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知识产权运营市场
发布时间:2019-11-26 13:38:15
今年以来,以专利为标的的重磅竞标和收购在国际电信市场掀起惊涛骇浪——
7月,由微软、苹果等组成的联盟以创纪录的45亿美元收购了北电网络6000项专利,这一价格几乎是业内平均价的4倍。这一竞标团队的胜利,显然是要将“种子选手”谷歌排出局外。
8月,感到丝丝寒意的谷歌,当机立断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旨在获得该公司的1.7万多项专利。
在如今愈加激烈的商战中,以专利许可、转让、经营为核心的知识产权运营业务所扮演的角色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随着专利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知识产权运营市场并非死水一潭,已凸显启动迹象。这也成为日前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专利信息年会的热议话题。
知识产权所有者
运营意识明显增强
专利许可、转让、经营市场的红火,最直接的产生原因即是不断扩大的专利规模。
在日前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专利信息年会上,汤森路透、高智发明、先正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外商代表在发言中均表示非常看好中国专利市场。2010年,我国专利申请量达到122.2万件,跃居世界第四。其中国内发明专利申请29.3万件,同比增长27.9%。这些专利种子聚集市场,必然会谋求更多的破土渠道高智发明中国区总裁严圣认为,专利不仅是高科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更是一种优质资产,专利投资及运营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业务。“高智发明近年来在中国专利市场的活跃,正折射出了国内专利运营市场的无限潜力。”严圣说。
除了数量规模以外,知识产权运用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的整体提升,也是构成国内专利运营环境的重要助推力量。在本次专利信息年会上,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副庭长金克胜介绍,2010年,全国地方法院共新收和审结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42931件和41718件,比上年分别增长40.18%和36.74%。其中,2010年新收专利案件5785件,比上年增长30.82%。总体上呈现出知识产权案件数量不断增多,新类型案件、重大复杂疑难案件以及涉外案件明显增加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国内知识产权运用者主体性的集体强化。
此外,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也继续激活了国内专利运营环境。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副司长雷筱云介绍,近年来我国通过完善政策、加强试点工作以及政银合作等途径,全面提升了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水平。今后,我国将通过创新公共服务机制、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建立市场运行机制、加强试点分类指导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质量,这为知识产权的市场运营开辟了更为宽广的道路。
多元运营方式营造
技术竞争“迷雾”
相比将专利直接应用于产品开发的转化路径,知识产权运营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首先是参与主体的多元。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科研机构,拥有信息、人力资源的中介服务结构,拥有资金及市场人脉的投资、经营公司等都是知识产权运营市场的参与主体。
其次是运营方式的多元。在基本的转让、许可以及经营的方式中,还分化出诸多丰富手段。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平指出,在知识产权转让方面,合资兼并、甩掉包袱或技术“间谍”等不同目的越来越让知识产权转让活动变得虚实叠加。有一些企业进行专利交易可能并非为了专利本身,而是掷出一枚技术烟幕弹以迷惑竞争对手,掩盖其真正的技术需求。在许可方面,除了传统的单独许可、交叉许可、联合许可,还有为刷新专利获得独占申请权许可等多种方式。
一些国际型专利运营公司的多元运营模式更是让人们“雾里看花”。严圣将高智发明的专利运营模式分为四类,即投资、许可、转让和诉讼。运营主体在进行投资时会综合考虑可专利性、技术创新性、从技术到市场的时间、相关文献及技术、被市场采纳的可行性等因素。张平分析说,专利运营公司在不同的产业进行全方位的专利收购,他们并不需要有自己的巨大研发机构,而是通过博采世界范围内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人员的智力资源,以委托研究方式形成共有的专利权。一直以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还不能准确把握他们复杂的运营模式。
这样一来,很多潜藏的专利动起来,但这些动起来的专利由于技术含量、技术方向不同,使用目的也不同,很难判断它们彼此之间更多的究竟是掣肘,还是互补;由于运营主体为专利提供了更多的活跃渠道,一些价值不高的防御性专利也被释放,这是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技术开放,也值得商榷;当众多资金涌入,也可能会造成知识产权运营市场的变形。有专家就质疑,为什么不将这些用来商业对抗的巨额专利买卖资金投入到新技术研发上去?如何限制知识产权运营市场泡沫,实现研发和运营的互利共赢,良性发展,也是众多参与主体需要深思的问题。同时,在专利交易过程中,如何选取、评估专利,真正实现专利价值最大化,也对参与者的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然,对这种泡沫的担心,还主要是针对国际知识产权运营市场,特别是工信领域,而我国的知识产权运营市场距离“活跃”还有一定距离,尚谈不上“泡沫”。
熟练运用专利信息
对运营至关重要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在2011年中国专利信息年会开幕式上强调:“对于专利信息的利用,应当体现在企业创新活动的全过程,以提高研发起点,把握市场动态和发展机遇,避免和防范知识产权风险。应把专利信息的利用上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上,使之成为企业创新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想在专利运营市场上站稳脚跟,熟练运用专利信息至关重要。
例如进入专利交易市场时,需要学会运用专利信息来判断获得什么样的专利许可,并为专利进行较准确的估价。美国飞翰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管理合伙人林艺思谈道,应获得那些“为供应商或客户所需,或者因专利收录范围而需的必要专利许可”,以及能够涵盖重要功能、开拓市场的理想专利许可,并通过成本累积、市场比价、同等许可使用费、所得估算等方法对专利估价。
严圣也提出,应从法律和产品市场两个方面进行专利评估:法律方面包括专利有效性、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专利权保护程度、专利侵权状况等;产品市场方面则包括技术可行性,相关标准和规定,相关技术发展、产品开发成熟度、相应需求、可替代技术等。
最新资讯
-
10-10 2
-
01-08 0
-
09-10 1
-
08-02 2
-
08-02 2
-
08-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