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试水”必须向天价医药费“开刀”

发布时间:2020-06-28 20:23:15


,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原则,由各省(区、市)分别选择1至2个城市或城区,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这意味着过去十几年来,医改在市场化与公益化的徘徊中作出了坚定的抉择:把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放在了第一位,加大财政补助,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医改“试水”。

初闻这一消息,欣喜万分;可细细一思量,又忧虑重重。医改动辄几千亿元的投入靠财政来埋单,到底能持续多久?会不会成为“一阵风”,刮过了“试点”就再没有影踪?让我们来重新审视一下2009年饱受吹捧的“神木医改”,就可以知道这样的忧虑并不是空穴来风。

2009年3月1日,神木县设定了400元左右的住院报销起付线,起付线以下的住院医疗费用由患者自付,起付线以上的费用按规定由县财政埋单。在这种近乎免费医疗的诱惑下,神木出现了患者住院井喷的局面,财政负担的医疗费用也开始直线上升。虽然神木官员一再声称自己的财政完全能够支付,但并不是全国所有的县都像神木那样富裕。2008年神木县人均生产总值6.87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6.7亿元,综合实力位居陕西省第一位,全国排第92位。也就是说,在全国2862个县(市、区)中,达不到神木经济水平的占到了96.8%;而且大城市人口基数大,医改后支付成本将更大。

再看看经济实力雄厚、全球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美国。即使每年拿出了GDP的17%来补贴医疗费用,美国现在还有近20%的人没有医疗保障,而且政策不断遭受民众质疑,至今还在医改的旋涡中挣扎。

对于人均GDP只有美国十四分之一的中国来说,医改能否成功,能否走远,关键在于能否把高昂的医药支出成本控制下来。否则,我们只能是“拆东墙补西墙”,把有限的财政收入,或用于发展教育的,或用于创新科技的,拿来填补这些由于重复检查、开大药方、药价虚高等原因造成的“大窟窿”。要知道,点滴财税,皆来源于人民;财政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最终需要由全国人民来负担。如果不顾后果地来花钱,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

要把那些不正常、不合理的天价医药费“砍”下来,就必须找准突破口,在药品加价提成上“开刀”。据有关媒体报道,目前医院里的药品加价提成远不止15%,有的甚至达到了50%。药品加成即所谓“以药养医”的政策始自上世纪50年代,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医疗实践中越来越显示出其弊端。由此产生的大处方、大检查、吃回扣等问题,正是推高医疗费用的重要因素。

有关部门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近年来逐渐出台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度和“医药分开”“收支两条线”的公立医院改革措施。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一出来,那些限价的药就在市场上没有了销售;“收支两条线”在实行中也是到处碰壁,因为医院担心收入锐减。所以,这次医改“试水”必须综合考虑,周密部署,在配套措施和细化条款上下工夫,真正在天价医药费这个“怪瘤”上开准刀、开好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