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发布时间:2019-08-13 02:37:15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变缓,对外贸易增长率明显下滑,加工制造业受到严重影响,失业人数增多,就业压力增大,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一方面要着眼于国家长远竞争力的提升,一方面要立足于当前的解困,、扩内需、调结构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固然有来自外部的冲击,但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于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粗放性。主要表现在:出口加工业比重过大,经济增长的发展过度依赖外贸拉动;国内有效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严重不足,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过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结构性和区域性失衡,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大量的廉价物资和劳动力资源投入来实现;全民族的自主创新意识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综合能力较弱,直接制约了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这种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带有很强的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其客观必然性,但我们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使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
在诸多的内在问题和矛盾中,知识产权综合能力不强,导致国家核心竞争力比较弱,是最带有本质性的。去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有关方面在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地开展调查研究的结果也表明: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多数中小企业、制造类企业,尤其是出口加工业损失严重。但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知名品牌的优势企业,普遍显现出较强的抗冲击能力,经营状况良好,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事实证明,创新和知识产权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我国已进入必须更多依靠培育知识产权优势,来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阶段。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实施了大规模的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大力加强科技支撑,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贯彻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举措,知识产权战略无疑将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努力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转化为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既要着力解决近忧,又要远虑长期发展。要确实加强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要通过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完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加快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以此作为支撑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和发展国家核心竞争力。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也是《2009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一方面,要完善知识产权制度,营造健康有序的知识产权环境,注重引导知识产权工作保障和促进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知识产权投入,引导各类资源向创新能力强、知识产权含量高、抗风险能力好的企业汇集,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转化知识产权成果和提升品牌价值,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要建立重大科技专项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创新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另一方面,要继续开展知识产权应对金融危机专题研究,出台知识产权应对金融危机专项政策,大力宣传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应对金融危机的典型案例和有益经验,加强与有关国家、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探索金融危机下促进知识产权工作的有效途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国外知识产权高级人才,加强对重点产业知识产权状况的分析评估,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储备,加快知识产权战略布局,鼓励获取国外核心知识产权,加大海外力度,支持企业“走出去”。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知识产权大有可为。(知识产权报评论员)
最新资讯
-
12-29 1
-
09-01 0
-
05-10 0
-
08-28 1
-
08-14 0
-
04-1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