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重大工程与知识产权建设联动,尝到甜头—— 为智慧穿上“防护服”

发布时间:2019-08-08 12:49:15


“深海筑坝”、“地基加固”、“污水处理”……这些建设工程计划书上的常用词,如今正频繁出现在一份又一份专利申请书上。

  自从去年本市决定在重大工程中加强知识产权渗透以来,卢浦大桥、磁浮列车、轨道交通、洋山深水港等工程相继获得成功,其中,知识产权“护航”功不可没。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就是为自己的技术创新加上“密码锁”、穿上“防护服”、辟出“绿色通道”。

  被民工告“侵权”,国企吃堑长智

  一家有上百年历史的骨干国有企业曾经被一个为它打过工的民工状告“侵权”。说起这桩几年前发生的荒唐事,上海航道局毛志铨工程师又好气又好笑。

  原来,该局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创造了一种把沙装进无纺布袋,以保护堤坝的方法,收效显著。不料,七八年后那名民工抢先申请了专利。幸而经过翻箱倒柜终于找到当时的原始图纸,证明航道局“出生”较早,技艺更先进,这才避免了巨额赔偿。可是,半年的时间和大量的精力,谁来补偿?

  “吃一堑、长一智,现在,我们一旦形成新的技术就立刻申请专利。两年里,我们申请了11项,其中8项已经获得授权!”毛工自豪地告诉记者,2001年,通过与兄弟单位合作,该局成功地把一艘载重2.7万吨的二手货轮改装成1.25万立方米舱容量的自航耙吸挖泥船,并在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中一举成功。“单单这个项目就诞生了3项专利呢!”把成果装进“密码箱”,就可免去后顾之忧。

  他人专利失效,磁浮专利跟进

  让磁浮车“飞”起来,成本要多高?有关人士透露,若非提前穿上了知识产权“防护服”,这个价格起码还要涨上亿元!

  磁浮上海示范线建设需要一种特殊钢材近万吨,工程指挥部发现,国外某公司上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等国申请的专利已经失效。他们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技术升级组合,不仅成功申请了专利保护,更阻止了对方漫天要价,避免了近500万元损失。

  上海科研人员为解决轨道结构不均匀沉降而专门研制的一种新型支座,价格比国外产品便宜20%,如果直接进口,得一下增加近3亿元开销!更叫人开心的是,现在已有德国厂商主动前来商讨产权使用事宜。

  手续繁多周期长,建立“绿色通道”

  专利申请周期太长,重大工程项目能不能享受优待?手续太多,代理机构可不可以“一站式”服务?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陈志兴局长透露,本月19日即将开园的上海市知识产权园集版权、专利、商标等于一身,正是一个大家期待已久的知识产权“一体化”平台。

  在日常的“绿色通道”上,市知识产权局将通过与上海专利代理协会合作,,并和这些单位内部培养的专利工作者合作。市知识产权局还计划编制一系列实际操作指南和手册,供专利申请者“按图索骥”。若项目特别重大,相关机构可以特批“捷径”供其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