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医患和谐面临三大挑战靠什么约束医疗行为

发布时间:2019-08-28 14:57:15


推进医患和谐面临三大挑战

近期,发生在哈尔滨的天价药单事件引起社会关注,再次凸现当前医患矛盾的尖锐性。在23日举行的首届中日医院管理高层论坛上,专家指出,当前要推进医患和谐,主要面临供需矛盾突出、法制不健全、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三大挑战。

中国中西医 结合学会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许树强教授认为,首先,卫生资源结构不合理,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使大多数低收入的农村人口不得不自费负担大部分医疗费用。其次,法制的不健全使一些不合格的医疗机构和个人乘机非法行医,影响了医疗行业的声誉。这也使得医疗纠纷发生时,不少患者不信任司法机构和仲裁机构,而求助于暴力报复的简单方式。第三,在现阶段,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有一个过程,患者心理的转变也要有一个适应期,往往需要承受生理、心理和经济的三重负担和焦虑。

许树强认为,医患矛盾是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现象,有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推进医患和谐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医方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主导,加强医患沟通是当务之急。(记者王淑军)

靠什么约束医疗行为

 哈尔滨500多万元医疗案浮出水面后,人们纷纷声讨黑心无良的医生,大声疾呼“医德在哪里?”有关部门在调查的同时,也诚恳表示“将加强对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可笔者认为,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修养,肃整医疗行业的歪风邪气,仅仅靠“道德召唤”是不够的,还需要从管理入手,加强医疗机构的内部制度建设。

就医疗行业的现状看,“医德”很难对一些医疗行为进行评判和界定:多开些可开可不开的高价药和化验项目算不算?上来就给感冒发烧的婴幼儿用最贵、潜在副作用最大的抗生素算不算?明明能够对病情确诊,却非要患者进行这检查那检查算不算?在一个缺少外部监督的医疗体制下,在一个有可能把恶习、丑行当惯例的环境里,拥有处方权、处置权的慎独君子越来越少,某些医护人员那傲慢、冷漠甚至贪婪的“职业”色彩,日渐浓重。

那么,靠什么来约束医疗行为,确保患者的合法权益呢?与其虚虚实实地倡议,作姿态,还不如多搞些丁是丁、卯是卯的标准和制度。只要心里装着百姓,即便不能大刀阔斧,于细微处想些办法,还是可行的。比如,医院完全可以进一步细化管理:当天账单当天核对,向病人或家属说明用药意图与治疗方案,防止医药勾结、严禁私设小药房和小收银台;高端医疗设备的采购要公开招标,遏制某些院长和科室主任拿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巨额回扣,以降低器械成本和患者的检查费用……

在医疗机构与患者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要有效制约医疗机构的“独断专行”,。从社会影响看,医疗行业救死扶伤,公益性很强;可从其内部运行看,它承载着巨大的人流、物流、技术流、现金流,是不折不扣的经营机构。因此,不能仅仅指望卫生部门来管理医疗机构,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让工商、物价、技术检查、质量检测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时不时地用国法行规、市场规律这些“X光”,来给医疗机构作个“透视”,使其行为规规矩矩,对患者负起应有的职责。

此外,我们还完全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通过发展其他相关行业,来规范、带动医疗行业的发展。比如在西方发达国家,商业健康保险介入并承担人们的医疗费用,保险公司的医疗专家们,对医院的账单“掰扯”的那叫一个细。这样做,既遏止了医院的欺诈行为,也保证了患者能得到合理救治,无端浪费医疗资源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曲哲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