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保护让"非遗"焕发新生
发布时间:2019-08-10 19:17:15
离新春佳节越来越近,过年的氛围越来越浓,一年一度的年货采购活动也正火热进行中。记者在北京各大商场、超市发现,以“龙”为题材的河北蔚县剪纸、北京宫灯等为代表的“非遗”项目颇受老百姓追捧。
不过,与部分“非遗”项目广受欢迎形成对比,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及环境恶化、旅游开发等威胁,一些“非遗”项目正处于濒危状态。在近日举行的第九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如何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成了讨论的重点。
技艺流失,传统文化屡受冲击
记者在第九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了解到,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就。目前,我国“非遗”资源有近87万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有1219项。,我国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数已达1488人;设立了1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4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此外,,这标志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全面进入了依法保护的新阶段。
然而,被誉为历史文化“活化石”的“非遗”,在传承保护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以西藏唐卡为例,近年来,一些成本和价格低廉、工艺粗糙的印刷品唐卡在市场上频频出现,严重冲击了传统手工绘制、以珍贵天然矿物质作为原料的唐卡艺术市场。,手工绘制的唐卡,在绘制过程中体现着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虔诚之心和敬畏之感,这一点恰恰是唐卡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最核心、最有价值的地方。而在机械生产下的唐卡则完全丧失了这些文化意义。
“如果我们对此熟视无睹,必将影响这一古老而技艺精湛的藏族绘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最终背离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保护初衷。”马盛德对此表示担忧。
西藏唐卡艺术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个例,北京雕漆、纳西族东巴纸等众多“非遗”项目也正受到现代技术带来的冲击。
手工制作,“非遗”传承坚守底线
近年来,一些地方片面追求产品数量、经济效益,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技艺和文化内涵的重视不足,进而丧失了“非遗”产品所特有的民族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那么,对“非遗”应该如何进行有效保护传承下去?
马盛德表示,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生产性方式保护是我国“非遗”的有效保护方式之一。即在不违背传统手工生产规律和运作方式、保证其本真性、整体性、手工核心技艺和传统工艺流程的前提下,使传统技艺、传统医药药物炮制技艺、部分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活动中得到积极有效的保护。
不过,他也指出,坚持“非遗”项目的手工制作技艺和传统工艺流程这一重要性质,是开展此类“非遗”项目保护工作的底线。否则,一旦项目的制作工艺被完全机械化,将会使“非遗”项目丧失其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对此,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田青也深有感触:“在保护‘非遗’过程中,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政策没有改变,切记不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的手里变得面目全非。,在找到原始的稻种并千方百计保护好稻种的纯正性后,才进行杂交水稻。不能让子孙误认为那些经过不恰当发展的‘非遗’项目被误认为传统。”
此外,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周庆山还提出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非遗’的保护有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还应有立法性保护。不过,在立法上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此外,在保护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上也要多下功夫,保证‘非遗’资源不受歪曲、不被滥用。”(知识产权报 作者 姜旭)
最新资讯
-
08-06 1
-
08-28 0
-
08-28 1
-
08-25 0
-
11-04 1
-
08-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