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称新医改忽略医师利益自感成弱势群体

发布时间:2020-07-10 11:00:15


   郭静

  新医改自推出便备受关注,但在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为主旨的这场变革中,公立医院的医师作为医改的重要角色,却鲜有发声的机会,不少医师认为新医改只强调了“政府、百姓、医院”的职责和利益,致使不少医师自感成了“弱势群体”。

  医生晒工资

  “月入四千,说出去谁信”

  张林(化名)目前是省立医院某科室的主治大夫,工作两年多,已过而立之年,无房无车,与新婚妻子租住在不足50平米的房子里。

  1月7日上午,值完夜班的他拖着疲惫的身子骑自行车回到住处,有同学嘲笑他这个“大医生”居然还停留在“骑行”时代。“我不想解释,能在省立医院工作就像捧上了金饭碗,你哭穷只会得到怀疑和不满,”他说,“现在大家提到医生,首先想到的是吃回扣拿红包,你说没钱谁信?”

  这让他有些委屈。“不是每个医生都想这样,也不是每个医生都能这样。”他说,尤其是年轻医生或者普通医生,绝大多数依靠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过活,“第一年是试用期,每个月拿2000多元,现在好点,工资加奖金每月也不到4000元。”

  还有制约因素,眼下医院针对医生的违法行为监督比较严,一旦被投诉就会扣分,这将影响到年终考核、晋职称。

  5年医学本科、3年硕士、3年博士,在校学医时间长达11年,工作时已经接近30岁,但张林的“资本积累”还是一片空白,“每月不足4000元可能在有些人眼里不少,但对我来说,前期太多的投资换来这些,真的不够用。”张林说自己还是幸运的,进了比较好的医院,有同学去了市区一级的医院,“待遇和工作环境还不如我。”

  他还决绝地表示,将来有了孩子,绝对不让他再学医。而近日在一专业医师网站上的一个调查中,参与的6118位医师中,有机会仍然选择学医的只占了9%,其中“打死也不学医”的居然占了59%。

  疑惑:

  “十几年所学,很不值钱”?

  新医改自2009年4月出台后,还是让张林心中暗喜。毕竟关系到切身利益,他一直关心着新医改的进程,但现在却越来越怀疑和失落。

  “有种被冷落的感觉,新医改的方案,专门提到医师的并不多,而医师多点执业、提高诊疗费等方案,真正试点推行时还得不到理解,比如一说提高诊疗费,接着就有人骂,认为肥了医生私囊却坑了患者。”张林说。

  济南市中心医院一名医生也有同样的感受,“在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中,大家关心的是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是政府推出多少惠民措施,谁专门关注过新医改中的医师们,即便关注也多是怀疑或批判,好像我们成了患者利益的抗衡者,是对立的。”

  一综合性三甲医院副院长称,社会上的确存在一种情绪,即把医生和医院直接挂钩,认为看病难看病贵很大部分原因是医师造成的。这无疑给医师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医师也是人,也需要生存和发展,需要被尊重。”他说,比如提高诊疗费的方案,就得到很多医师支持,认为此举非但有助于推进医药分开,以技养医,还更能体现医师劳动被尊重的程度。

  错位:

  医患纠纷中的弱者?

  医患纠纷是埋藏在所有医师心中的“炸弹”,山大二院一副主任医师称,这也是最能体现医师“弱势”的地方。“碰到一个纠纷,不管你之前多优秀,都可能窝囊一辈子,在这方面,我们是绝对弱势。”他说。

  “曾有个同事几年前为一位车祸病人动手术,病人死在手术台上,家属认为是给‘开死的’,闹了近一年,后来他辞职走了。”

  另外一个现实是,有医师称,在各种医患纠纷中,享受公款医疗和报销份额较大的患者以及家属所占比例较少,“闹大的多是家境不好或者报销比例低的患者以及家属。倾家荡产来看病,一旦人财两空,他们强烈的失落感可能导致纠纷。”

  济南市立四院一位主治大夫感叹,“就因为你是医师,你被认为是强势的。但公平呢?”他说,只是希望新医改能给患者和医师双方都应有的公平,“公平和尊重,可能会让我们更投入地工作,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齐鲁晚报 记者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