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注射为哪般,迷信输液不可取
发布时间:2019-08-10 21:13:15
家住金华市区江滨小区的市民夏先生上周末请三位朋友吃晚饭,结果三位朋友都因儿女感冒发烧去医院输液不能赴宴,让他尴尬不已。曾几何时,市民一有感冒发烧、拉稀发炎的症状,动辄上医院输液。输液近些年已经成为医患之间的一种默契。
然而,医学专家却提出忠告,如果生病了,能口服药就不要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要静脉注射。那么,为什么患者宁可排队注射,医生也乐衷于选择静脉滴注的方式?
输液室根本坐不下
昨天上午,记者在金华市中心医院的静脉注射室里看到,排队等候输液的人把大厅挤得满满当当。护士站的药剂装备流水线像磁带一般不停地转动着,10多位分皮试、化液、注射等工种的护士戴着口罩非常忙碌。
两间偌大的成人输液室和儿童输液室也挤得满满当当,输液管如蜘蛛网般密密麻麻。年轻的父母抱着小孩刚站起,另一个家庭就抢着坐下,还有许多家长高举着吊瓶哄着小孩在大厅外,因为室内早已经没有座位。不过,与输液室的喧闹相比,护士站内的肌肉注射室却门可罗雀。据当班的护士长介绍,最近天气多变,每天都有350至400人次来要求静脉注射,低于200人次好久未遇到过了。输液患者以老人小孩居多,超过2/3是儿童。
昨天傍晚6时许,记者在金华市人民医院急诊中心看到,急诊输液室有10多个孩子在接受输液。来自金华市中医院院办的统计数字表明,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超过300人输液。
医师护士也不认同
金华市中心医院妇产科的尹医生和他的爱人都是学西医的,但他们的女儿生病却让她吃中药。尹医生认为,“小孩子免疫力比成年人低,春季伤风、秋季腹泻也正常。像是轻度感冒,发热如果在39.5℃以下,多喝点水、吃点药,注意通风,自然就会好,何必动辄打吊针。”
该院静脉注射室的丁护士对滥用抗生素、维生素、激素、滥打吊针嗤之以鼻,她在多年前就牢记一位医药专家的话,静脉注射不如肌肉注射,肌肉注射不如口服药物,口服不如食疗。“我儿子今年19岁了,没输过液,身体棒得很。”
静脉滴注的泛滥,无形中提高了患者治疗的费用,也增加了药品不良反应的风险,同时也造成了国家医疗资源的浪费。
一方面输液已成为大部分患者用药的定式,另一方面医生可以从中获取较高利润,这在相当数量的医院,已成为人所共知的秘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护士说,医院鼓励医生多开吊针来获得最大利益。在这种背景下,她怎么可能跟患者推荐更实惠、更安全的口服方式。当记者来到一家医院儿科急诊求证不同给药方式的成本时,值班医师正在给三位患儿看病,开出的药方都是输液的给药方式,当谈及“为什么医生乐于开注射药”,他以“这是敏感话题,请到院办去采访”婉言谢绝。
输液已成心理暗示
婺城区疾控中心主任朱匡纪很久以前就留意到医患之间盲目乐衷于静脉注射的怪象,“静脉注射这种形成多年的就医文化已经变相成一种心理暗示,说明我们对合理用药的健康教育不容忽视。”他看到过一份国外资料,一些西方国家推荐的首选给药途径是口服,而静脉给药是最后手段,通常是在急救及非静脉滴注无法给药时才被采用。
他认为,静脉注射只是一种普通的给药手段,有关副作用或者不良反应,各种给药手段都会有风险。不过对于老人而言,也许输液更快捷,更方便,效果更明显,因为一些抗生素通过血液循环直接到达全身,而口服药物的一些注意事项,老人家不一定能配合。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徐少文告诉记者,如今医患关系有一种逆反心理,比如病人大老远来看病,如果给他开国产的药区区几元钱甚至还不到,比他的路费还少,他有可能认为这是一种歧视,因为他会觉得别人都输液为什么他不能输液?所以事实上大部分病人点名要输液,认为见效来得快。如果劝其不要这么盲目,反被指为不为病人着想。于是,很多医生屈从了,输液病人高兴,医院也没有违反操作规则,似乎是两全之策。
他认为,“问题关键不在于是否选择打吊针本身,而是用药要合理、适度。不少人患病后认为静脉输液比吃药见效快、效果好,无论得什么病,也不管病情如何,就要求医生输液治疗。医生不给输液,还会引起患者误解,其实这都是不可取的。”
最新资讯
-
03-16 1
-
03-21 0
-
03-30 0
-
08-19 2
-
08-04 0
-
08-1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