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上海医药产业 河北:加快转型 迈向高端
发布时间:2019-08-16 18:00:15
众所周知,上海医药走的是高端路线,生物制药独占鳌头,研发实力十分强。据此,不少人感叹:不可比、不可学。
上海医药产业的发展模式、经验是不是真的高不可攀、无法借鉴?记者走进上海,期望探究竟。
痛下决心调结构:由吃“素”到吃“金苹果”
【标杆故事】
“其实,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上海医药产业可是吃‘素’的呢!”丁永岳,位曾经的上海药厂技术员、医药局管理人员,现任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名誉副会长、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公司总工程师,笑着解释说,所谓吃“素”,是指当时上海医药产业的主打产品是抗生素、维生素和激素这些原料药。
作在医药行业摸爬滚打了40年的老药人,丁永岳回忆说,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医药产业一路高歌,在全国率先发展起来。1950年初,有“新中国抗生素摇篮”之称的上海第三制药厂诞生了我国第一代抗感染药青霉素;此后,上海药企先后开发了性激素、皮质激素、半合成抗生素、全合成抗生素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和当时的“四大家族”(4家国有药企)几乎垄断了全国的原料药市场,号称“五马分天下”,而当时上海的原料药产能是“四大家族”的总和。
然而,随着各地药厂纷纷上马、国内市场不断扩容,全国原料药产能严重过剩,随之而来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上海医药产业何去何从?是继续上产能拼价格,还是壮士断腕另寻新路?
1992年成立张江科技园区,1994年提出“生物医药和IT”两高科技发展方向,1996年启动张江生物医药基地……上海以雷厉风行的转型做出回答。
“当时,人们认识到,医药产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而转型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是市委、市政府根据上海科技发展基础、产业发展方向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丁永岳认为,这个决策是非常超前和冒风险的,因为生物制药在研发阶段需要大量“烧钱”,而传统的原料药是创造效益、创造GDP的。
的确,生物制药被誉为21世纪医药产业的“金苹果”,其效益回报率十分可观,但技术复杂、投入大、周期长、产业化慢。
上海义无反顾。
环保,成为上海优化医药产业布局的一剂“猛药”。“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环保政策日益收紧,一方面对原料药生产企业的进入不予审批,一方面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上海新药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傅大煦介绍说,化学原料药生产面临窘境,制药企业要么搬迁、要么关停。由于搬迁成本太高,原料药企业基本关门歇业。
对低附加值原料药“有所不为”的同时,上海大步挺进生物制药领域。重点推进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张江药谷)、徐汇枫林园区、漕河泾地区等5个产业集群建设,通过政策引导,上海生物医药的研发创新、生产制造向这5个区域聚集。
随着生物医药产业总量的快速增长,自主创新能力也显著提高,涌现出现代制药、迪赛诺、实业科华、生物制品所等10多家销售收入超2亿元的骨干企业,并培育出一批自主创新的拳头产品。
“到2012年底,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将实现‘3211’发展目标,即把上海初步建成国内生物医药的创新产品制造中心、商业中心和研发中心,经济总量达到2000亿元,扶持100家年产值超过2亿元的创新型企业,打造100个销售额超过亿元、科技含量高的拳头产品。”在傅大煦拿出的2009年出台的发展生物医药“行动计划”中,记者看到了上海做大生物制药的雄心。
【对标启示】
“你来上海取经医药产业发展,我们可真不敢当。河北是医药大省呀!”说起对标上海医药,丁永岳连连摆手。
论规模,河北医药产业与上海相差无几,但上海医药的科技含量却令人叹服。2008年,该市生物医药行业经济总量1034.6亿元,同比增长15.8%,占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近十年时间里,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保持了年均15%的增幅,成为当地强势增长的高新技术产业。
若干年前,与河北医药一同在抗生素产品上起跑的上海市,如今,我们只能望其项背。
“我省医药产业在全国的排名,已经由2003年全国第5,退到了如今的第10。”省医药行业协会会长张宝瑞介绍,近年来,我省医药产业与兄弟省市差距拉大、位次后移,最主要的症结在于产业升级、产品结构调整步伐迟缓。
目前,我省医药产业仍以青霉素类、维生素类等大宗低附加值原料药为主。青霉素与维生素原料药占医药工业产值比重达70%以上,医药出口品中90%以上为原料药,这些字折射出我省医药产品结构的现状——产品初级化。与之相比,现代中药、生物制药和高端医疗器械所占比例偏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张江药谷的独特之路:高层次定位,非均衡发展
最新资讯
-
08-04 2
-
03-09 1
-
09-01 0
-
08-22 1
-
08-15 0
-
03-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