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戴钢盔上班背后的医疗纠纷困境

发布时间:2019-08-27 11:31:15


  深圳市某医院由于发生医疗纠纷,医生护士连日来遭自称是死者家属的一伙人围攻谩骂,并多次发生肢体冲突。院方没有办法,只好让医护人员戴上头盔等防护工具,加强自身防护。院方怀疑有“闹托”参与索赔。(12月25日《广州日报》)

  虽说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医生护士戴着钢盔上班也绝对是“奇闻”一则了。院方怀疑,发生医疗事故后,死者家属雇用“闹托”围攻谩骂医护人员,医院为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出此下策,实属无奈之举。初看起来,此事确实是医院的无奈,医疗事故的患者一方经常雇用一些非法要债公司,以死者家属为名,通过静坐、谩骂、堵门、围攻医护人员等手段要求医院给予赔偿,而这些举动通常又不会过激到触犯法律,警方干预起来也比较困难。

  表面上看,在这个医疗纠纷个案中,医院处于很被动的境地,感到很无奈,但在笔者看来,医疗纠纷中,病人不走正常的司法程序,而是选择雇用“闹托”来寻求索赔,同样是无奈之举,“闹托”围攻医院,医护人员戴头盔上班现象,凸显了当前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的制度困境。

  多年来,医疗纠纷事故屡有发生,中消协的一份调查显示,医疗事故已经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之一。医疗事故牵扯到患者、医院、、鉴定机构等多方利益,处理起来相当复杂。由于医疗事故的专业性,,都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境地,医疗鉴定报告就成了判断医院责任的主要依据,在当前的体制下,出具鉴定报告的医学专家多为各医院的医师,医疗部门在医疗纠纷中既当了运动员,又做了裁判员,出具的鉴定报告很难保证客观公正。医院利用专业鉴定推卸责任,逃避巨额赔偿,损害患者合法权益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得患者一方很难通过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报道称,目前医疗纠纷中,患者一方的胜诉率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对医疗鉴定报告的不信任,司法途径的高成本和败诉的高风险,,“闹托”便应运而生了。

  要破解当前医疗纠纷中的制度困境,在笔者看来,需要医患双方拿出解决问题的诚意,而问题解决的基础则在于兼顾各方利益的制度创新。首先,需要调整医疗技术事故鉴定委员会成员结构,委员会成员应该由医学专家、法学专家和消费者协会代表等多方组成,提高医学鉴定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其次,在法律上应该严格执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患者只需证明医疗事故事实,而医院必须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医疗行为没有过错。

  笔者相信,有了公平合理,各方权利都能得到伸张的制度,“医闹”自然就没有了存在的土壤,而医护人员戴钢盔上班的事也自然会消失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