、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第9条.另,详细内容可参考朱理所撰《后TRIPS时代版权限制和例外的国际标准》一文(载于《世界知识产权》2006第一期).-作者注.
[43](2) This subsection covers a use that: (a) is made by or on behalf of the body administering a library or archives; and (b)is mad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or operating the library or archives (including operating the library or archives to provide services of a kind usually provided by a library or archives); and (c)is not made partly for the purpose of the body obtaining a commercial advantage or profit.- SECT 200AB. Use of works and other subject-matter for certain purposes, (2)-同注25.
[44]SECT 200AB. Use of works and other subject-matter for certain purposes, (1)-同注25.
[45]Subdivision A--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s: 116AK – 116AQ; 132APC-132APE.-同注25.
[46]SECT 116AN. Circumventing an access control 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2); SECT 132APC. Circumventing an access control 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2). -同注25.
[47]SECT 116AN. Circumventing an access control 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3); SECT 132APC. Circumventing an access control 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3). -同注25.
[48]SECT 116AN. Circumventing an access control 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5); SECT 132APC. Circumventing an access control 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5). -同注25.
[49]SECT 116AN. Circumventing an access control 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8); -同注25.
[50]SECT 132APC. Circumventing an access control 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8). -同注25.
[51]SECT 132APD. Manufacturing etc. a circumvention device for a 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 (7). -同注25.
[52]SECT 132APE. Providing etc. a circumvention service for a 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7) -同注25.
[53]“library material”means a book, periodical, newspaper, pamphlet, sheet of letter-press, sheet of music, map, plan, chart or table, being a literary, dramatic, musical or artistic work or an edition of such a work, but does not include a second or later edition of any material unless that edition contains additions or alterations in the letter-press or in the illustrations.- SECT 201. Delivery of library material to the National Library, (5) -同注25.
[54]SECT 201. Delivery of library material to the National Library, (1) -同注25.
[55]各州有关出版物法定缴存条款参见: New South Wales Copyright Act 1879-1952, ss 5-7; Northern Territory Publications (Legal Deposit) Act 2004 ss7-11; Queensland: Libraries Act 1988, ss68-73; South Australia Libraries Act 1982, s35; Tasmania Libraries Act 1984, s22; Victoria Libraries Act 1988, s49; Western Australia Copyright Act 1895, ss4,7-9.- Legal deposit in Australia〔EB/OL〕. 〔2009-01-16〕. http://www.nla.gov.au/services/ldeposit.html.
[56]Tasmania Libraries Act 1984〔EB/OL〕. 〔2009-01-16〕. http://www.austlii.edu.au/au/legis/tas/consol_act/la1984105.
[57](1) The publisher of every book published in the State shall, within one month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that book, deliver at his own expense a copy of that book to the Secretary.-SECT 22. Certain books to be delivered to Secretary, (1).-同上注.
[58]Publications (Legal Deposit) Act 2004〔EB/OL〕. 〔2009-01-16〕. http://www.austlii.edu.au/au/legis/nt/consol_act/pda2004263/.
[59]"document" means a document in any form and includes –(a) any writing on any material (for example – books, newspapers, magazines, periodicals, reports, newsletters, calendars, directories, handbooks, guides, sheet music, maps and pamphlets); (b) information recorded or stored by means of a recording device, computer or other electronic device, or any other device, and material subsequently derived from information so recorded or stored (for example – audio cassettes, videocassettes, films, multimedia kits, computer magnetic tape, computer optical discs, floppy discs, compact discs, CDROMs, DVDs, websites and PDF files); and (c) a later edition of a document referred to in paragraph (a)or (b).-4. definitions. -同上注.
[60]"publication" means a document –(b)of which one or more copies are –(i) issued to the public; (ii)available to the public upon request; or(iii)available to the public on the Internet (whether or not there is any restriction on members of the public accessing or using the document). -同注58.
[61]"electronic document" means a document in which information is stored or displayed by means of an electronic recording device, computer or other electronic medium; -同注58.
[62]5 Internet publication. (1)An Internet publication is an electronic document that is published on the Internet, whether or not there is any restriction on members of the public accessing or using the document, and includes the whole or part of a website. (2)An Internet publication is the document for the time being and if that document is changed in any significant respect it becomes a new publication. -同注58.
[63]13 Internet publications. (1)The publisher of an Internet publication for which no printed version is published must, within 2 months after the publication is first published, advise the CEO of the 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 (URI) of the publication on the publisher's website. (2)The CEO may, for preserving the Territory's published documentary heritage, copy an Internet publication and, if it changes, may take further copies of the publication from time to time as the CEO considers appropriate. (3)If an Internet publication is protected by technical means from being copied, the publisher must provide the CEO with –(a)an electronic copy of the publication (whenever requested); or (b)the means to capture an identical copy of the publication (from time to time, if appropriate) from the Internet. -同注58.
