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医黄辉松眼中的农村医疗30年
发布时间:2019-08-31 06:12:15
夏日的潮安县彩塘镇新联卫生站,候诊大厅的长椅上,坐满等候看病的人,部分患者手上已挂着输液瓶。注射室内,害怕打针的小女孩哭得声嘶力竭。
医护人员在人群中穿梭,忙进忙出。而卫生站的主人——62岁的村医黄辉松正在诊室里为村民看病,一个接一个,几乎没有间断。
这座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俨然一个小型医院。如此繁忙的景象,在每年的4月至10月间几乎已成常态。卫生站每天早上7点半开门营业,可往往5点多就有患者上门,在门口的登记本上挂号,等待就诊。
“眼下正是看病的高峰期,与天气有关”,黄辉松坐在不到十平方的小诊室里顾不上招呼记者。在他身后的柜子里,放满了病历本,墙上挂着数不清的锦旗、奖状,这是黄辉松38年村医生涯的种种见证。
改革开放前◥◥
1毛钱参加合作医疗
小黄当上赤脚医生
1970年,全国农村卫生医疗体系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农村集体经济的有力支撑下,农村三级医疗网逐渐建立,培养出一批土生土长的赤脚医生。高中毕业的黄辉松就在那时当上了赤脚医生,在务农糊口的同时,又肩负起保障新联村3000多村民身体健康的重任。
“1968年,毛主席批示,推广湖北长阳乐园公社的合作医疗经验。各地依靠集体经济办起了合作医疗,农民看病很便宜,甚至免费。”提起当年,黄辉松聊性甚浓,“新联大队也不例外,村民参合率更达100%”。
当时新联大队的合作医疗,每人每月只需交纳1毛钱,便可在集体办的大队卫生站和镇卫生院看病报销50%,县级医院报销80%,市级以上则100%报销。与眼下群众看病动辄花费成百上千相比,黄辉松对改革开放前的合作医疗制度颇为怀念,这样的方式主要是为了救助大病,将钱集中起来用在刀刃上,形成“一人有病众人帮”的局面,这符合农民的需求。
虽然有合作医疗的保障,但当时整体国力不济,农村经济条件更差,因此存在严重的缺医少药问题。看着病人痛苦,自己却束手无策,年轻的黄医生急在心头。
初生牛犊不怕虎,反复思量过后,他决定尝试自己制药。深山采药,再对着医书研究,在拾来的贝壳中提取海螵蛸……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次的试验之后,1971年,他终于自主研制出退烧的鱼腥草针剂,并在接下来的几年间,陆续研制出100余种针剂和药片。
“那个年代,村民患的都是小病,病理简单,靠草药和针灸,再加上自己研制的‘土药’,一般都能治愈。虽然医疗条件很差,但农民当时保健意识不强,命不像现在金贵,看病可以说不贵也不难。”话语间,黄辉松脸上绽露出笑容。
也就是从那时起,新联村民认定了黄辉松这位赤脚医生。1977年的广东省医药卫生科学工作会议上,作为一名有突出贡献的农村医务人员,黄辉松被誉为“缓解农村医药匮乏难题的创造性人才”。
上世纪80年代◥◥
农民看病费用自担
黄村医承包卫生站
改革开放后,赤脚医生逐渐成为历史名词。原集体创办的村卫生室由于缺乏强有力的行政法规和集体经济支撑,大都转为以乡村医生个人承包的运营形式。1983年,黄辉松决定承包村卫生站。经过再次培训,他拿到了“乡村医生资格证”和“上岗证”,开始了全职的行医生涯。
当时,随着农村集体经济解体,合作医疗取消了,这就意味着,农民看病须自己负担全部费用。黄辉松回忆,那时农民的病多数由劳动过度引起,如胃病、季节性病等。为了节省一点看病钱,他们往往能忍则忍,这时开始出现“小病拖、大病扛”的现象。
“很多乡亲有病没钱看,小病拖成大病,而我能做的就是尽量帮他们少花钱治好病,不花钱也能治病”,黄辉松语气有些凝重,“农村草药多,有时村民患个感冒什么的,我就指导他们自己采药煲来喝,不用花钱,疗效也差不多。”
集体经济的解体使国家对农村医疗卫生投入不足的状况更加突出,专业医务人员匮乏,医疗设备简单落后,仍是农村医疗最棘手的问题。
有个事情让他印象非常深刻,村民王某突发心肌梗塞,卫生站没有救治能力,镇卫生院医疗条件也不行。那时没有电话,更没有救护车,只能几个人用担架抬着病人去医院,而有救治设备、离村最近的医院也有十几公里路。几个人抬了2个小时才将病人送到。结果,做完心电图,病人就咽气了。
“如果抢救及时,那人还是有救的。”可当时哪有现在这样的条件,他的卫生站医疗设备很是简单,“老三件”——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出诊药箱和存药的药柜,再加上常用药品,全副家当合起来不过一千元。就是这样的装备,在当时农村卫生站,已算相当不错了。
农村医疗资源稀缺,农民医疗保障很大程度上依靠村医的妙手仁心。当年,村里有些老人,为了能在他那看上病,半夜三更就提着灯到卫生站等候挂号。那些年,黄辉松常常夜间出诊,到不方便前来卫生站就诊的村民家中为患者看病。晚上9点多骑着单车出门,从本村一路看过去,最后绕到隔壁东凤镇,再回家,折腾到半夜二三点是常有的事。
1985年,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他选择到北京中医函授学院进修,并在3年后取得了大专学历。当时拥有这样的高学历,完全可以寻求更好的发展,但他没有离开,依然坚守在农村医疗卫生战线上。
上世纪90年代◥◥
看病难看病贵凸显
新联卫生站升级扩建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彩塘镇经济高速发展,如今声名在外的不锈钢产业在那时已悄然起步,这为村民带来新的机遇。温饱不再成问题,村民的生活水平一天天提高,与此同时,新的难题也相伴而生。
一方面,农村卫生服务的需求与供给矛盾日渐突出,由县、乡、村构筑的基层三级医疗网络由于不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而使其功能逐渐减弱,农村的基本医疗保健得不到保障。彩塘镇的卫生院虽然在华侨的资助下,软硬件技术设备等各方面都得到较大提升,但依旧无法满足农民日渐提高的看病需求。从汕头到广州、深圳,一部分人开始跑到大城市看病,特别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而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的开放,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药品市场开始混乱。很多药换个包装,改个药名,价格就翻倍提高,但药效却不如以前。在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医院为了维持自身的运转,高昂的医疗成本被转嫁到患者身上,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怨声渐起。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患者的需求,1996年,黄辉松将卫生站升级,扩大了面积,建设了门诊大厅、观察室和休息室,还把“老三件”换成更先进的医疗器具。医疗条件改善了,但卫生站的收费价格仍保持在“村民付得起的范围”。他的举动,受到了村民广泛好评。很多外村人冲着黄辉松收费低廉、疗效好而来,慢慢地,不只新联村,不只彩塘镇,甚至潮州、汕头的病人都慕名而来。
最新资讯
-
12-06 0
-
08-11 1
-
08-21 0
-
04-05 0
-
12-31 0
-
美研究出多功能微型声学镊子 可对单个细胞或纳米大小的颗粒进行操控
08-0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