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药缘何“降临”人间?

发布时间:2019-08-03 02:59:15


天津网讯姜君即时播报5月18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披露了一种“天价药”——芦荟片。芦荟片是一种治疗癌症的辅助药物,其出厂价格仅为每瓶15.5元,然而湖南省湘雅二医院卖给患者的价格却高达213元,利润高达1300%。

一石激起千层浪。“看病难、看病贵”长久以来一直是中国社会存在的棘手问题之一,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更是党和政府重点着力解决的民生问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刚刚推行一年,新的问题就如此迅速的浮出水面。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究竟是谁将天价药卖到人间呢?

以芦荟片为例,药品生产厂家的出厂价格为15.5元,湖南省医药公司卖给其他医药公司的批发价格为30至40元,这些医药公司通过与医院关系密切的医药代表,将药品以136元的价格卖给医院,医院最后再以213元的价格卖给患者。从一过程可以看到,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医院和医生形成一个利益链条,每个中间环节都要为自己榨取一定的利润。医药公司与医药代表能够得到其中大约100元的利润,而医院,尤其是医生能得到80元左右的“回扣”。

芦荟片就是经过这样一个利益链条的“加工”,从15.5元卖到213元,整整翻了14倍,然而这只是中国药价虚高的冰山一角。药价虚高的问题如此严重,难怪老百姓叫苦不迭,也难怪中国的就医率一直“居低不上”。

2009年,中国开始推行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新医改要求医保覆盖率大幅提高,这就意味着医疗机构的就诊人数将大幅增加,进而医疗机构的运营成本将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新医改要求公立医疗机构逐步取消药品加价,这就意味着医疗机构的收入将大幅下降。成本增加、收入减少,医院将逐渐形成入不敷出的局面,因此医院寻求各种办法来提高收入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则为医院提供了政策漏洞。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原本是为了降低药价而创立的。一方面,招标的形式使药品生产商有了降低价格的动力;另一方面,公开的形式也使得医院的药品价格更加透明。但是这一制度的问题在于医疗机构具有采购的垄断权,垄断权力使医疗机构产生腐败的现象,他们与医药公司、医药代表相互勾结,勾结的结果必然是抬高药价从中渔利。同时,医疗机构的药品销售缺乏竞争,大部分药品是医生所开的处方药,患者没有选择的权力,只能接受医疗机构的高价。

著名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指出,经济的健康运行既要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又要有一只“看得见的手”。所谓“看不见的手”就是指市场价值规律,所谓“看得见的手”就是指政府的宏观调控。天价药显然偏离了市场价值规律,亟需政府的宏观调控,因此中国的医药体制改革必须更加深入、更加彻底。

然而制度并不是天价药产生的全部原因。亚当·斯密在其另一本著作《道德情操论》中,讲述了经济运行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道德。药价翻了14倍,利润达到1300%,这不仅反映了制度设计、,更反映了社会道德的堕落。

,反复提到“每一个企业家身上都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然而,在功利主义、金钱至上的今天,道德被人们逐渐丢弃。,充斥着假冒伪劣、暗箱操作、权钱交易以及缺乏诚信等丑陋现象。有些人为了谋取私利,不折手段,甚至宁愿冒着触犯法律的危险。在天价药“加工”的过程中,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医院乃至医生,他们是否扪心自问过,他们身上流淌的是道德的血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