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还有多远?

发布时间:2019-08-15 14:02:15


  国际经合组织(OECD)去年称,在研发支出方面,中国去年取代日本,位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增长了1倍以上。在专利申请量方面,中国也刚刚取代德国,位居全球排行榜的第五位。那么,是否可以说中国现在已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了呢?为此本报专访了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周绍朋教授。

  转变过程还需要时间

  问:目前我国是否已经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

  周绍朋:“中国制造”是指产品在中国生产,中国不一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比如跨国公司在中国设厂制造出的产品;而“中国创造”是指由中国发明,属于中国民族品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比如我国的企业在国内外设厂生产的中国品牌的产品。由“中国制造”转变到“中国创造”,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的重要目标。最近几年,我国在自主创新方面迈出了重要的步伐,但还不能说已经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不仅需要加大投入,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体制机制的保证和人才支持。

  按照上述要求,整个转变的过程还需要时间来完成。就目前来说,我国在这方面还面临着诸多挑战:科技投入占GDP1.5%的目标至今没有实现,科技投入增长滞后于科技发展需要;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5%左右的对外技术依存度相比,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还高达50%;许多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还缺乏必要的政策环境支持,甚至出现某些政府采购也只选国外产品的非正常现象;高层次、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缺乏等。

  多种形式推进自主创新

  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中国创造”的必要条件吗?

  周绍朋:实现“中国创造”必须增强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自主创新的方式可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企业应采取不同的创新形式。,要大力推进原始创新,力争在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上取得新的突破,并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对我国具有规模优势和较大市场潜力的产业领域,要坚持以我为主,有效整合国内外科技资源,重点推进集成创新;对与国外差距较大又有可能引进先进技术的产业领域,要在引进的基础上加大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力度。

  在创新的层面上,有国家层面的自主创新和企业层面的自主创新,但是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在重大原始技术创新方面,应由国家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并组织实施。而在其他方面,则可由政府给予必要的人力、物力和技术支持,以企业为主来进行。

  需要体制和机制保证

  问:在向“中国创造”转变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周绍朋:在转变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体制和机制保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要改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三是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四是要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和合作。五是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是制约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还不够完善,这就需要国家、社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企业是最重要的力量

  问:企业是实现“中国创造”的主体力量,您认为企业在哪些方面还应该进一步努力?

  周绍朋:在实现“中国创造”的过程中,企业是最重要的力量,必须从多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要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观念,加快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一些企业自主创新观念还不强,习惯于依赖别人的技术,这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一些企业,在资金使用上不能很好地处理研发和生产经营的关系,要么不投入研发,要么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要在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下逐步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这样才能走上“投入—技术效果—经济效益—再投入”的良性发展轨道。

  二要选准自主创新领域,处理好科学研究与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的关系。对于企业来讲,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新产品的开发上,而不是进行纯粹基础理论研究。要根据市场导向,及时调整研发方向。

  三要建立健全企业自主创新的组织体系,加强企业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企业中要有专门的创新组织体系,保证创新的可持续进行,而不至于因为个人或某些因素而中断。

  四要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对于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员要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此来激发员工的创造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