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授权模式为何没能让朗科持续成功?
发布时间:2019-08-24 05:46:15
随着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意识的不断提高,中国企业专利的申请数量也在增长。但在专利运营中,如何在短生命周期的创新中突破自我、实现更大价值,中国企业还显得较为稚嫩。
在中国本土企业中,深圳朗科科技公司是自主创新的领先企业之一。1999年,朗科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款闪存盘技术,并获得了中国计算机存储领域20年来唯一的原创性发明专利成果。
如今曾经让朗科引以为荣的专利盈利模式已经陷入困境之中。今年4月,朗科披露的上市后首个会计年度年报显示,2010年,朗科专利授权许可收入仅为1138.87万元,同比减少59%。2010年全年朗科在专利运营方面均没有新增专利授权许可方,,部分在准备中。因此,与前年同期相比,专利运营收入的降低对公司合并营业收入及利润产生重大影响。对此业绩,朗科在年报中坦言,“2010年公司经营业绩不太理想”。而在此之前,身兼董事长一职的创始人股东邓国顺已经率先辞职。
授权依赖症
朗科公司的网站显示,近年来,通过不断与专利使用者的接触和谈判,朗科公司已经成功摸索出三套行之有效的专利合作商业模式,即专利授权许可收费模式、专利/芯片模组/解决方案相结合的运营模式,以及专利与制造结合的运营模式。
在2010年初创业板上市时,曾有券商分析师认为,朗科拥有闪存产品中的大多数核心技术,并已经布局固态硬盘等下一代存储设备中的核心技术,是继Intel之后拥有固态硬盘专利数量最多的公司。随着朗科资金实力的增强,,预计2009~2012年,朗科专利授权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可以达到30%。
但当时也有人提出,专利盈利模式存在风险。“专利运营由于其毛利率极高,而具有较高的吸引力,但需要公司拥有对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准确的判断。”湘财证券研究员李元博在朗科科技上市不久后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
“企业拥有专利技术,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便拥有了对其他研发团队的排他性和竞争力,从而可以从专利中获取超额收益,这当然是件好事。”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刘春彦副教授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事实上,世界著名IT类公司都积极发展专利运营业务,像IBM、Intel、高通等均有专门的专利运营团队进行专利开发和运营活动。
不过,专利授权许可收入高达99.83%的毛利率,让朗科在尝到了甜头的同时,却也放松了在产品和生产能力方面的进一步拓展,给了其他企业迅速进入闪存市场的机会,并后来居上。
专利只是创新指标之一
“企业的专利,更多应该是市场开拓的辅助性手段,防止竞争对手的恶性竞争。”刘春彦说,“专利更重要的价值还是体现在产业化实施上,利用专利占领更大市场份额,确保企业自身的长远利益。”
另一方面,对于紧握闪存技术,试图树立高增长、高利润和创新技术公司形象的朗科,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工商管理案例中心主任助理刘丽娟也对其专利技术本身是否有市场前景表示了担忧。
刘丽娟在一份公开资料中认为,朗科的专利体系集中于闪存的USB连接技术。虽然在招股说明书中,朗科强调了未来全球闪存的销售量会继续增加,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通信技术和带宽业务的发展,网络数据存储和无线传输技术正日益替代纯粹的闪存技术,闪存的增长趋势正变得缓慢。
此外,专利本身的成长周期也是一大隐患。就专利盈利模式而言,专利申请、诉讼具有周期漫长、费用较高等特点,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专利收费大多数情况下需要通过诉讼予以解决,专利侵权人向专利权人主动缴纳专利费的情形很少。因此,、市场竞争环境、竞争对手行为、侵权行为方式等密切相关。因此专利盈利仍然可能呈现一定的不稳定性,进而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
“专利只是企业创新指标之一”,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战略管理系教授武常岐认为,“创新还有研发投入、新产品的开发等指标”,企业在产品生命周期短的行业发展,就更需要持续的创新。
转型路在何方
现有几百项专利的朗科希望未来布局一个“专利帝国”,其专利盈利模式的榜样是高通。这家美国企业是全球对专利授权最为依赖的企业。目前,高通拥有3000多项CDMA及其他技术的专利及专利申请,其核心技术专利超过600项;而在WCDMA的核心专利中,高通大约占了1/4。在高通过百亿美元的年营收中,专利收入占有很大比重。而高通所构筑的专利壁垒,也让手机厂商叫苦不迭。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专利授权成就了高通,但这种成功是建立在对产业链的过度开垦上,如今已经制约了它的进一步发展。高通的专利授权费用收益已经达到极限,世界各地反垄断的呼声此起彼伏,欧盟委员会甚至成立了特别调查小组,一旦垄断事实成立,对高通的罚金预计在10亿美元以上,相当于高通年营收的1/10。此外,高通还要被迫大幅下调专利授权费。
已经感受到了强大压力的高通,也开始考虑转型,并将希望寄托在“智能本”以及便携电视上。但业内普遍认为,缺乏服务意识及渠道经验的高通,能否打响转型之战还未得知。
刘丽娟认为,转型犹如接力赛,在产品和专利均有“掉棒”风险的前提下,朗科想做卖标准的一流企业,不仅要提升产品的销售能力和专利技术的可持续能力,更要跳出圈子思考整体的产业布局。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认为,IT行业的特点是产品生命周期短暂。据了解,软件产业周期为4~12个月;计算机硬件产品和电子消费产品为12~24个月,大的家电产品为18~36个月。“对企业来说,如果不把持续、快速创新作为一个强制性战略,等到发现自己产品过时,企业的市场份额会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在新趋势面前,企业要及时调整自己研发方向,“就像索尼也曾经在模拟技术方面做得很成功,也有很多专利,但在数码时代却被三星等企业追得很紧。”武常岐说,企业及时转型,最需要的就是克服和超越自我。(作者 刘琼)
最新资讯
-
08-06 0
-
08-16 1
-
08-31 1
-
02-18 1
-
08-16 0
-
08-1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