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的刑事诉讼的主体
发布时间:2019-11-18 23:00:15
在刑事案件审理中,为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不被侵犯,确保司法审判的结果不受不公正的影响,对于刑事诉讼的主体也是有明确规定的。因此,想必大家想知道,关于法律规定的刑事诉讼的主体?接下来由小编详细为您介绍!
一、法律规定的刑事诉讼的主体
刑事诉讼主体是所有参与刑事诉讼活动,在刑事诉讼中享有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的国家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其中承担基本诉讼职能的专门机关和当事人是主要的诉讼主体,其他诉讼参与人是一般诉讼主体。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我国刑事诉讼主体包括三大类:
1、是代表国家行使侦查权、起诉权、审判权、刑罚执行权的国家专门机关,包括公安机关、、军队保卫部门、、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
2、是直接影响诉讼进程并且与诉讼结果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诉讼当事人,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3、是协助国家专门机关和诉讼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其他诉讼参与人,包括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等。
二、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回避主体包括什么
申请回避权是诉讼当事人享有的一项权利。
在诉讼中,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或勘验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
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当事人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当事人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不直接享有申请回避权,需要当事人的授权。
司法人员因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有某种特殊关系而不得办理该案件。,以有利于案件的公正审理。
三、刑事诉讼的审理期限
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有以下几种情况:
1、20日: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审理期限为20日。
2、1个月,1.5个月:即:1+0.5=1.5个月审限为1个月至迟不得超过1.5个月的案件:
(1)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刑事公诉案件;
(2)被告人被羁押的;
(3)第一审刑事自诉案件和第二审刑事公诉;
(4)刑事自诉案件的期限为一个月。
3、3个月或3.5个月,延长2个月:1(1.5)+2=3(3.5)个月审限为1个月经院长批准可以延长2个月的案件: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2个月。
4、4个月或4.5个月:即:1(1.5)+2+1=4(4.5)个月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
(1)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2)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3)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4)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审理期限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5、5个月或者5.5个月:即是:1(1.5)+2+1+1=5(5.5)个月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刑事上诉、刑事抗诉案件,经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审理期限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6、9个月:即:6+3=9个月6个月,延长3个月: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未被羁押的第一审刑事自诉案件,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以上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法律规定的刑事诉讼的主体的内容,由此可知,包括公安机关、、军队保卫部门、、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等。如有其它疑问,欢迎向网站发布咨询。
最新资讯
-
08-17 1
-
08-13 0
-
08-10 0
-
08-10 0
-
08-17 0
-
10-0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