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市场上防伪防骗
发布时间:2019-08-29 06:46:15
</script>
内容提要: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和管理还属于初级阶段,技术成果信息鱼龙混杂,买技术非常难。怎样在技术市场上防伪防骗呢?笔者认为,以下九种情况需要特别留神。
一、违反科学原理
1993年初,《中国环境》刊登的《创世纪的宣言》宣称:发明家“王洪成用10份水和1份膨化剂就可以开动汽车、拖拉机和舰船,而且没有污染”。文中断言,地球表面的水皆可以做燃料,人类子万代的能源问题,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数十家电视台、电台、报刊连篇累牍的报道、评论,使小学四年文化、不会写分子式的王洪成得到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位科学家都没有得到的赞颂和盛誉,与此同时,全国17个省市相继成立了“洪成新能源总公司”,成千上的企业为参与生产“洪成燃料”付出或投资额累计高达4亿元之巨,却没有任何单位收回一分钱投资。
象上面那样明显违反科学规律的假冒“技术成果”绝非仅有。人们应当学会运用基本科学原理衡量技术项目。
二、技术不过关的表演项目
废塑料的处理令人挠头,某发明家宣布发明了废料炼油技术,他建起的炼油装置真的“吃”进废塑料而“吐”出汽油。要求购买技术的人如潮涌,每转让一次收费高达100万元,发明家大赚一笔。可是接产的厂家没有一个能够正常生产,家家亏损。原来连续除焦等问题根本不过关,这是个只能临参观,不能连续生产的表演项目。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应当依靠技术专家识别技术“魔术”。
三、实验室成果
白乳胶的生产技术是简单的“一步反应”,在我国已有30年的历史,绝对是“小儿科”。武汉某大学教授宣布发明了一种高强度白乳胶,被南方的一位企业家看中。然而总是出不了合格产品,几百万元投下只换得一大批废品。
这个例子说明,从实验室到工业化生产,看似只有一步之遥,有时则是相隔十万八千里,甚至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对于实验室成果的风险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四、对于市场的估计过于乐观
多数技术发明者并没有市场销售经验,对于新产品的市场预测常常过于乐观。例如,“中国有12亿人口,假设1/10的人每人买一件,就是1.2亿件”。实际上,市场常常是严酷的,一种全新的产品要得到消费者认同十分不易。美国某公司统计,能够成功的新产品,只占最初设想的1/64。这说明,新产品成功存在巨大的偶然性。
中国的市场到底有多大?有人说是12亿人,有人说是3亿人,也有人说是1亿人,答案可能有很多。但是过于乐观的估计常常导致项目失败。
五、投资预算偏小
有些技术项目,建设到一半时,资金忽然不够用了;有的项目建成了,却没钱投产;还有的出了产品,却没钱打广告。其基本原因是投资预算校技术发明者往往只考虑到一部分投资费用,例如:技术转让费、专用设备费、厂房建设费。然而除此以外的用钱之处还有几十项:征地、通用设备、公用工程、三废处理、电力增容、实验设备、车辆和工具、人员招募与培训、福利设施等等。很多产品往往“料重工轻”,需要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如果项目建设超支过大,就可能延长建设周期,而资金不足又可能把项目拖垮。投资估算偏低,还可能造成效益估算虚高,把薄利项目“算”成厚利项目,对投资者造成误导。
六、生产成本估算不准
产品的成本包括原材料和经营成本,不能只考虑原材料成本。有些项目算起来看似赚钱,而实际干起来却赔钱,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成本估算偏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包括工人工资、福利费、燃料动力费、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销售费用等等。固定资产折旧和流动资金贷款利息等都要摊入成本。这样七摊八摊,产品成本已远远不止于原材料成本。原材料成本的估算也有学问。要考虑地区差价、季节性活动、国产原料和进口原料差价、以及储运过程中的损耗。
七、经济效益估算偏高
对于新技术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估算偏高,是当前技术市场上的普遍现象。
对于项目收益的估算,关键是正确地估算销售收入。对于销售收入的估算一般是假定项目设备达成到100%设计能力,且开工率也为100%,生产的产品100%按预定价格售出。而这三个“100%”在实际中是几乎不存在的。
