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欢喜让你忧的创业板企业专利运营
发布时间:2019-08-14 01:52:15
开版的话:
随着知识产权对创业板企业的影响不断加大,与登陆创业板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也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而在其他板块,上市企业也多是一些拥有专利技术、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如何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取得更佳业绩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为此,本报特开设“专利·创投”版,报道创新型企业在上市过程中的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新闻,此外还将介绍知识产权运营经验、破解知识产权运营难题等内容,为企业与投资者提供参考。
创业企业进军资本市场,对于初期投资者的回报和企业的继续发展都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在创业板企业上市之前的审核过程中,专利状况相当关键,可当企业上市成功,获得大笔融资,有人将资金投入到了持续的研发上,也有人“过河拆桥”,一朝变脸,撒手不管那些曾苦苦追求的专利,而是急于抛售股票套现。
业绩优良,
首批上市企业作为样本
开发新技术并非短短数月即可完成,而且专利申请的公开具有滞后性,鉴于此,对于上市距今时间不长的企业,我们尚无法获得足够的公开资料鉴别其在技术研发与专利运营上的投入。因此,记者将目光锁定在2009年10月首批挂牌上市的28家创业板企业上。
从现有数据看,首批28家创业板企业业绩总体表现优良,且好于创业板公司整体业绩水平。2010年度,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45亿元,较2009年度的98亿元增长47%;合计实现净利润23.54亿元,比2009年的18.5亿元增加27%。2011年第一季度,28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5.78亿元,同比增长61%;合计实现净利润5.5亿元,同比增长36%,总体营业收入增幅和净利润增幅均高于2010年度。在这样的总体形势下,有相当一批企业利用创业板筹资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同时,由于当前创业板市场高估值、高市盈率的特点,很多上市企业高管选择将手中持有的股份套现,甚至有部分高管为了减持不惜辞职以规避相关规定。业内专家向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指出,有的创业板企业依靠上市取得了重要的投资,这对其自身发展大有助力,可有部分企业上市就是为了“圈钱”,甚至上市之前就不惜伪造专利,突击申请专利,这样的企业即便上市成功,也不可能在对公司长远发展更为有利的技术研发上进行投入。因此,专家建议投资者,应谨慎鉴别公司经营者的行为倾向,避免投资成为部分高管牟利的来源。
不断进取,
申请与收购双措并举
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莱美药业)是28家首批上市企业中表现出色的公司之一。8月24日发布的莱美药业2011年半年报显示,至今年第二季度,该公司净利润与毛利率均创3年来新高。
2009年莱美药业提交给中国证监会的招股说明书指出,该公司当时已获得10件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另提交了14件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在2011年半年报中,莱美药业披露,公司获得了18件发明专利授权,其中“接枝纳米炭抗癌前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抗癌前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等8件专利是在上市之后获得授权的。仅2011年,该公司就提交了28件专利申请,同时获得3件发明专利授权。目前,该公司正在审查过程中的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共有37件。
莱美药业的专利运营并不仅限于依据本公司研发成果进行专利申请,他们还收购了湖南康源制药有限公司(下称康源制药)与四川禾正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禾正制药),在提高了毛利率的同时,也“笑纳”了两家竞争对手的专利。根据该公司2011年半年报以及记者进行的专利检索,康源制药拥有5件实用新型专利,另有2件发明专利已获公开并进入实质审查阶段——这7件专利或专利申请都涉及药品包装。禾正制药拥有3件发明专利,均涉及药品的应用或制备,其中2件涉及川芎油在治疗中的应用,另一件是“治疗泌尿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2011年上半年,莱美药业在研发上投入了1794.91万元。手握创业板成功上市带来的大笔资金和营业收入增长,莱美药业一边在本来的研发方向上扩大战果,一边收购竞争对手,获得了药品包装制备和中药方面的专利。其无形资产运营可谓拳拳到肉,值得其他企业借鉴。
急于抛售,
