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质押为何"外热内冷"
发布时间:2019-08-08 17:52:15
从2006年到2011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已走过了5年。当初提出的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否得到有效解决?是否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融资模式?还存在哪些亟待突破的瓶颈?今后将采取哪些有效举措,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良性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和银行等相关机构进行了采访。
政策推动 “知本”变“资本”
谈及这些年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市场管理处处长王双龙直言,就一个字:“热”。他告诉记者,从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全国已累计实现专利权质押3361件,质押金额达人民币318.5亿元(含外汇),质押金额年均增长近70%。
目前,全国近20个地区开展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投融资服务试点及创建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综合试验区等试点工作。“这不是说只有这些试点城市在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王双龙解释说。
今年4月,国内首个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联盟在长沙正式成立。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彭民安告诉记者:“近年来,长沙市在强化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政策引导、挖掘知识产权投融资资源、创新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方式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2009年2月,长沙市与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
“融资的每一个环节都少不了我们的工作,可以说,我们提供的是保姆式的服务。”彭民安对此颇为感叹。他介绍说:“为了解决贷给谁的问题,我们通过联合其他职能部门以及重点工业园区,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项目,通过‘中国长沙科交会’、‘中国专利周’等平台开展知识产权与资本对接活动,为金融机构挖掘优质资源;为了解决值多少的问题,我们积极推动贯彻落实《专利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加强专利权评估指导,开展知识产权评估培训,促进专利权评估机构发展;为了降低融资风险,我们一方面与担保机构建立合作,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另一方面积极推动设立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同时还积极培育专利权流转市场,畅通知识产权的变现渠道……”
目前,长沙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已累计有20笔,发放贷款金额1.8亿元,其中专利权质押最大的单笔贷款为1800万元。
“长沙的做法,比较有代表性。”接受采访的有关人士均表达了同样的看法。知识产权市场并不完善,银行对知识产权的评估、变现系统不信任;一些急需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认为这种新型融资形式在现实中并不好用。因此,“政府主导型推进模式,是当前我国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现实选择。”连城资产评估公司董事长刘伍堂说。
仅0.17%的授权专利获质押融资
尽管各地热火朝天地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个冰冷的数字: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全国累计实现专利权质押3361件,而差不多同期,我国累计授予专利权202.8万件。也就是说,只有0.17%授权专利成功在市场上“变现”,获得了信贷资金支持。
“由于企业本身原因及银行的严格要求,目前企业申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成功率确实不高。”刘伍堂说。
就银行而言,。交通银行副行长钱文挥告诉记者,“中小企业信贷的高风险性,阻碍或者放缓了银行介入中小企业的步伐。”
钱文挥介绍说,“知本”向“资本”的转变,首要的问题就是知识产权到底值多少钱。目前,我国虽然制定了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但可操作性较弱,随意性较强,同时,评估行业不成熟,评估市场混乱,影响了知识产权评估的质量和可信度。其次是知识产权价值不稳定,容易受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变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新的技术的出现可能使原有专利完全丧失价值。第三是由于国内知识产权意识普遍不高,知识产权转让市场相对狭小,知识产权的变现相对困难,变现成本也较高,一旦企业不能按期偿还贷款,商业银行难以像处置不动产那样,迅速通过拍卖、转让等方式收回资金。此外,由于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遇到纠纷需要解决时,容易造成审判难、执行难等问题。
“如何有效防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是金融部门亟待破解的难题。”钱文挥介绍说。交通银行在多年的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三种风险控制模式”:优选客户,从源头防范风险;借助合作机构(担保机构、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保险公司等),降低风险;多元化处置违约,化解风险。
然而,银行控制风险的这些举措,却让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望而却步。是否符合宏观政策导向;是核心技术还是配套专利,技术先导性、成熟度、稳定性如何;企业是否拥有清晰的盈利模式;经营者的综合素质、企业核心管理层人员的素质以及技术研发团队的工作能力如何,能否确保“技术”变成利润等等,某个方面达不到要求,都有可能“被过滤”。
即使有幸被选中,中小企业还要承担评估费、担保费、反担保费等一系列成本,而获得的授信额度往往只有评估价值的20%至30%,对于有一定融资实力的企业来说,贷款额度不痛不痒,形如“鸡肋”。
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成为中小企业质押融资的无法承受之重。企业与银行的“离心”,似乎成了一个难以解开的结,科技中小企业“穷得只剩专利”的现状,使得银行不得不采取多种举措防控风险,而中小企业对银行费时、耗力的评估,“小气”的信贷,想说爱你,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风险管理别“画地为牢”
银行的担忧虽然制约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的发展,但是,“毕竟这一块大蛋糕促使银行小心翼翼地触及这一领域。”王双龙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以及银行间竞争的加剧,开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势在必行。
王双龙告诉记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进展缓慢还与我们对知识产权的认识有关,欧美国家对专利技术往往下意识地赋予比较高的价值,而我们则是更多地赋予风险。这一状况正在发生变化,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给金融机构上了生动的一课,那就是,高科技企业,尽管估值、变现风险大,但因其技术和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要比传统产业小。
与银行的小步前进相比,其他资本迈出的步伐相对来说要大得多。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彭民安告诉记者,目前,长沙市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成功对接95项次,投融资金额达到9.9亿元,其中风险投资、社会资本与知识产权对接75项,金额为8.1亿元,占投融资总额的82%。
最新资讯
-
05-02 0
-
11-14 0
-
02-02 1
-
08-18 1
-
08-04 1
-
01-2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