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凸显我国对自主创新的重视

发布时间:2020-11-12 06:23:15


  我国“十二五”规划在发明专利目标方面提出了“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3.3件”的目标。在发达国家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宏伟的目标。然而,在人口居世界第一的我国,尽管相对数量不大,但绝对数量却是不可小视的。在我国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正在大力推进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政策环境下,以及我国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不高、发明专利在整个专利申请和授权中的比例偏低、核心技术缺乏的现实中,实现这一目标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笔者认为,这一目标明确了今后我国需要大力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在发明创造中,发明专利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我国专利制度实施20多年以来,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在整个专利申请和授权中的比重有限,这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技术研发能力特别是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不足的现实。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知识产权制度需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知识产权创造则是基础性的问题,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激发我国发明创造者从事发明创造的积极性,研究开发出更多更好的发明,是有效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保障。《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2011—2020)》在“战略重点与保障措施”中也提出了要鼓励更多的创新成果形成专利权,提高专利拥有量和质量,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权化。应当说,“万人3.3件”目标为我国“十二五”期间知识产权创造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

  目标是振奋人心的,关键在于采取有效手段加以实现。笔者认为,实现该目标,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要将目标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以此转化为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发明创造者积极投身于发明创造以及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发明创造的无穷动力。

  同时,目标的实现需要重点解决当前影响我国发明创造的瓶颈问题,理顺科技与经济的关系,大力强化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和专利意识,推动企业重视技术研发工作和专利确权,并完善我国激励创新和专利确权的制度和机制。为此,在应对策略方面,需要高度重视以下几点:第一,创新意识和专利意识的普及和强化问题。“万人3.3件”目标实质上也是一个创新目标,因为发明专利代表了先进的创新成果和创新方向。只有创新意识提高了,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投入具有创新特征的发明活动中去。但是,创新意识并不等于专利意识,具备专利意识的人才会进一步将创新的发明成果通过提交专利申请的途径确权。据调查,我国相当长时间内每年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达数万项,但提交专利申请的比例不及30%。即使是在授权专利中,实现产业化的也不到15%。第二,科技体制的理顺和改革问题。我国目前大量科技人员和研发基地集中于高校和科研院所,而其是从事发明创造的主要阵地之一,如何将目前的科技管理与专利管理、创新管理与知识产权管理有效结合,激发其从事发明和专利确权的积极性,是实现“万人3.3件”目标的重要保障。第三,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和从事发明的一个主要阵地,通过强化企业专利战略实施,也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我国企业拥有一定数量的专利,在2008年我国拥有的有效专利中企业占43.1%,这其中国内有效发明专利又占到了46%。2009年,我国企业提交的专利申请约占国内专利申请总量的40.4%。但不能否认的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仅占万分之三,只有约1%的企业获得授权专利,这一现实表明了企业在发明专利中还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何大幅度提高我国广大企业投身于技术研发的积极性和专利保护力度,也是实现“万人3.3件”目标的重要保障。(知识产权报 作者 冯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