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域名纠纷需要法律整合

发布时间:2020-01-18 09:08:15


过去几年中,我国互联网用户增长迅猛。但许多人却误以为.COM就是互联网的代名词,误以为注册.COM域名才是走向互联网世界的惟一途径。其实,“.COM”只是顶级域名中与“.NET”、“.ORG”等并列的14个类别域名之一。过度依赖.COM域名于国于民都有不少危害。对国家而言,、浪费国际信道带宽、外汇流失、损害国家凝聚力及国际地位等严重后果。对用户而言,注册境外域名就意味着被境外法律约束,无法充分保障自身利益和安全,也难以享受本土化的服务。 这并非危言耸听。中国许多知名企业的品牌先后被美国注册者“先来先得”。中国企业却未必能享受到如此待遇。中国美亚在线公司曾拥有了一个响亮的域名“cnnews.com”,并从事网络新闻等业务。然而他们却在2000年10月收到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的律师函,声称此域名因与CNN的相似而构成了网络侵权,要求立即停止使用此域名并转让给CNN。此事立即在国内媒体和业界掀起轩然大波。在美亚公司拒绝后,。2002年1月,:这个本属于中国人的含金量极高的域名就此易主。另外还有“金智塔”、“腾讯”等著名跨国域名官司,最终判决往往对中方不利。从中国注册用户的角度来看,谁也不能保证费尽心思注册的域名不会突然被来自异邦的一纸判决书判给别人。 这些案件不仅仅涉及一些企业的权益,甚至不夸张地说,涉及到国家的根本利益。例如“cnnews”一案中,,认定其有管辖权。。该判决还意味着中国用户注册的国外域名(如.COM)的管理将遵循美国法律。这一客观事实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当然,这也不是说洋人就可以肆无忌惮。2003年9月1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域名争议解决中心收到了德国宝马汽车公司的域名争议投诉,争议的域名为“baoma.com.cn”,被投诉人是深圳市福田区华强电子世界慧恒达电脑展销柜。此前,英国勃贝雷公司和法国欧莱雅公司也打了类似的官司。勃贝雷是闻名世界的革命性织物“华达呢”的发明者,著名的奢侈品制造商。不久前,勃贝雷发现企业的.CN域名被他人抢注,于是立刻诉诸法律手段,有意夺回域名的注册权。同时,该企业负责人也向外界表示,将通过各方努力夺回企业网络标识的所有权,完善其网上品牌资源的保护。不过,这并不代表胜利一定会属于那些国际巨头。2001年,,宝洁公司旗下品牌“汰渍”便由于未尽早注册该品牌的.CN域名而被迫放弃“www.tide.com.cn”。 如何认定域名的正常使用,面对日益增多的域名纠纷,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主要有美国模式、ICANN(互联网络名称及编码公司)模式和中国模式,各有优缺点。关于域名的法律设计,既要维护商品或服务的标识在同一领域保护的一致性,也要维护商品或服务的标识在不同领域的稳定性,重点是驰名商标、知名产品、知名企业、著名域名的经营者在其未涉及领域的潜在商业利益。网络技术给传统社会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信息的及时交换和充分传播,其对以地域性、时间性、专有性为根本的知识产权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当务之急需要对国际间域名纠纷适合的法律进行整合。中国知识产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