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产业建损害预警机制 哈药同仁堂等首批受益

发布时间:2019-08-30 10:17:15


  石药集团、哈药集团(哈药股份[17.96 -0.39%]600664.SH,三精制药[18.72 -2.85%]600829.SH)、同仁堂[20.62 -2.69%](600085.SH)、深圳迈瑞(MR.NYSE)分别是国内西药原料、制剂和中成药、医疗器械四类企业中的“龙头”,它们将成我国医药行业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确立后的首批受益者

  国家发改委最近与工信部联合开展的VC行业调查显示:我国现有VC产能约12.7万吨,占全球市场九成,而正在扩展的产能保守估计也将超过8万吨——产能过剩和下轮恶性竞争很难避免。此外,中药、青霉素工业盐等产业也存在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的积弊。

  在样的背景下,,与中国医药[26.72 -1.37%]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下称“医保商会”)近日共同启动医药行业产业损害预警机制。

  “产能建设和重复建设如不及时加以调控引导,市场恶性竞争难以避免。建设产业预警机制是维护本国产业安全的必备措施。,最直接地解释了向医药行业推出预警机制的用意。

  按照规划,医药行业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将通过选择的一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从生产、经营、进出口、市场以及对国内产业的影响等方面,通过预警模型和专家系统,对医药产业运行、市场发展变化、企业经营动态进行跟踪监测,并将国内外同类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及时向行业和企业发布预警信息,为采取相关措施提供决策支持。

  根据工作需要,特别成立的预警专家队伍也将同时对医药行业产业损害情况开展专门的课题研究。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获悉,此次入选重点联系名单的企业包括石药、哈药、新华制药[8.15 -3.32%](000756.SZ)、鲁抗医药[6.64 -1.19%](600789.SH)、江山等重要出口型工业企业、15家商业企业,以及同仁堂、神威药业[15.00 -4.34%](02877.HK)、江苏康缘(600557.SH)等中药企业和深圳迈瑞、新华医疗[16.80 -4.00%](600587.SH)等5家医疗器械企业。

  在32重点监测的外贸商品中,西药产品有10种、中药产品9种和13种医疗器械产品;具体品种方面,不仅VC、扑热息痛、青霉素工业盐等传统大宗出口原料药入选,近年来低价竞争、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的注射器产品也进入了监测名单。

  鲁建华介绍,,目前,、行业、地方、重点企业分工合作、协调运转的产业损害预警体系,在11行业建立了预警机制,监控了9000家企业。

  我国医药企业中大型制药企业仅50家,不及国有规模以上企业数的1%;其次是技术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知识产权保护乏力、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因此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极为必要。

  有业内人士指出,深远的意义在于,中国医药行业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学会保护自己,这种预警的做法“很专业”、“很国际”。

  “针对重点企业的安全度指数评估报告已经作出,马上就要发布。”医保商会综合部主任许铭称,预警工作包括加强医药行业产业安全信息服务子站的维护和更新,及时公布产业损害预警信息;组织重点监测产品及重点敏感产品的专家评估会,以及对企业进行培训等。

  四川好医生集团海外事业总监江涛这些天一直在密切关注产业安全预警网的信息。“从网站增加医药内容那天起,我们就开始关注,现在开拓海外市场非常不容易,对方国的出口限制很多,各个地区市场的要求也不相同,想要进入欧美主流医药市场难度很大,企业开发周期和成本也在不断上升。”江涛告诉记者。

  国内VC“四大家族”之一的石药集团执行总裁岳进告诉本报记者,医药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这次将其纳入产业预警,很可能是国家决策层面对医药产业的战略地位和健康发展有了更理性的认识和思考。“发展阶段不同,以前我们更看重它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数字,现在会更综合地考虑它的发展,医药产品在任何国家都是战略性特殊行业,应该有更长远打算。”岳进说。

  而有业内人士指出,从首批重点联系企业的选择似乎可以看出,国家对重点竞争行业的龙头企业有所倾斜,有意从宏观调控上保护其发展和市场,从而分流中小型弱势企业,加速产业集中度,但“这个过程不会太急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