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持股种子企业破题 无锡探路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9-08-10 19:03:15


饱尝资金煎熬的初创企业终于迎来甘露当北京的企业孵化器(即创业服务中心,初创子企业提供孵化支持)们还在探讨是否要对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时,中关村的初创企业同昕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下称同昕生物)已经拿着无锡的百万元投资,悄然将生产和成果转化项目落户到了太湖边上。

家注册在北京的公司已成立四年,此因资金缺乏直未能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

国内众企业孵化器对初创企业的支持,多是提供低廉的厂房租赁税收优惠,但一直缺少资金支持,现在无锡走在了全国前面。当地用“资金+场地+技术平台”的模式,吸引来了诸多的高科技初创企业,但来自政府的资金投入能否持续仍存在不确定性。

无奈南迁

今年8月底,位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同昕生物将公司核心项目《器官移植前的抗体检测分析和移植后排斥反应预测》(下称器官项目)的研发中心,放到了无锡(惠山)生命科技产业园。

同昕生物成立于2005年,产品主要用于各种人体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公司由一批海归人士共同创立,技术带头人是首席医科大学客座教授、美国神经科学会会员焦守恕,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进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孵化器四年,同昕生物却迟迟未能将科研成果产业化。据悉,公司目前仍然是零销售。

对于项目南迁,同昕生物相关人员表示公司在无锡和北京只是各有侧重。其拒绝进一步置评。

“可能还是资金的问题。”熟悉同昕生物的北京博奥联创科技孵化器总经理郑宝林说,“生命科学园也为他提供了低租金的现代化实验室,但是人家最需要的不是这。”

在业内人士看来,多数进入孵化器搞技术的企业,要么缺资金,要么害怕做销售。“他们首先是希望解决三五十万或者一二百万启动资金。”从事多年孵化器工作的郑宝林认为。

目前国内的孵化器多以国有、集体或科研院所性质,其孵化模式主要是为入孵企业提供经营性场地、实验室、仪器设备,鲜有对被孵企业进行直接投资。

郑宝林介绍,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服务机构本身没钱,另一方面,这些项目的投入风险不是一般的国资背景孵化器所能承受的,“很多还涉及机构的专业程度、持股资格等问题”。

现为民营孵化机构负责人的郑宝林曾在国有孵化机构任职,当初他手上有上亿元的资金,但由于担心风险,连数百万的项目都不敢投。“我们当时有很多空房子甚至都不敢租给初创企业。”

正因为如此,缺乏资金的同昕生物选择将成果转化项目带到无锡,因为后者可以为其提供300万的资金和3年场地租赁免费的条件。

同昕生物CFO焦阳此前曾表示,无锡的规划配套、生态环境、政策条件与国内先进同类园区相比好,是该公司选择项目落户的原因。

无锡探索

作为中国近代民营企业的发源地,无锡是国内拥有孵化机构最多的地区之一。为了改善当地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当地颇下了一番功夫。

自2006年开始,无锡市政府计划在5年内引进30名海外领军型人才归国创业,即无锡市“530”计划。

据悉,该计划拟定从环保、新能源、生物领域,甄选在国际上具有学术技术影响力的海归技术人员,到当地进行创业或项目产业化开发。这些项目不仅仅针对有回国创业意向者,也包括同昕生物这样已经在国内其他地区开展创业者。

按照计划,申报企业可以对A、B、C类项目进行申报。其中,A类项目包括:给予创业型企业100万元资金支持、不少于100平米办公场所和不少于100平米公寓的三年免租;给予科研项目产业化的300万元投资;给予现金流不足的产业化项目300万资金担保。三类项目在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上逐次递减。

两年多的时间里,仅因“530”计划而落户无锡的创业企业数量为276家。今年,被评选上榜的企业和项目已达439个。

无锡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 (下称无锡高新风投)总经理于波介绍,当地除了对创业企业在孵化阶段予以支持外,当企业显现出更好的成长性和产业前景时,包括无锡高新风投、无锡新区创新创业投资集团、无锡新区领航创业投资公司等一系列国有投资公司和驻地民营风投机构,将及时承接中后期的投资。

仅于波旗下的无锡高新风投一家,已经从上榜“530”计划的项目中,跟进投资了近60家企业。

正是在今年8月,同昕生物CEO李伟带着项目到无锡新区进行项目评选路演,成功上榜,被评为A类项目,获得300万元持股孵化的政策支持。

“今年9月份,北京还在讨论是否应当对入孵企业进行持股孵化,人家同昕生物就已经在无锡落了户。如果还不尽快吸取这一模式的优势,会有更多的好企业流失。”郑宝林说。

过去数年间,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孵化器机构一直在该问题上未能达成共识。直到今年,国家才根据无锡等地的成功经验,鼓励各地通过各种渠道对创业企业持股孵化。

“无锡模式无疑已经走在了前列,但也并非严丝合缝。”一位上海的孵化器企业老总说,对孵化期企业的资金和营销扶持效果如何,关键在孵化市场结构是否合理。无锡主要靠政府专项计划来衔接,如何将之转化为孵化领域的常规政策,需要更多的试验和探讨。

据郑宝林透露,目前,包括北京在内的一些孵化机构已经在尝试,通过成立孵化器管理公司的形式,间接持股科技型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