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增长方式”之一:调整经济结构 向智力资源要生产力

发布时间:2019-10-15 16:13:15


编者按:2月初,: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知识产权作为强有力的法律手段和政策工具,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将如何作为?本报特推出系列报道,与读者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虽没有拖累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却给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沉重的一击。2008年底全球市场萎缩,广东珠三角地区出口加工型企业普遍减产,迎来“企业倒闭潮”和“民工返乡潮”。2010年初全球经济乍暖还寒,珠三角又遭遇季节性、结构性的“民工荒”。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在危机中暴露无遗。 今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成为各项工作的重心。专家认为,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关键是要由原来的依靠物质消耗转化为依靠知识驱动,创新驱动,依靠知识产权制度,向智力资源要生产力。 昔日优势成为今日弊端 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发展加工贸易,用市场换技术,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我国8亿左右的劳动力人口,沿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的发展模式,生产了世界上最多的衬衣、鞋子和玩具,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日、德,成为第四大经济体。 然而,“三高一低”的发展模式早已亮起红灯。以能耗为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却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目前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相当于美国的60%,但经济总量不到美国的15%。我国石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的对外依存度均超过50%,眼下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铁矿石价格谈判困难重重,一旦能源过分依赖进口加剧,。与高能耗并存,能源紧张、环境破坏、劳动力工资停滞不前以及日益频繁的反倾销贸易争端等系列问题接踵而至。 这一模式下的中国经济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其脆弱性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暴露无遗。港资企业合俊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玩具代工企业,为全球五大玩具品牌中的3家代工制造,但危机之下面临市场萎缩、人民币升值压力和成本上升,2008年底其在东莞的2家玩具厂同时宣布倒闭。据了解,在中国贴牌生产的1个芭比娃娃,美国市场价格为10美元,但在中国的离岸价格只有2美元。这2美元中除去1美元的管理费和运输费,0.65美元的材料费,最后中国生产企业只能赚取0.35美元。靠这样的微薄利润,我国用上亿件衬衣出口换来1架飞机。没有前端的技术研发和末端品牌营销,成为中国制造的软肋。 珠三角在危机中的遭遇敲响了警钟:主要依靠物质消耗投入的经济增长,既难以持续,又不堪一击。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义平向记者表示,如果说在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我们靠传统的比较优势完成了必要的积累,那么,在经济已经有了一定发展程度的今天,我们则应当加紧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升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知识经济有赖知识产权 当失去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消耗的优势后,要通过要素投入结构的改变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唯一可行的便是更多地向知识、向智力资源要生产力。基于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基础上的经济,早在上世纪末,就有学者将其定义为知识经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季松教授表示,与劳力经济和资源经济不同,知识经济通过智力资源去开发丰富的、尚待利用的自然资源,逐步取代已经面临枯竭的自然资源,节约并更合理地利用已开发的现有自然资源。 知识经济环境下,“人的智力”成为第一生产要素,知识、信息等无形资产成为主要的要素投入。这类要素投入具有非稀缺性、非排他性与非消耗性等特点,其生产率远远高于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不少经济学家指出,“自然”在生产中的作用可以归结为收益递减,但“人”的作用是收益递增的。 专利是衡量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智力成果,也是无形资产投入要素之一。以专利为例,根据美国2009年十大最具创新力公司的统计,按每件专利的利润计算,通用电气排名第一,每件专利带来1130万美元利润。思科公司每件专利带来660万美元的利润;惠普位居第三,每件专利带来630万美元利润。我国2010年15个专利金奖获奖项目截至项目申报时,销售额累计也超过400多亿元,创造利润累计166亿元。 知识经济下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集成电路、计算机软件、多媒体等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速度加快,人类认识资源的能力、开发富有资源替代短缺资源的能力大大增加,科技发展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推动力。目前,美国、日本、芬兰等创新型国家其科技进步贡献率都在70%以上。近年来,我国科技实力大幅提升,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跃居世界第一。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科技的支出同比增长30%,达到1512亿元,但由于底子薄,差距依然存在,我国目前科技进步贡献率约为40%。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形成了产业化经济,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形式。以文化产业为例,美国好莱坞电影产业、日韩动漫产业摈弃传统工业的劳动密集式制造,主要依靠创意群体的创造能力和技术水平,成为日、美、英、韩等各国在经济危机中自救的支柱产业。美国的“米老鼠”和“小熊维尼”、韩国的“流氓兔”、日本的“hello kitty”享誉全球。“hello kitty”创造了覆盖动漫、电影、图书、玩具等多个领域的产业链,仅多方授权使用费用就能支撑着拥有其形象权的3家上市公司。我国也逐步认识到文化产业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于去年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鼓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国内也开始涌现出依靠创意打造动画、电影、各类衍生品产业链的国产动画《喜羊羊与灰太郎》等优秀动画作品。 劳动力经济的局限性,资源经济的不可持续,促使我们加速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如上所述,资产投入无形化、高科技产业支柱化、知识利用产业化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知识产权制度作为基本保障。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律与知识产权系主任李顺德指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知识经济实现资产投入无形化的基础,是智力资源作为资源配置第一要素的法律条件,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催化剂和助推器。 要通过改变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也就意味着要加大知识、科学技术等智力要素投入,取代传统的自然资源等物质投入。而知识、科学技术等智力要素往往以知识产权的形式转化为无形资产投入经济运行,这就决定了知识产权在将知识、科学技术转化为资产、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多次表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必须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转化为主要依靠智力资源,依靠知识驱动,依靠创新驱动。而只有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才能有助于知识产权形成财富,纵横驰骋于知识经济天地。(中国知识产权报 刘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