[64]CEO may make copies of publications:(1)For preserving the Territory's published documentary heritage, the CEO may keep, copy, store in electronic form (whether off-line or on-line) and use any copy of a deposited document. (2)If a deposited document is made publicly available on the Internet by the publisher without restriction on its access or use by members of the public, the CEO may make the document available for access and use by members of the public on the Internet. (3)If a deposited document is not publicly available on the Internet, the CEO must not, except with the publisher's agreement, make the document available on the Internet. (4) In this section –"deposited document" means a publication of which one or more copies have been given to, or made by, the CEO under this Act. -同注58.
[65]2001年4月, 。2002年10月, 。该报告首先考察了在数字环境下通过合同设置的条款和条件读取和利用版权资料的途径, 并就此观察版权法建立的版权利益平衡的效果, 特别是对版权人专有权利的例外规定的效果; 报告尔后就是否应当以合同方法取代在立法中设定的例外条款以及取代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作者注. Copyright Law Review Committee. Copyright and Contract 2002〔R/OL〕. 〔2009-01-19〕. http://www.ag.gov.au/www/agd/agd.nsf/Page/RWPDD516F2DE964EF5ACA25735A001E5106.
[66]7.49 The Committee recommends that the Copyright Act be amended to provide that an agreement, or a provision of an agreement, that excludes or modifies, or has the effect of excluding or modifying, the operation of ss. 40, 41, 42, 43, 43A, 48A, 49, 50, 51, 51AA, 51A, 52, 103A, 103B, 103C, 104, 110A, 110B, 111A of the Act, has no effect.- Chapter Two—Executive Summary, p10.-同上注.
[67]Copyright Amendment (Digital Agenda) Act 2000. 〔EB/OL〕. 〔2009-01-21〕. http://www.austlii.edu.au/au/legis/cth/consol_act/caaa2000294/.
[68]Review of Digital Agenda Act reforms - April 2003〔EB/OL〕. 〔2009-01-21〕. http://www.ag.gov.au/www/agd/agd.nsf/Page/Publications_ReviewofDigitalAgendaActreforms-April2003.
[69]Phillips Fox. Digital Agenda Review, Report and recommendations, January 2004 〔R/OL〕. 〔2009-01-21〕. http://www.ag.gov.au/www/agd/rwpattach.nsf/VAP/(CFD7369FCAE9B8F32F341DBE097801FF)~FOX+Final+reportpassword.pdf/$file/FOX+Final+reportpassword.pdf.
[70]1. a copy under section 49 or 50 can be made from a preservation copy of a fragile work; 2. there is a distinction between different editions of works in determining whether a preservation copy can be made.-同上注, 第67页.
[71]sections 49 and 50 be amended so as to allow low resolution reproductions of the whole of an artistic work to be copied and communicated, without infringing copyright. -同注69, 第70页.
[72]the effects of digital copying by libraries and archives,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those copies are further copied or communicated, is re-assessed and, if necessary, amendments considered. -同注69, 第69页.
[73]That the permitted purposes in section 116A (3) be amended so as to clearly allow any supply or use of a circumvention device or service for any use or exception allowed under the Act, including fair dealing and access to a legitimately acquired non-pirated product. That section 116A(1) be amended so as to prohibit the use, including commercial and personal use, of a circumvention device or service to circumvent a TPM, other than for a permitted purpose. That section 135ANA be amended so as to prohibit the personal use of a broadcast decoding device other than for a permitted purpose, being the same permitted purposes listed in section 116A(3). -同注69, 第107页.
[74]Digital Agenda Review - Government responses to Phillips Fox recommendations and related matters, 2006〔EB/OL〕. 〔2009-01-22〕. http://www.ag.gov.au/www/agd/agd.nsf/Page/Publications_ReviewofDigitalAgendaActreforms-April2003.
[75]Fair Use Review〔EB/OL〕. Australian Government Attorney-General’s Department, 2005 〔2009-01-22〕. http://www.ag.gov.au/www/agd/agd.nsf/Page/Copyright_IssuesandReviews_Fairuse.
[76]Australian Government Attorney-General’s Department. Fair Use and Other Copyright Exceptions: An examination of fair use, fair dealing and other exceptions in the Digital Age〔R/OL〕. 2005 〔2009-01-22〕. http://www.ag.gov.au/www/agd/agd.nsf/Page/Publications_Copyright-ReviewofFairUseExeption-May2005.
[77]The International Study on the Impact of Copyright Law on Digital Preservation〔R/OL〕.〔2009-01-25〕.
最新资讯
-
08-30 1
-
08-23 1
-
07-10 1
-
08-23 2
-
08-16 1
-
08-0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