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商标:亟待开发的金字招牌
发布时间:2019-08-18 19:48:15
我市是农业大市,农业历史文化悠久,自然和人文因素多样,特色农产品门类众多,与此密切相关的可开发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资源比较丰富。如何开发和运用农产品商标和证明商标载体助推农业块状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推进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成为当前一个难题。
我国自1994年开始把证明商标纳入商标法律进行保护以来,我市政府和市工商部门都非常重视证明商标的培育、注册、使用、管理和保护工作。业内人士把证明商标的价值概括成一个形象的公式:即地方特产+文化+法律保护=证明商标,其意义不言而喻。获得证明商标的商品一般都拥有可以证明其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等专门历史,具有象征性产业特征。据我市工商局商标科科长李枫林说,自2002年12月起,我市的“霍山黄芽”、“皖西白鹅”、“六安瓜片”和“舒城小兰花”4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先后获得核准注册,拥有数量在全省排列首位,我省仅有12余件。
证明商标点石成金。一般普通商标使用中仅富一个企业或一个经营者,而证明商标富裕的是一方百姓,带来的经济价值无法估量。“六安瓜片”等证明商标的管理和使用,带动了产业的发展。六安瓜片生产面积由上世纪80年代的2.2万亩,发展到现在的30万亩,产量由2000年的1050吨增加到2006年的2620吨,增长了10多倍,价格由每公斤的20-30元,上涨到现在每公斤100-2000元,茶叶产值已达到7.86亿元,成为区域内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茶叶收入是山区农民主要经济来源,随着“六安瓜片”茶叶产业的壮大,带动茶农收入稳步增长,六安瓜片茶叶的收入占茶农收入的90%以上。据调查,六安瓜片茶叶收入户均增长5000元以上,独山镇詹冲村190户茶农收入超过1万元的120户,超2万元的就有70户,其中产茶大户李建根的瓜片收入达4万元,山区茶农通过六安瓜片开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有关统计显示,几年来,六安瓜片证明商标所有人先后许可了符合条件的260多家企业使用“六安瓜片”这一证明商标,并签订了《六安瓜片证明商标使用许可合同》。“霍山黄芽”证明商标所有人也先后许可了符合条件的130户企业使用其证明商标。“舒城小兰花”注册1年余来,目前已授权108家许可使用,占舒城县茶叶经销商80%,推出新款包装37种,每公斤茶叶价格上扬50元以上,证明商标的品牌效应初现。
从已注册的4件证明商标的使用情况来看,霍山黄芽、六安瓜片、舒城小兰花等在本行业中已得到了广泛使用,而“皖西白鹅”由于使用的3户企业,1户已倒闭,另2户一直没有交付使用费,使得该商标现在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由于证明商标巨大的经济价值,能为使用者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一些不法商贩为了牟利,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擅自使用“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等证明商标。对此,市工商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保护证明商标专有权专项整治活动,我市已立案查处了11起侵犯“六安瓜片”专有权的商标案件,没收销毁其包装、商标标识6万多套,劣质六安瓜片5000多公斤,罚款8.75万元。
就我市证明商标的使用情况来看,主要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虽然工商部门在宣传地方名牌商标上做了大量工作,但行业协会对品牌的形象宣传、产品宣传力度及把品牌做大做强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在商标许可上,产业协会的管理需进一步规范。主要对销售商的授权使用较多,包装物印制种类繁杂,为销售环节的商标侵权提供了可乘之机,影响了产品的质量;三是经营模式和经营规模亟待改进和提高。“公司+农户+商标”的结构模式没有很好地规范落实;四是品牌个性化、品质独特化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实现产品由低技术含量向高技术含量转变和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有待进一步规划;五是行业协会的统筹协调能力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李枫林分析,虽然我市证明商标数量位居全省之首,这与我市农业资源丰富,物产富饶分不开的;但是,我市还有一些特色区域品牌没有注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些特色产品的历史遗产价值和市场价值。比如苏埠大麻、霍山石斛、瓦埠湖银鱼、寿县板桥草席等,这些都是应该争取申报的证明商标。商标意识淡薄,生产、加工者存有守旧心态,也是当前证明商标申请和使用中的一个弊端。
由于商标注册工作滞后,辛辛苦苦创下的品牌,有了知名度,却被他人抢先注册的事情在我市屡有发生,我们应引以为戒。业内人士认为,要挖掘证明商标的巨大经济价值,进一步发挥其在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尤其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如何培育、开发和使用证明商标,成了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最新资讯
-
08-11 0
-
08-28 0
-
08-11 1
-
08-13 2
-
03-01 1
-
09-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