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增长方式”之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提升中国“智造”水平

发布时间:2019-08-03 17:21:15


,近两年我国经济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中的薄弱环节与内在矛盾日益凸显,产业结构调整已是刻不容缓,也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中国“智造”水平,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不仅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而且需要知识产权在其中发挥应有的支撑作用。 产业发展矛盾日趋凸显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产业发展、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式的冲击。 从我国近些年的产业发展状况来看,由于缺乏先进的技术支撑,体现在三次产业方面的突出问题包括,第一产业不稳,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第二产业不强,虽然有个别行业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大多数技术相对落后,呈现“中国制造多,中国创造少”的格局;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产值比重只有40%,特别是和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相适应的现代第三产业即现代金融、现代保险、现代信息业等发展严重滞后。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必须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飞跃。其中,发挥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支撑作用不可或缺。 行业是产业链条上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水泥、钢铁、建材、造纸、汽车等行业的生产能力已居世界第一,但由于在很多关键技术上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行业大而不强的问题普遍存在,因此,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如水泥行业虽已连续多年产能居世界第一,但该行业“三高”特征明显。据统计,按照我国现有水泥产能计算,采用落后生产技术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近2亿吨,占全球水泥行业排放二氧化碳总量的近20%,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有关部门主张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要加大技术改造及研发力度,通过自主创新,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来破解产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其实,不仅是水泥行业,钢铁、造纸、汽车等行业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不久前撰文表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产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总体上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中低端。中国工业发展的条件和动力正在发生重要变化,要把经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切肤之痛转化为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动力,抢抓发展机遇,推动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由大变强。 知识产权支撑产业调整 回首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挑战,、。先后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无不旗帜鲜明地将自主创新、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应有之义。事实上,正是由于这些举措的贯彻落实,才使得我国经济实现了“保8”目标,全年累计增长8.7%,为经济连续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进入2010年,,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现代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其中的重点就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要实现上述目标,无不需要高新技术及知识产权的支撑。 根据我国产业现状看,产业调整的紧迫感已经逐渐渗透到位于产业末端的企业中间。例如,面对我国造纸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的“三高”状况,有关企业加大了技术改造的力度。例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第四批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的山东华泰集团,针对以往造纸生产中的高污染、高能耗的问题,持续强化自主创新,围绕生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成功研发出节能降耗系列新技术,实现了节能、降耗、环保的目标,并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70余件专利申请。华泰集团董事长李建华向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表示,凭借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成功度过金融危机难关,展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众多类似的事实足以说明,一方面知识产权的支撑作用功不可没,另一方面只有调整与创新,才能实现良性循环与发展。 面对日益加剧的竞争,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又一重点和途径。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的支撑作用,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同样体现得十分突出。近年来,我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扶持。2010年1月11日召开的国家科技奖颁奖大会上,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奖成果占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获奖成果的36%。截至目前,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方面已有一定储备,有的与国外差距很小甚至同步,部分领域还具有领先优势。以归属信息产业的物联网产业为例,我国这个领域的技术研发已有10年,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在知识产权、标准制定、应用示范等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IPv6互联网,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为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许春明教授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十分激烈,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上,发达国家在华专利部署不断增强,因为在华专利部署正是发达国家在我国获得战略性竞争优势的最主要手段。对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认真对待,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有关专家认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完成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首先要认清制定产业结构调整中知识产权战略的形势。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势看,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已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其在科技、经济领域夺取和保持国际竞争优势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中国巨大的供需市场为知识产权的许可、转让等技术贸易提供了无限空间,并且中国势必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战略重地。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应注重发挥知识产权战略的引领作用。4月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在北京会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杰弗里·奥尼亚马时表示,中国一直把发展摆在第一位。当前中国正在着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目标又是手段,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产权是支撑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中国知识产权报 赵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