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如何防不良反应
发布时间:2019-08-26 08:52:15
阿司匹林如今仍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常用药物。尽管本药短期服用不良反应较少,但长期服用(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或大剂量服用(如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则不良反应较多。
胃肠道反应
主要表现是胃部严重不适,饱胀感,泛酸、嗳气、呕吐、胃痛、烧灼感等,多数是经胃镜检查后得到证实。结论多为药物性胃炎、多酸性胃炎、胃黏膜损伤或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
防治:普通阿司匹林片或者泡腾片,在胃内即溶解,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而肠溶片只在肠道的碱性环境下溶解,所以,宜选择阿司匹林肠溶片。服用普通阿司匹林片时采用饭后服用或加服抗酸药能减轻其胃肠道刺激。不少人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片时也在饭后服或加服抗酸药,这样事与愿违。因为食物会使阿司匹林片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延长,抗酸药能使胃内PH偏碱,肠溶衣破坏。因此,如果服用的是阿司匹林肠溶片,最好在饭前服用,药物会迅速进入肠道,且不能加服抗酸药。有消化道溃疡病史者需用阿司匹林解热镇痛时可改用扑热息痛(不易诱发溃疡)。布洛芬的抗炎作用与阿司匹林相当,但不良反应远小于阿司匹林,风湿患者可谨慎选用。
凝血障碍
一般剂量即抑制血小板聚集,长期应用还可抑制凝血酶原的生成,从而易引起出血。
防治:肝功能不全、维生素K缺乏症、血友病、凝血酶原合成功能低下者慎用。手术前一周要停药。一旦引起出血维生素K有治疗作用。
水杨酸钠反应
多见于每天用量大于5克时,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视力和听力减退,严重者出现高热、精神紊乱,甚至昏迷和惊厥。
防治:一旦发生,需要立即停药,并对症治疗。可加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加速阿司匹林排泄。
阿司匹林哮喘
不少哮喘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出现剧烈哮喘,并伴有大汗淋漓、烦躁不安、紫绀、鼻塞、流涕、面色潮红、皮疹、血管性水肿,严重的甚至出现意识丧失、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而且持续时间长达数小时到数天,上述症状医学称为“阿司匹林哮喘”。
防治:阿司匹林引起的哮喘主要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有关,不是以抗原抗体为基础的过敏反应。 有鼻窦炎、鼻息肉、鼻炎又伴有哮喘的患者禁用阿司匹林。这些患者可改用扑热息痛(解热镇痛)或尼美舒利(抗炎)。治疗阿司匹林哮喘可选用吸入糖皮质激素,但避免使用琥柏酸盐制剂的糖皮质激素,以免加重病情。肾上腺素可部分对抗阿司匹林哮喘所致的支气管收缩。
瑞夷(雷耶)综合征
患病毒性感染伴有发热的儿童或青少年服用阿司匹林后有发生瑞夷综合征的危险,表现为严重肝功能不良合并脑病,虽少见,但可致死。
防治:病毒感染时应慎用阿司匹林。儿童因病毒感染需用解热止痛药时可选用扑热息痛,因为扑热息痛不易诱发瑞夷综合征。目前没有任何特殊的治疗方法可以阻止瑞夷综合征的发展。早期诊断和细心护理对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包括血液循环和呼吸)非常重要。需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液。维生素K可帮助止血。药物如甘露醇、皮质类固醇(如地塞米松)或甘油都可用于降低颅内压。患儿的呼吸需要呼吸器的协助。尚可在动脉或静脉中置入导管,以监测血压和血气。总之,以对症处理为主。
过敏反应
偶见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样水肿和过敏性休克。
防治:对阿司匹林过敏者禁用。一旦过敏可用皮质激素等抗过敏药物治疗。
■文/常怡勇(执业药师)
最新资讯
-
08-25 0
-
专家:"感冒药不治病反伤人"有误解不必过于恐慌
08-14 1
-
03-19 0
-
11-25 2
-
08-24 2
-
03-1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