套现抽身罔顾创新
创业板上市之后,原始投资人的股份有一年的禁售期,期间不可上市交易。当一年期满,前期进入的风险投资或私募资金为回笼资金势必抛售股票,引起股价下跌,这在全球股票市场本属正常现象,因为职业投资者的目的就是利益。但是若公司的创始人、高管或技术骨干的抛售都显得急不可耐,那这家公司上市的缘由就很耐人寻味了。
乐普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乐普医疗)就是一家这样的公司。该公司在28家首批创业板挂牌企业中,减持套现金额居首——3名股东合计减持近5000万股,套现金额约15.5亿元。该公司董事、总经理、技术总监蒲忠杰在3月份减持1500万股,套现3.7335亿元。另外两名大股东也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该公司2009年上市前发布的招股说明书中,列举了当时拥有的36件专利。记者看到,其中35件是实用新型专利,仅1件是发明专利。在35件实用新型专利中,有6件目前已经到保护期。若按照该公司董事长孙建科的说法“乐普医疗是典型的高科技、高成长性优秀企业代表”,那该公司融资之后应加大研发力度,弥补技术短板,或收购其他公司。因为仅仅1件发明专利恐怕很难撑起一个“高科技、高成长”企业。
但事实却未必如此。记者通过专利检索得知,截至9月7日,以“北京乐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为申请(专利权)人的仅有1件“孔洞及聚合物共载的药物释放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另有1件“药物洗脱器械用纳米级孔洞药物释放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获公开并进入实质审查阶段,这两件专利申请分别提交于2006年和2007年。以“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为申请(专利权)人的有3件发明专利和1件实用新型专利获授权,但申请日均早于上市日期。
也就是说,乐普医疗上市后的近2年时间里,很可能没有提交任何专利申请,蒲忠杰也没有提交任何个人名义的专利申请。在该公司上市之前的发展过程中,蒲忠杰曾作为自然人以专利技术入股1008万元,但2003年3月之后,这位乐普医疗的总经理和技术总监就没有提交过专利申请。记者随机核查了该公司众多控股子公司中的“北京思达医用装置有限公司”、“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均无上市后的专利申请记录,仅“北京天地和协科技有限公司”在2009年12月提交了1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作者:刘阳子)
随着知识产权对创业板企业的影响不断加大,与登陆创业板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也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而在其他板块,上市企业也多是一些拥有专利技术、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如何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取得更佳业绩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为此,本报特开设“专利·创投”版,报道创新型企业在上市过程中的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新闻,此外还将介绍知识产权运营经验、破解知识产权运营难题等内容,为企业与投资者提供参考。
创业企业进军资本市场,对于初期投资者的回报和企业的继续发展都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在创业板企业上市之前的审核过程中,专利状况相当关键,可当企业上市成功,获得大笔融资,有人将资金投入到了持续的研发上,也有人“过河拆桥”,一朝变脸,撒手不管那些曾苦苦追求的专利,而是急于抛售股票套现。
业绩优良,
首批上市企业作为样本
开发新技术并非短短数月即可完成,而且专利申请的公开具有滞后性,鉴于此,对于上市距今时间不长的企业,我们尚无法获得足够的公开资料鉴别其在技术研发与专利运营上的投入。因此,记者将目光锁定在2009年10月首批挂牌上市的28家创业板企业上。
从现有数据看,首批28家创业板企业业绩总体表现优良,且好于创业板公司整体业绩水平。2010年度,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45亿元,较2009年度的98亿元增长47%;合计实现净利润23.54亿元,比2009年的18.5亿元增加27%。2011年第一季度,28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5.78亿元,同比增长61%;合计实现净利润5.5亿元,同比增长36%,总体营业收入增幅和净利润增幅均高于2010年度。在这样的总体形势下,有相当一批企业利用创业板筹资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同时,由于当前创业板市场高估值、高市盈率的特点,很多上市企业高管选择将手中持有的股份套现,甚至有部分高管为了减持不惜辞职以规避相关规定。业内专家向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指出,有的创业板企业依靠上市取得了重要的投资,这对其自身发展大有助力,可有部分企业上市就是为了“圈钱”,甚至上市之前就不惜伪造专利,突击申请专利,这样的企业即便上市成功,也不可能在对公司长远发展更为有利的技术研发上进行投入。因此,专家建议投资者,应谨慎鉴别公司经营者的行为倾向,避免投资成为部分高管牟利的来源。