实际任何项目在建成投产后都不可能立即进行满负荷生产,需要有一段试生产时间,叫做达产期。达产期内,设备要磨合,工艺要调整,人员要逐渐熟练,产品要改进。达产期可能是几个月、一年半载,也可能是好几年。企业在达产期内只能是亏损经营或微利运营,不可能有很高效益。
技术方给出的产品出厂价,在实际销售时,很难保证实现期望的出厂价,“打折”将永远是热门话题。多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都有淡旺季之分,有的产品1年内只能生产几个月或半年左右,生产和销售处于淡季,企业的固定成本并不减少多少,势必影响全年的平均效益。加上其它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项目实际收益水平很难达到项目资料给出的理论收益率。对于新上技术项目的经济效益以同行业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作为估算的基准,是比较可靠的。
八、项目建设周期过短
很多企业家期求“短、平、快”项目,而“三个月投产、当年收回投资”的说法则正中下怀。然而,项目建设的周期往往超出预料。如果从征地、建房开始,就很难在3、4个月内投产。土建施工需要时间,设备订购需要时间,企业注册、商标登记、产品检测也需要时间。这期间还有资金准备、人员准备和原材料准备,以及销售机制的建立和调整等等。对于建设周期的估计,宁可长些不要过短。
由于达产期和建设投产周期不可能很短;由于市场开拓需要一个过程;由于贷款和的利息(企业能够实现的利率)较高,多数项目很难实现“当年收回投资”的目标。一般项目,能在2、3年内收投资,就算是“短、平、快”了。当年收回投资,对于大多数技术项目来说,只是一句空话,不可轻信。
九、被掩盖的缺陷和失败的记录
有些技术成果,在原理、工艺或其它方面存在明显缺陷,以至于不可能应用到生产中去;也有的成果屡次失败,然而个别技术方“报喜不报忧”,继续推广转让。这就需要投资者分外小心。一是要注意刨根问底,“挑毛脖,二是要深入接产企业实地考察。
购买技术成果离不开可行性分析和研究。从理论上讲,企业家和投资者进行可行性研究,千万不可过份依赖技术卖方。自已做不了怎么办?一是请教行业内的技术专家,二是请教市场销售行家。一项技术可不可用,技术专家往往立即就能做出准确判断。一种新产品有没有市场,市场销售的行家最有发言权!
企业家和投资者要避免在技术交易中受骗上当或者决策失误,技术专家和销售行家是最得力的助手。(网友aminey提供)
一、违反科学原理
1993年初,《中国环境》刊登的《创世纪的宣言》宣称:发明家“王洪成用10份水和1份膨化剂就可以开动汽车、拖拉机和舰船,而且没有污染”。文中断言,地球表面的水皆可以做燃料,人类子万代的能源问题,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数十家电视台、电台、报刊连篇累牍的报道、评论,使小学四年文化、不会写分子式的王洪成得到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位科学家都没有得到的赞颂和盛誉,与此同时,全国17个省市相继成立了“洪成新能源总公司”,成千上的企业为参与生产“洪成燃料”付出或投资额累计高达4亿元之巨,却没有任何单位收回一分钱投资。
象上面那样明显违反科学规律的假冒“技术成果”绝非仅有。人们应当学会运用基本科学原理衡量技术项目。
二、技术不过关的表演项目
废塑料的处理令人挠头,某发明家宣布发明了废料炼油技术,他建起的炼油装置真的“吃”进废塑料而“吐”出汽油。要求购买技术的人如潮涌,每转让一次收费高达100万元,发明家大赚一笔。可是接产的厂家没有一个能够正常生产,家家亏损。原来连续除焦等问题根本不过关,这是个只能临参观,不能连续生产的表演项目。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应当依靠技术专家识别技术“魔术”。
三、实验室成果
白乳胶的生产技术是简单的“一步反应”,在我国已有30年的历史,绝对是“小儿科”。武汉某大学教授宣布发明了一种高强度白乳胶,被南方的一位企业家看中。然而总是出不了合格产品,几百万元投下只换得一大批废品。
这个例子说明,从实验室到工业化生产,看似只有一步之遥,有时则是相隔十万八千里,甚至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对于实验室成果的风险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四、对于市场的估计过于乐观
多数技术发明者并没有市场销售经验,对于新产品的市场预测常常过于乐观。例如,“中国有12亿人口,假设1/10的人每人买一件,就是1.2亿件”。实际上,市场常常是严酷的,一种全新的产品要得到消费者认同十分不易。美国某公司统计,能够成功的新产品,只占最初设想的1/64。这说明,新产品成功存在巨大的偶然性。
