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F与颈动脉斑块组织学不稳定性相关
发布时间:2020-09-25 00:36:15
2008年05月29日 Br J Surg. 2008 May;95(5):576-81. 医学空间(MEDcyber.com)5月29日消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会促进些导致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事件,如炎症化学性诱导、血栓形成、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细胞粘附分子的上调在日的研究中,英国利兹综合医院的Russell DA及其同事在高度稳定和不稳定的颈动脉斑块中对新生血管形成、VEGF及其受体进行了评价。
科研人员对34例完整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标本进行CD34、VEGF、VEGF受体(VEGFR)1和VEGFR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在显示最组织学不稳定性(硬化斑帽破/变薄)或最大狭窄(对于稳定斑块)的切片中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12例不稳定斑块中VEGF染色较22例稳定斑块有所增加,其斑块评分中位(四分间距i.q.r.)分别4.0(4.0-4.0)和3.0(2.0-3.0)(P=0.002),前者的VEGFR1也出现上调,其斑块评分分别为4.0(2.0-4.0)和2.0(1.0-3.0)(P=0.016)。在不稳定斑块中,该现象与硬化斑帽和肩区的微血管密度升高相关(分别为P=0.017和P=0.176)。
Russell等总结认为,在组织学不稳定颈动脉斑块中VEGF及其受体染色增加。尽管些差异可能反映了伴随斑块不稳定性发生的细胞因子驱动的炎症事件,但是VEGF和VEGFR1仍可能是主要介质。
科研人员对34例完整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标本进行CD34、VEGF、VEGF受体(VEGFR)1和VEGFR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在显示最组织学不稳定性(硬化斑帽破/变薄)或最大狭窄(对于稳定斑块)的切片中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12例不稳定斑块中VEGF染色较22例稳定斑块有所增加,其斑块评分中位(四分间距i.q.r.)分别4.0(4.0-4.0)和3.0(2.0-3.0)(P=0.002),前者的VEGFR1也出现上调,其斑块评分分别为4.0(2.0-4.0)和2.0(1.0-3.0)(P=0.016)。在不稳定斑块中,该现象与硬化斑帽和肩区的微血管密度升高相关(分别为P=0.017和P=0.176)。
Russell等总结认为,在组织学不稳定颈动脉斑块中VEGF及其受体染色增加。尽管些差异可能反映了伴随斑块不稳定性发生的细胞因子驱动的炎症事件,但是VEGF和VEGFR1仍可能是主要介质。
最新资讯
-
08-15 1
-
01-27 1
-
08-06 0
-
08-11 0
-
08-04 1
-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及其降解产物对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纤溶活性的影响
08-1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