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电池337专利案尚存变数

发布时间:2019-08-24 07:22:15


  邹国荣在等,王敬忠在等。

  一位是美国霍金豪森律师事务所擅打美国337调查案的律师,。他们在等的,是一份来自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的重审通知。

  三年来,他们一直在为应对美国劲量电池向ITC提出的337调查奔波。今年1月,国内媒体曾广泛报道中国电池终在美国337调查中大获全胜的好消息。

  但3月30日,,所谓“大获全胜”的报道并不准确,,至于重审将会有什么结果目前还不知道。

  “因为时差的关系,ITC的通知应该明天早上就能收到了,”邹国荣律师4月3日告诉记者,“只有看到通知才能知道ITC决定采用什么样的重审程序,也才能据此估算费用。”

  3年应诉走到最后一步

  “这个案子的整个过程比较周折。”李成钢副局长说。他表示等到重审有点眉目的时候,才方便对电池337调查案件做具体评价。

  2003年4月28日,美国劲量电池公司向ITC提出337调查申请。5月28日ITC对24家被控侵犯了劲量电池709专利的24家外国公司正式立案发起337调查,其中包括7家中国内地电池企业和2家香港企业。

  按照美国关税法第337条款,如果美国国内企业认为进口产品侵犯了美国的专利权知识产权,而该产品在美国又有同样的企业在生产和制造,或此类企业正在筹建中,即可申请ITC发起337调查。

  “相对于国人比较熟悉的反倾销而言,337调查不是打产品而是打知识产权,摩擦的层次更高一些。”李成钢说,“而且337调查的裁决措施中有一种普遍排除令,即包括被告进口产品在内,将来自该进口国的所有此类产品全部禁止,这个杀伤力非常强。”

  2004年6月,ITC行政法官初裁认定中国电池侵犯劲量电池709专利;经过中方申请复议,ITC在当年10月的终裁中推翻初裁结论,认定709专利无效;,要求撤销ITC裁决,中国企业作为干预方加入诉讼;今年1月25日,,判决ITC重新审理此案。

  “对中国电池而言,劲量709专利根本就是‘垃圾’专利,这场保卫战我们已经走过艰难的99步,只剩下最后一步了。。

  案件依然有变数风险

  王敬忠告诉记者,由于目前还没有接到ITC重审的正式通知,因此还没有召集行业会议,一旦4月初接到ITC通知,协会将立刻着手应对工作。

  “一是介绍重审程序,二是动员企业应诉,三是讨论费用分摊问题。希望电池企业能用长远目光,像以前一样积极地把案子继续打到底。”王敬忠说。

  记者就此咨询了代理此案的美国霍金豪森律师事务所律师邹国荣。邹国荣律师表示,现在中国电池企业面临着继续打下去还是退出的选择,如果继续打下去还要投入一定费用,而如果退出则有可能前功尽弃,要么放弃美国市场,要么向劲量交巨额专利许可费。

  据了解,从最开始应诉到现在一路走来,中国电池企业光律师费已经花了300多万美元。邹国荣律师说,继续打下去需花多少钱,要看即将收到的ITC重审通知,看ITC选择什么样的重审程序,如果是从头再来一遍的全面复审,中国电池企业的花费无疑不是一笔小数目。

  实际上,尽管业内公认劲量公司的709专利实际上并无多大玄机,但劲量公司却凭借337调查的高额费用和严厉措施“吓”倒不少企业。此次337调查中的其他国家的电池公司,也基本上以支付巨额专利许可费而与劲量达成和解。

  邹国荣律师介绍说,,而只是因为既不同意原告劲量的诉求,也不同意被告ITC的辩解,。

  “就像打仗一样,我们手里握着必胜的武器但不使用一样会战败,如果中国企业自己都不争取到底的话,ITC很有可能做出不利判决,改变上次终裁结果的变数依然存在。”他认为。

  考验电池企业的关键时刻

  按照邹国荣律师的估计,ITC的重审可能有三种方式,从简单到复杂依次为:

  ITC直接作出重新判决,ITC审理后再重新判决,ITC经过调查、开庭、行政法官初裁等全部程序后再重新判决。

  “我对程序上的问题一点都不担心,对继续下去打赢案子也很有信心。”邹国荣说,“关键的因素还在于中国企业自身,能否放弃应对337调查中的侥幸心理,用长远眼光来重视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开始应对337调查以来,在ITC初裁失败、别国被告企业选择和解等情况下,我国国内企业确实都遇到过极大的困难。一案的输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改变企业不够重视知识产权的观念。

  一直负责应诉企业联络工作的中国电池工业协会高级工程师曹国庆认为,和当初2003年相比,中国电池企业目前面临的局势已经大不相同。当初只是从道理上认为我们应该能打胜仗,现在ITC曾经做出的判决也从事实上给了中国企业信心。

  “现在继续打下去,赢的把握比当初是大得多得多了,中国企业应该乘胜追击。”曹国庆说。

  法制网·陈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