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纠纷缘何发展到刀锋相见
发布时间:2019-08-30 02:43:15
9月15日下午,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徐文被患者王宝洺追杀,这位女医生被连砍17刀。残忍行为激起强烈震动。许多医务工作者在悲哀于同行被伤害的同时,都表达了发自肺腑的寒心。医患关系何以紧张到如此程度?网友的意见也是纷繁多样。
就报道来看,这次血案并非孤例,单单今年,就已经发生过9起医生被打事件。固然,有些医生确实过度医疗、医术不精、态度恶劣,但在这种固有印象之外,更多医生却承担了过多本不属于他们的过错。医患关系走到这样一个刀锋相见的程度,实在令人感叹。QQ网友“历胜己”说,无论怎样,都必须严厉地谴责暴力,谴责那种寄望于通过暴力来解决矛盾的极端思维与方式,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基本的立场。
诚然,正如圣雄甘地所言,正义不是通过非正义的方式可以获得的,血债血偿,只会使世界陷入混乱难解的死结。然而,遗憾的是,即使发生了血案,某些要害问题却仍然难以得到破解。就这起“同仁血案”来看,患者王宝洺在遭遇到他认为的不公待遇之后,曾尝试过用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然而,据他的代理律师透露,因医患双方提交的病历不一致,司法鉴定遭遇停滞,案件四年都“尚未正式开庭”。之后,王宝洺还积极联系过媒体,也给各级领导写信反映过情况,但是,结果却是“同仁医院一边找我谈话,一边伪造,修改了病历……”
看起来,这似乎真是一个无解的处境。共识网网友“萧瀚13世”说,在尖锐的医疗纠纷对立中,究其根本,还是一个中立而权威的仲裁者缺位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存在,才让医患矛盾处于无法舒解的状态。这是一个清醒的观察。就本案看,这个仲裁者角色原本是存在的,但只是因为案件遭遇“无期限休庭”,四年等待无果,才导致血案发生。
这也是一五一十社区网友“查理曼的寡妇”的观点,调处机制不力,让医生成为制度缺失的替罪羔羊。必须意识到,与一般的商品买卖不同,医疗消费有着其高度的专业性和信息不对等性,正因此,对于医疗纠纷,才需要高度专业和中立的第三方调处机制。但如果这样的机制一旦缺失,那么,医生势必成为某些患者的攻击对象。
基于这样的问题意识和解决思路,“同仁血案”之后,有法学界人士建议,应该彻底解决由医疗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的法律规定,让医疗事故鉴定社会化。医疗事故鉴定不由医疗卫生行政部门主导,这堪称网友的一个共识。南都网提出一个讨论思路是:各地不妨建立一个不隶属于任何部门、而由财政供养的独立机构,集中一批医学、法学专家专职行使医疗事故的鉴定工作。这一设想与此前某些地方建立的各部门协作机构最大不同就在于,后者的鉴定人员仍然依附于其主管部门,没有摆脱原来的身份,一旦发生医患纠纷,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第三方。
这一设想也获得了网友的高度认同。爱思想网网友“东师古啊东师古!”指出,这种增人增编的设想,看起来虽与当下精简机构的政策相悖,但是,考虑到目前愈演愈烈的医患冲突所包含的社会风险,这个代价值得付出。网友“自由光诚”也认为,只有有了这个独立、权威的医疗事故鉴定机构,再加上公正的司法仲裁,医患纠纷调处机制的公信力才会树立起来,而那种医患关系中刀锋相见的暴力表达,才会越来越少,愿意选择理性表达诉求的人,才会越来越多。是的,他说得很对!(唐彬)
最新资讯
-
08-12 0
-
08-28 1
-
08-13 1
-
08-10 0
-
08-07 0
-
05-2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