不断进取,
申请与收购双措并举
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莱美药业)是28家首批上市企业中表现出色的公司之一。8月24日发布的莱美药业2011年半年报显示,至今年第二季度,该公司净利润与毛利率均创3年来新高。
2009年莱美药业提交给中国证监会的招股说明书指出,该公司当时已获得10件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另提交了14件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在2011年半年报中,莱美药业披露,公司获得了18件发明专利授权,其中“接枝纳米炭抗癌前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抗癌前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等8件专利是在上市之后获得授权的。仅2011年,该公司就提交了28件专利申请,同时获得3件发明专利授权。目前,该公司正在审查过程中的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共有37件。
莱美药业的专利运营并不仅限于依据本公司研发成果进行专利申请,他们还收购了湖南康源制药有限公司(下称康源制药)与四川禾正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禾正制药),在提高了毛利率的同时,也“笑纳”了两家竞争对手的专利。根据该公司2011年半年报以及记者进行的专利检索,康源制药拥有5件实用新型专利,另有2件发明专利已获公开并进入实质审查阶段——这7件专利或专利申请都涉及药品包装。禾正制药拥有3件发明专利,均涉及药品的应用或制备,其中2件涉及川芎油在治疗中的应用,另一件是“治疗泌尿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2011年上半年,莱美药业在研发上投入了1794.91万元。手握创业板成功上市带来的大笔资金和营业收入增长,莱美药业一边在本来的研发方向上扩大战果,一边收购竞争对手,获得了药品包装制备和中药方面的专利。其无形资产运营可谓拳拳到肉,值得其他企业借鉴。
急于抛售,
套现抽身罔顾创新
创业板上市之后,原始投资人的股份有一年的禁售期,期间不可上市交易。当一年期满,前期进入的风险投资或私募资金为回笼资金势必抛售股票,引起股价下跌,这在全球股票市场本属正常现象,因为职业投资者的目的就是利益。但是若公司的创始人、高管或技术骨干的抛售都显得急不可耐,那这家公司上市的缘由就很耐人寻味了。
乐普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乐普医疗)就是一家这样的公司。该公司在28家首批创业板挂牌企业中,减持套现金额居首——3名股东合计减持近5000万股,套现金额约15.5亿元。该公司董事、总经理、技术总监蒲忠杰在3月份减持1500万股,套现3.7335亿元。另外两名大股东也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该公司2009年上市前发布的招股说明书中,列举了当时拥有的36件专利。记者看到,其中35件是实用新型专利,仅1件是发明专利。在35件实用新型专利中,有6件目前已经到保护期。若按照该公司董事长孙建科的说法“乐普医疗是典型的高科技、高成长性优秀企业代表”,那该公司融资之后应加大研发力度,弥补技术短板,或收购其他公司。因为仅仅1件发明专利恐怕很难撑起一个“高科技、高成长”企业。
但事实却未必如此。记者通过专利检索得知,截至9月7日,以“北京乐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为申请(专利权)人的仅有1件“孔洞及聚合物共载的药物释放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另有1件“药物洗脱器械用纳米级孔洞药物释放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获公开并进入实质审查阶段,这两件专利申请分别提交于2006年和2007年。以“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为申请(专利权)人的有3件发明专利和1件实用新型专利获授权,但申请日均早于上市日期。
也就是说,乐普医疗上市后的近2年时间里,很可能没有提交任何专利申请,蒲忠杰也没有提交任何个人名义的专利申请。在该公司上市之前的发展过程中,蒲忠杰曾作为自然人以专利技术入股1008万元,但2003年3月之后,这位乐普医疗的总经理和技术总监就没有提交过专利申请。记者随机核查了该公司众多控股子公司中的“北京思达医用装置有限公司”、“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均无上市后的专利申请记录,仅“北京天地和协科技有限公司”在2009年12月提交了1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作者:刘阳子)
最新资讯
-
08-15 1
-
08-03 1
-
08-28 0
-
08-07 0
-
08-08 1
-
08-2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