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期的关键角色——一论"发明专利授权量排行榜"带来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9-08-09 18:57:15


定期发布专利申请、授权相关信息和数据,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业务管理的一项常态工作。然而,日前公布的2010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前十位的内地省份、副省级城市及国内企业名单,却引起媒体较高的关注度。、、《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分别在突出位置和重要时段播发了长篇报道,并配发了评论、专题等,前所未有的宣传力度,再次引起人们对专利工作的关注与思考。
  
  “十一五”期间,我国专利申请继续保持跨越式增长态势。2010年度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百万件,达到122.2万件,专利授权量达81.5万件,比2009年分别增长了25.2%和40%。数据高增长的同时,发明专利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4.4%,授权量年均增长33.5%,继2009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首次超过国外后,去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27.9%,达到29.3万件,再创新高。同时,我国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也跃居世界第四位。正如有关媒体报道中所言:年度专利申请量突破百万件,高技术含量的发明专利量明显增多,标志着我国专利创造正在实现质的跨越,表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正在迅速拉近与专利强国的距离。
  
  各大媒体对专利数据的极大关注,缘于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形势和任务的深刻理解。“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主要目标部分,首次写入了“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这项指标意义重大,标志着发明专利的创造力和拥有量,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味着我国将更加注重创新投入,注重创新投入产出质量和效益。
  
  无疑,在转方式、调结构、保民生的关键时期,发明专利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发明专利最能衡量自主创新水平和能力,国际上也通常将发明专利的拥有量,作为区分一个企业是靠制造还是创造求生存的标尺,作为区分一个地区是以资源型模式或是创新型模式谋发展的依据。一项重要发明可以形成一批知识产权,可以培育新的市场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产业,带动一批企业发展。对于一个企业,拥有了发明专利就意味着抢占了创造新产品的先机;对于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拥有更多的发明专利,则标志着拥有更多的科技型企业,拥有更强的区域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中拥有更大的主动权。而没有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创造,缺乏核心技术发明专利,发展只能靠大量实物和劳动力资源投入,就只能在全球产业链的价值低端徘徊,其结局是市场受制于人,环境损失巨大,创造价值微薄,发展难以持续。
  
  统计表明,目前我国已有20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名列世界第一,工业增加值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但真正拥有核心专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比重还较低,大部分产品仍无法挣脱“三高一低”的樊篱,一些领域的主要技术和关键设备还需要依赖进口,国内相当多的企业还只能贴牌生产或被迫支付高额专利费,一些有优势的产品出口屡屡受到知识产权和技术壁垒的阻碍。现实逼迫我们,必须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创造一批具有高附加值的国际著名品牌。
  
  知识产权竞争决定着中国的未来。发明专利授权量榜单的发布,将促使各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在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低收益经济模式进程中,更加重视自主创新,更加重视专利的创造和运用,这必将对我国经济质量提高产生深远影响,发挥重大作用。(知识产权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