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医疗一线的“医改建议书”

发布时间:2019-08-11 17:50:15


“看病难、看病贵”、“以药养医”、“医保支付困难”等群众反映强烈的医疗体制弊端,同样也让公立医院院长们感到困顿和无奈,今日在琼举行的一次医疗行业会议上,170名公立医院院长自发地做出了向有关部门联名提交“医改建议书”的行动。如此人数规模的医院院长集体建言医改政策,这在国内尚属首次。(11月22日中新网)

  虽然前不久“医改征求意见稿”在全国征求民间意见的活动刚刚结束,但170名公立医院院长“医改建议书”却有诸多看点值得关注,因此,在医改方案尚未出台之前,院长们建言献策仍然像公众意见一样具有考量价值。乍看这份“建议书”似乎处处与公立医院的自身利益相关,特别是将本属于社会保障,更有儿子为老子争权之嫌,但千万别误读了这份凝结一线医务人员心血的建议书,透过表象,改革精神与创新理念扑面而来。

  这一医改建议的最大特点就是并没有将自身利益放进“保险箱”里,突出政事分开,体现效率。具体的说,一是“管办切割”。政府由办医疗变为管医疗,在医疗领域,政府当裁判、教练,不当运动员。、质量的监督、法律法规的制定等外,还应对医疗保险机构运行、医保费用管理负有责任,制定医保政策,管理医保费用,并与医院进行购买医疗服务时的付费协商。,也不拥有人、财、物的决定权等。二是“改制竞争”。加快公立医院改制,政府应该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创办和运营中来,以促进医疗机构的公平竞争。三是“引入第三者”。,法人。医保付费行为也可以交给专业的机构来执行待遇水平,切实维护广大参保者利益。这一建议如果能在医改方案中体现出来,那么将会理顺体制与机制之间原本错综复杂,利益多极的关系,呈现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新架构。更值得关注的是如果真的这样改革,现有公立医院的从业人员包括管理层将面临种种阵痛,但最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受益更多的是社会公众。

  政府埋单不是医改的全部内涵。一切改革举措归结到一点,就是投入主体决定受益主体,政府只有大刀阔斧地摒弃和改革旧体制,用科学发展的新思维构建新机制,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受益。从这个角度看,这份“医改建议书”虽然姗姗来迟,却是恰到好处。期待决策层能从这份沉甸甸建议书中吸纳精华,将新医改方案定位于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厘清职能,引入竞争,多方投入,真正破解看病难,看病贵,更多惠及民生福祉。梁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