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挥知识产权经济的“后发优势”

发布时间:2019-08-04 15:50:15


  后危机时代,知识产权经济如何发挥其独特优势,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抉择?这无疑是当下各地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记者就此与我国最早提出并从事“知识产权经济”研究的专家、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郭民生博士进行了一番对话。

  记者:记得最早报道您提出知识产权经济的概念,是在2004年3月。此后,您又深入挖掘和诠释了知识产权优势、知识产权文化、知识产权产业及其商业模式等全新而系统的理论概念体系。我刚得知,您的新著《通往未来的制胜之路——知识产权经济及其竞争优势的理论与实践》7月初已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

  郭民生:是的。2004年,我关于这个概念的认识还刚刚萌芽。那年春天,河南滑县有一个农民发明家,叫李官奇,他获得第八届中国专利金奖,从北京载誉归来,受到了家乡人民的热情欢迎。这位只有高中学历的农民潜心10年发明的大豆蛋白纤维被国际纺织界称为 “第八大人造纤维”。此时的他,以10多项专利技术入股,身兼上海、常熟、绍兴、遂平等5家纺织企业的董事长、大股东,成功走出了一条知识产权资本运营的专利产业化之路。“李官奇们”的传奇,引起了我深思、总结和探索。2007年12月底,我在华中科技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就是《知识产权经济及其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与对策研究》。

  记者:作为最早提出“知识产权经济”概念的人,您的看法应该是最权威的。

  郭民生:我给“知识产权经济”下的定义是:由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演化进程中客观存在的一种以知识产权资源作为主导生产要素,政府、法人与公民依靠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政策法律和世贸规则,在创造(创作)、管理、保护和运营知识产权资源,并对资本、人才及其他有形资源进行市场配置、集约经营、管理创新和财富创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自身运行规律、独特运营技巧和良好发展前景的全新经济形态。知识产权经济具有特征垄断性、利益性、主体性、外延性和关联性。

  记者:您是一个专家,同时您又是知识产权局局长,请您谈一下知识产权经济在河南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吧。

  郭民生:“知识产权经济”概念一经提出,就在国内引起了一定轰动。2004年出台的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在全国率先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知识产权经济”的战略举措,把知识产权战略与“科教兴豫、人才强省、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全省知识产权工作的地位得到了历史性提升。

  如今,知识产权经济已经基本被国内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专家、学者所接受,并在越来越多的场合被提起和引用、应用。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对“知识产权经济及其优势”理论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理论“为提升国家及区域核心竞争能力、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找到了一条可供实践的制胜之路。”

  记者: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更加凸显知识产权经济的核心价值,应该如何发挥知识产权经济优势应对这场危机?

  郭民生:河南省知识产权局曾对全省原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拟在创业板上市企业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专题研究,组织召开了一次“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作研讨会”。调研结果表明,不同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差别很大,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面和影响力度差别很大。

  比如洛阳轴研科技和洛凌轴承,同样是轴承生产企业,洛凌轴承的规模远大于洛阳轴研科技,但全国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洛阳轴研科技公司累计申请专利318项,其中发明128项,参与标准制定57项,为“神舟”系列飞船、嫦娥登月工程以及卫星、、核反应堆等国家重大项目提供关键性轴承产品和重要技术支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以上,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品及技术服务总收入达到公司总收入的74%以上,荣登2009年度《福布斯》中国最具潜力中小企业200强;而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洛凌轴承收入同比增长仅有10%。

  事实证明,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知识产权经济及其竞争优势明显的企业、产业和区域,不仅能够有效地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且也为其在未来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积累了后发优势。

  记者:在您的书中谈到:“自然资源最终是会枯竭的!唯有知识产权资源才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知识产权是一种战略经济资源!其重要性不亚于粮食、石油与金融安全!”,请您谈谈知识产权经济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

  郭民生:要实现经济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唯有知识产权先行。因为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迫在眉睫,发展知识产权产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是我们不二的选择。

  故此,我们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消除资源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通过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为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机制和环境支撑,全面提高政府和市场经济主体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作为促经济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路径,将人力资源优势和创新优势转化为知识产权资源优势,实现过去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实现“知”与“资”的互换,使知识产权资源优势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