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跻身世界科技大国之列专利和论文居世界前列
发布时间:2021-01-02 13:39:15
“十一五”期间,随着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也迎来了一个蒸蒸日上、成果丰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各项科技计划顺利实施,基础研究得到加强,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科技投入持续增加,科技实力不断增强,我国已跻身世界科技大国之列。在这期间,我们取得了“嫦娥”卫星奔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行、“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要成就,奏响了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强音。
一、《规划纲要》全面推进,科技计划顺利实施,创新体系建设取得进展
“走自主创新道路,。2006年初,,强调要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同年,我国正式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这一纲领性文件,这是我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对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的第一次全面规划,。它对未来15年我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总体部署,从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重大专项、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等方面确定了重点任务,明确了今后我国科技工作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为确保《规划纲要》实施,国家还制定了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等10个方面60条的配套政策。《规划纲要》及其配套政策的正式部署和全面推进,推动了一系列科技计划的组织实施,拉开了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的大幕。
“十一五”以来,以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集中解决重大问题的科技攻关(支撑)计划等主体性计划和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等产业化计划为代表的各项科技计划顺利实施。据初步统计,5年间国家共安排了8200多项“863”计划课题,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先进钻井技术与装备、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主要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共安排4800多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重点解决重大公益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问题,着力突破能源、环境、人口健康等技术瓶颈,为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提供全面有力的支撑。
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发展,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体制和机制保障。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稳固,以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加强。至2010年,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已有729家,是“十一五”期初的2倍;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5532家,比2007年增加1500多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010年研发经费投入共计超过1800亿元,是“十一五”期初的4.2倍,按相同口径计算,5年间年平均增长21.4%;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超过3.5万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将近50亿元,是“十一五”期初的1.5倍,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针对产业化融资困难的问题,国家还于2009年启动实施了新兴产业创投计划,支持设立了20家创业投资企业,推动了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科技投入持续增加,科技人才队伍不断扩大,跻身科技投入大国之列
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逐年增加。2009年国家科技财政拨款为3224.9亿元,是“十一五”期初的2.4倍,年均增长达24.7%;“十一五”以来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一直保持在4%以上。在加大国家财政扶持力度的同时,国家还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全社会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稳步增长,为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据初步统计,2010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达6980亿元,是“十一五”期初的2.8倍,年均增长23.3%,按汇率折算,预计有望超过德国,排到世界第三位;R&D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75%,比“十一五”期初增加了0.43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保持稳定增长,科技队伍进一步壮大。截至2009年底,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共有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和教学人员等五类专业技术人员2321万人,比“十一五”期初增长5.6%。同时,我国科技人力投入不断增加。据初步统计,2010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达252万人年,比“十一五”期初增长85%。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的科技人力资源大国。
三、基础研究得到加强,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技术市场日趋活跃
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基,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对基础研究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据初步统计,2010年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支出有328亿元,是“十一五”期初的2.5倍;而2009年用于基础研究的人力投入达到16.5万人年,比“十一五”期初增长42.6%。以基础研究作为重点资助对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基础研究的扶持力度加大,2010年安排各类项目资助金额近百亿元,全年资助面上项目13030个,比“十一五”期初增加近4000个;资助经费45.2亿元,比“十一五”期初翻了一番;单项平均资助金额34.7万元,比“十一五”期初增长了近10万元。同时,我国重点领域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5年间涌现出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发现一个新粒子、室温条件下具有超大塑性的块体金属玻璃材料的合成、亚洲人二倍体基因组测序完成、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状况查明等一系列具有原创性和广泛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显示出我国在一些领域的基础研究已达到较高水平。
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初步统计结果显示,我国以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在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6156亿元,是“十一五”期初的2.2倍。同时,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尤其是在2009年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扭转了效益下滑的局面。据统计,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6868亿美元,比“十一五”期初增长65%;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份额为31.4%,比“十一五”期初增加了2.8个百分点。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进一步推进,产业集群加速形成。截至2009年底,全国56个国家高新区内企业数已有5.4万家,从业人员815万人,分别比“十一五”期初53个高新区时增长了28%和56%;总收入和总产值分别达到7.9万亿元和6.1万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期初的2.3倍和2.1倍。2010年国家又陆续批准建设了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至年底时全国高新区已达83个,这将对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起到更好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最新资讯
-
10-16 2
-
12-09 1
-
08-21 0
-
02-24 1
-
08-24 1
-
08-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