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为城市规划助力

发布时间:2021-04-13 03:37:15


  从平面到三维;从建筑单体视图到社区场景乃至全球视图;从单机离线操作到并发在线互动;从静态数据浏览到动态历史数据回溯与模型推演……无论是多彩纷呈的规划效果图、规划专题图,还是严谨的基础地形图、施工方案;无论是用于业务审批的简图,还是用于专题汇报的综合图集……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我国的城市规划行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各种先进技术在规划领域的应用,为科学规划城乡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近日,在2009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年会上,石家庄、天津、南京等地共同交流与探讨了信息化技术在我国城市规划领域里的应用,为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献计献策。

  石家庄:规划全过程信息化

  1992年,石家庄市规划局成立后就着手规划信息化工作,并分别于1994年、2000年、2006年建立了三代《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已成为规划管理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目前,石家庄的规划信息化不仅仅服务于规划审批,而且涵盖了规划编制、规划管理、规划实施、规划反馈的全过程。

  1996年,石家庄市规划局首次通过航测编制数字化地形图,2004年起开始实施地形图由线划图向信息化图转变工程,实现了勘测过程和勘测成果的信息化。石家庄市762.8平方公里范围内所有的建筑、道路、水系、地名等在传统线划图的基础上都赋予了相应的规划属性,包括建筑物名称、建筑物属性、结构形式、地上层数、地下层数、建成年份、坐落位置、基底面积、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为配合该项工作,石家庄市规划局制定了《建筑物分类与代码标准》,被河北省建设厅采纳为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并于今年8月1日在全省推广实施。建筑物分门别类的统计结果(人均住宅面积、人均教育建筑面积、人均商业建筑面积等)为城市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对提高城市规划编制、规划管理的科学性意义重大,可弥补单纯从用地角度提供决策依据的不足。

  在规划编制过程和编制成果的数字化方面,石家庄市的城乡规划编制工作,从基础资料的收集、数字模型的建立,方案设计到最终成果的形成,已从单纯CAD制图向GIS建库转变,信息技术使规划编制更加缜密、更加科学合理。规划成果的数字化为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是否完整执行了审批的规划是城市规划管理的关键环节,因此规划实施反馈是城市规划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该阶段的数字化对空间数据的更新意义重大,实施结果的反馈是规划更新和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之一。石家庄市除传统的竣工测量外,在规划实施反馈宏观方面包括利用卫星影像进行动态监测,微观方面包括建设项目的在线监控,实现了规划实施反馈的数字化。

  天津:实施“一网通”工程

  为了进一步加强天津市规划规范化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和机制,实现全市规划管理放而不乱、管而有序。2008年,天津市规划局全面实现利用城乡规划管理系统(“一网通”工程)受理办理审批事项,做到“一体化管理、一张图管理、,实现规划管理的无缝衔接和全覆盖。

  “一网通”工程是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支撑,以规范标准管理为依托,以城乡规划信息资源为基础,综合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3S等技术,构建全市规划管理一体化作业平台和信息保障系统,实现全市域、全系统、全过程的统一作业、,是集效率、质量、廉政、服务为一体的空间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城市城市规划管理平台。

  “一网通”工程可以说是数据管理体系支撑的“三个一”工程:构建了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覆盖全市域的一套网络;建立了管理规范、依法行政、高效稳定的统一审批和监控的一个系统;加强了信息流管理,整合了数据,建立了标准,实现了一张图管理。通过“一网通”工程,天津市规划工作建立起了集中存储以及动态更新的数据管理体系,实现了跨平台的信息资源共享。