中国的市场到底有多大?有人说是12亿人,有人说是3亿人,也有人说是1亿人,答案可能有很多。但是过于乐观的估计常常导致项目失败。
五、投资预算偏小
有些技术项目,建设到一半时,资金忽然不够用了;有的项目建成了,却没钱投产;还有的出了产品,却没钱打广告。其基本原因是投资预算校技术发明者往往只考虑到一部分投资费用,例如:技术转让费、专用设备费、厂房建设费。然而除此以外的用钱之处还有几十项:征地、通用设备、公用工程、三废处理、电力增容、实验设备、车辆和工具、人员招募与培训、福利设施等等。很多产品往往“料重工轻”,需要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如果项目建设超支过大,就可能延长建设周期,而资金不足又可能把项目拖垮。投资估算偏低,还可能造成效益估算虚高,把薄利项目“算”成厚利项目,对投资者造成误导。
六、生产成本估算不准
产品的成本包括原材料和经营成本,不能只考虑原材料成本。有些项目算起来看似赚钱,而实际干起来却赔钱,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成本估算偏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包括工人工资、福利费、燃料动力费、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销售费用等等。固定资产折旧和流动资金贷款利息等都要摊入成本。这样七摊八摊,产品成本已远远不止于原材料成本。原材料成本的估算也有学问。要考虑地区差价、季节性活动、国产原料和进口原料差价、以及储运过程中的损耗。
七、经济效益估算偏高
对于新技术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估算偏高,是当前技术市场上的普遍现象。
对于项目收益的估算,关键是正确地估算销售收入。对于销售收入的估算一般是假定项目设备达成到100%设计能力,且开工率也为100%,生产的产品100%按预定价格售出。而这三个“100%”在实际中是几乎不存在的。
实际任何项目在建成投产后都不可能立即进行满负荷生产,需要有一段试生产时间,叫做达产期。达产期内,设备要磨合,工艺要调整,人员要逐渐熟练,产品要改进。达产期可能是几个月、一年半载,也可能是好几年。企业在达产期内只能是亏损经营或微利运营,不可能有很高效益。
技术方给出的产品出厂价,在实际销售时,很难保证实现期望的出厂价,“打折”将永远是热门话题。多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都有淡旺季之分,有的产品1年内只能生产几个月或半年左右,生产和销售处于淡季,企业的固定成本并不减少多少,势必影响全年的平均效益。加上其它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项目实际收益水平很难达到项目资料给出的理论收益率。对于新上技术项目的经济效益以同行业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作为估算的基准,是比较可靠的。
八、项目建设周期过短
很多企业家期求“短、平、快”项目,而“三个月投产、当年收回投资”的说法则正中下怀。然而,项目建设的周期往往超出预料。如果从征地、建房开始,就很难在3、4个月内投产。土建施工需要时间,设备订购需要时间,企业注册、商标登记、产品检测也需要时间。这期间还有资金准备、人员准备和原材料准备,以及销售机制的建立和调整等等。对于建设周期的估计,宁可长些不要过短。
由于达产期和建设投产周期不可能很短;由于市场开拓需要一个过程;由于贷款和的利息(企业能够实现的利率)较高,多数项目很难实现“当年收回投资”的目标。一般项目,能在2、3年内收投资,就算是“短、平、快”了。当年收回投资,对于大多数技术项目来说,只是一句空话,不可轻信。
九、被掩盖的缺陷和失败的记录
有些技术成果,在原理、工艺或其它方面存在明显缺陷,以至于不可能应用到生产中去;也有的成果屡次失败,然而个别技术方“报喜不报忧”,继续推广转让。这就需要投资者分外小心。一是要注意刨根问底,“挑毛脖,二是要深入接产企业实地考察。
购买技术成果离不开可行性分析和研究。从理论上讲,企业家和投资者进行可行性研究,千万不可过份依赖技术卖方。自已做不了怎么办?一是请教行业内的技术专家,二是请教市场销售行家。一项技术可不可用,技术专家往往立即就能做出准确判断。一种新产品有没有市场,市场销售的行家最有发言权!
企业家和投资者要避免在技术交易中受骗上当或者决策失误,技术专家和销售行家是最得力的助手。(网友aminey提供)
最新资讯
-
01-08 2
-
08-12 0
-
08-31 0
-
08-27 0
-
08-08 2
-
03-2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