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柴:专利打造竞争力 申请量连续五年居广西企业第一
发布时间:2019-08-12 10:18:15
在许多企业眼里,专利是个让人敬畏的领域。然而,“十一五”期间,玉柴集团专利申请量为1000多件,授权量约700件,授权量达到了申请量的70%,专利的申请量连续五年位居广西企业第一,发明专利申请量也大幅提升,成为广西和行业内的专利大户。其中,“四气门柴油机气缸盖卸荷槽”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是广西近年获得“中国专利奖”的13项专利项目之一;YC6J、YC6G系列柴油机获得中国汽车报授予的“中国汽车自主创新成果创新奖”。
凭借专利,玉柴在市场上打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2010年,玉柴拥有专利的新产品销售收入累计有90多亿元,约占销售收入的40%。
系统专业的工作机制
玉柴能在专利领域里游刃有余,其重要原因在于具有自身一套较为系统、专业的专利工作机制,并形成浓厚的全员关注专利保护的氛围。
近年来,玉柴专利工作系统规范化,健全了专利组织管理体系,把专利管理纳入公司的规章制度,开辟知识产权培训园地,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宣传。同时,开展“知识产权周”、知识竞赛等活动,每年都开展专利知识专题培训,聘请专家、专利利用代理机构点评专利技术交底书的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评专利申请的要领和技巧,使一批专业技术人员的专利申请技能、专利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专利申请数量和受理审查通过率也不断提高,形成了全员注重保护专利的氛围。
为了推动专利申请工作,玉柴建立了专利申请激励机制。每年对专利工作都投入300多万元,用于专利申请代理、培训、专利维护以及奖励先进人员等方面,提高了公司员工特别是技术人员专利申请的积极性,在公司内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
与此同时,玉柴注重点面结合布局,形成产品专利保护池。从产品研发立项开始,玉柴就酝酿专利申请布局,形成产品专利池保护模式。玉柴通过专门的研究分析,对产品的专利保护实行点、面结合的专利申请布局,做到整体和局部专利,整机、系统、零部件各板块之间的专利申请相结合,形成对整个产品有效保护并能有效协调的专利保护池。
2009年玉柴发布了世界首台“可再生空气混合动力发动机”的专利保护。玉柴在组织有关专家和专利工作审查小组对产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后,最后确定了该产品可以申请两项发明专利、四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外观专利,形成了点、面结合的专利池,以及相互关连和制约的保护环,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整个系列的产品知识产权。
由于注重形成产品专利保护池,2010年,玉柴申请的200多项专利,均达到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球墨铸铁曲轴及制造方法、轻型柴油机EGR进气控制系统、一种柴油机冷却系统除气方法等37项发明专利填补了全国、全区、全行业的技术空白。
自主创新的无穷动力
众多专利产品的不断创新和推广应用,助推了玉柴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产品研发领先行业。在产品的研发上,玉柴柴油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在国内一直保持领先。玉柴国3、国4、国5柴油发动机分别比国家排放标准实施提前3-5年研制成功,使中国发动机行业实现与国际发动机研发同步;成功投放国内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轿车用柴油机,并具备生产和配套能力,填补国内轿车柴油机空白;推出国内首台国4燃气发动机,确立了玉柴在中国燃气发动机领域的领先地位;首家研发并成功生产国5柴油机,比国家标准实施提前5年。
推动技术革新。玉柴在国内汽车动力系统掀起了一场技术革新热潮,实现了五个率先:率先扶持国产系统,率先提出电控组合泵应用于中轻型柴油机概念,率先投放售后诊断仪,率先实现自主标定,率先倡导并推动了重型柴油机SCR技术。
推进低碳排放。玉柴在废气排放控制技术上一直保持领先,发动机单位功率的微粒排放量大大降低。国4重型柴油机的微粒排放量只有国1柴油机的十八分之一。到2010年,玉柴发动机的二氧化碳排放持续20年下降,发动机销量是1994年的8.5倍,但产品的微粒排放总量基本保持不变。
由于专利工作成效突出,2006年,玉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第三批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2008年,玉柴顺利通过了2008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同年获得“全国专利工作先进集体”,并摘获广西唯一“自主创新成就奖”。(朱小洁)
最新资讯
-
08-31 1
-
08-28 1
-
08-16 0
-
08-22 1
-
09-01 0
-
08-2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